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的陈牛喜欢在未知领域或比较复杂的环境下做一些事情,满足自己的一些欲望.20世纪80年代末,他不愿循规蹈矩当公务员,项着层层压力辞职下海,当起了有头脑的个体户. 辞职后为了生计.陈生最初在广州摆地摊卖农服,卖了数月衣服后,赚了一点小钱.随后的一天,他去湛江农村的一位亲戚家玩,碰巧看见他的亲戚挑着自家种的50多公斤萝卜上街去卖.由于当时刮风下雨,萝卜只卖出5公斤,卖了10元钱.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农村一些地区在粮食、小麦等大宗农产品卖难之后,又出现了某些特色农副产品卖难的现象,令人十分头痛,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涟水县小李集乡胡楼村夏凤桂兄弟俩“摽”着膀子发牛财。去年,老大买来本地黄母牛搞自繁自养,老二也前后脚地跟上买来一头母牛。两年几乎是同时怀胎产犊,小牛又同吃一槽草。10个月后,本县北集乡杨回庄的客户上门买肉牛,老大的小牛痛痛快快地卖了1200元,老二的小牛却只卖了800多元。老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都是一样的牛,怎么少给钱?”客户一语道破:老大的牛怀的是“洋胎”,牛长大了出肉多,肉质好。 兄弟俩论质卖牛的的消息不胫而  相似文献   

4.
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农民在秋冬时节进城卖烤山芋,每年能够挣回1000万元。这一则有关农民增收致富的消息,实是令人振奋的。读了这篇新闻,让笔者想起了以前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其大意是,农民卖的烤山芋,经卫生部门检查,不符合卫生条件。文章虽然没有明令禁止农民卖烤山芋,但封杀之意已明显流露笔端。其时笔者暗中叹憾,如按文章所言,不知又要堵塞多少农民的这一致富门路。幸好城市的消费者对这篇文章并没有买账,对烤山芋表示了大度的宽容,农民的这一致富道路才没有被堵住。由此,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问题:一边是农民有增收致富的门路,…  相似文献   

5.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上,有一件事情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外国人生产的种子按粒来卖,一粒种子要卖到1.7元,而中国人生产的种子则是按斤来卖的。即使如此,菜农们还是宁可多花钱去购买按粒出售的"洋种子"。  相似文献   

6.
7月30日人民网首页显著位置刊登了题为《洛阳“瓜果车”进城直销众果农破涕为笑》的图片新闻。照片系新华社记者所拍,共3张,分别是一洛阳女农民高兴地在水果摊前卖桃,一洛阳男农民高兴地举着“果农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在市场里卖梨,一洛阳男市民带着孩子高兴地在水果摊前选购西瓜。  相似文献   

7.
享有“苏北杞柳第一村”美誉的金湖县银集镇高沈村自入冬以来便热闹非凡,割柳、运柳、卖柳的人络绎不绝,村内1600亩杞柳成了外地客商和本地商贩竟价争夺的“宝贝”。据统计,该  相似文献   

8.
“订单农业”的出现,缓解了农产品的“卖难”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然而这本利国利民的好经在一些地方却被念歪了,“订单”成了一些政府替农民做主生产经营的“定单”。 诚然,政府无论信息渠道还是决策水平都远远广于或胜于农民,但由  相似文献   

9.
案例:小岛卖鞋 两个制鞋厂家要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太平洋上一个小岛的土著居民.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某村为创建养鸡基地,强令所有农户搭建高标准鸡舍,鸡舍建成后又要求人均养鸡300只,以期达到家家户户养鸡致富的目的。可后来,相关的服务措施没跟上,加之疫情重,饲料贵,卖鸡卖蛋难等问题,结果,多数农民养鸡不但没赚钱,还亏了本。群众非常懊悔,纷纷抱怨,致富项目反而成了“致负”包袱。 笔者以为,致富发生这种“蜕变”,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两夏收购忙,收完油籽又收粮,往年卖油走十里,今夏卖油家里磅,粮食企业服务好,兑现全靠农发行,增产增收增信心,科学种田奔小康……”这是鄂东农民对今夏粮油喜获丰收的唱词。素有鄂东“粮仓油库”之称的黄冈市,今夏油菜籽种植面积185万亩,总产2.257亿公斤。为了确保农民种油增产增收,农发行黄冈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夏季粮油收购的政策,积极支持夏收工作,用优质服务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粮企联营经销闯市场架起了“金桥”。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纪人:农民的帮手 春播种什么?秋收庄稼该卖个什么价?这曾经是很多农民头痛的事,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不用为这些事发愁了,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经纪人.  相似文献   

13.
青梅收购已落下帷幕,可梅农的心情是沉重的,各级领导的心情也是复杂的。往年厂家争相收购的青梅,今年第一次出现了卖难新闻事实:梅子  相似文献   

14.
广西的水果经纪人老黄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经纪的西瓜遭遇了现时市场游戏规则的尴尬,以前的西瓜,只要品种纯正,可以不管大小“核桃板栗一起数”,而今年,西瓜个个用尺子量着卖,供应超市的水果,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错两厘米,价格的差别就得论倍来计算.守着当地农民大丰收的优质西瓜,由于大小不一,只能压级压价卖,老黄生生看着大量不该流失的银子“哗哗”地流入别人的腰包.老黄感觉到,自己信息不灵、观念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市场风向,必定遭遇烦恼、遭遇尴尬。  相似文献   

15.
"秋后算账"是中国农民延续了几千年的习惯。农民按照节气变化,春种秋收,辛辛苦苦打下粮食,留下口粮,剩余的就拿到市场去卖。过去农民愁的是产量不高,现在由于科技推广,产量提高了,农民们又愁卖不出一个好价钱。增产不增收是困扰当前数亿农民的大问题。据报道,江西省宁都县现有3万户农民采取"倒算法"进行生产经营,普遍增收三成以上。所谓"倒算法",就是把农业经营由以前的"从产到销"转变为"以销定产"。宁都农民充分认识到,要解决增产不增收的矛盾,必须摈弃旧的"以产量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于是,农业经营"倒算法"应  相似文献   

16.
"老唐"卖牛这是秋日里一个星期六的清晨,这是美国衣阿华州的一个美国农民家。52岁的男主人叫唐纳德,一个很普通的美国名字,我们像他的家人一样,叫他"唐"。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西部农业区的农民,短发、健壮,一身黑红的皮肤展示着终年室外劳动的印记。我们一大早来到他家,这一天是他卖牛的日子。早晨的太阳一露头,给万亩良田披上一层金光。唐像往日一样,给牛喂了第一顿早餐后,便把它们放到远处的山坡上散步去了。今天,他特地留下160头牛,准备今天把它们卖到300英里外的屠宰场。"这批小牛犊半年前买来时才500磅,现在  相似文献   

17.
那年,已做到环卫工段长的张姐把老家住房卖了,加上家里的储蓄,再跟亲戚借点款,买下了她熟悉街区的一楼三居室.事又凑巧,刚好赶上城区改造,沿街整修,拓展商铺,张姐临街的大间变成门面房.后来,她及时把它租出去,每年又额外有一笔固定收入.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养鱼,反复钻研技术云南大理,苍山西坡脚下,汩汩山泉从石缝涌出,顺山势而下,在平坡村汇入漾濞江。虽叫平坡,村里最多的却是陡坡。陡坡之上,村民们以核桃、玉米等传统种植业为生,直到2014年,全村仍有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过,这两年,村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村里的鱼塘。变化,源自"海归"小伙姜雨杰。平坡村的鱼与别处不太一样。别处的鱼越养越重,这里的青草鲤鲫等鱼却是越养越轻。但是,别处的鱼一斤卖10元,这种"瘦身鱼"一斤要卖30元。  相似文献   

19.
毛鸡蛋的猫腻儿 “毛鸡蛋,毛鸡蛋,便宜卖了啊,一块钱一串儿,两块钱三串嘞!”路边的毛鸡蛋叫卖声吸引了不少人的光顾,虽说看起来很不卫生,但是很多人经不起香味的诱惑,还是会光顾这样的小摊。  相似文献   

20.
时值盛夏,人们消署解凉的当家美味——西瓜突然断档,自然会引起市民不满,更为不满和无奈的是习惯于开着拖拉机进城卖瓜的瓜农。在南京,引发这起“卖瓜难”与“买瓜难”多方不满的根子是一纸“进城新规”。南京市交管部门最新规定:鉴于瓜车进城扰民和存在的安全隐患,从今年6月20日起,在城区范围内对拖拉机和三轮机动车全天候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