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辽宁省东港市是全国唯一被国家农业部验收命名的优质草莓水果生产基地.2009年生产面积12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8.4亿元,分别约占全国8.7%、15%、24.7%.年创汇2000-3000万美元.存在的不足是品牌宣传力度不大、科技投入有待增加等.建议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制定发展规划、强化品牌宣传和强化科技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锑资源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锑资源储量丰富,矿床多、规模大,矿石质量好,是传统的优势矿种.但近年来由于持续高强度开采,储量消耗速度远远大干可开采储量的增长速度,致使经济可采储量逐年减少,后备基地已明显不足.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有关规定,2010年国土资源部继续对锑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管理,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69520吨(金属量),是2009年产量的72%.按2010年下达的开采总量指标计算,我国锑资源基础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为11年,锑产业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6.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于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供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瓶颈约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础工作薄弱,缺乏数据支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但存在不均衡现象;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投入不足,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国家对矿产资源浪费成本的摊销力度不够。对策建议:⑴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⑵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管理体制建设;⑶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标准体系;⑷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科技进步与创新;⑸建立严格的矿产资源监督机制;⑹健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地勘单位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才喜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0,13(7):34-36
本文针对地勘单位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认识片面、机构不全、投资不足、盲目跟风和分配不公等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培育技术创新体系、增加投入、与科研机构联合与协作、培养一支高素质技术创新队伍和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以及管理和运行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关于促进河北省花卉产业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花卉产业的总体产销状况及主要花卉产销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和技术匮乏的问题,提出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产品品牌、健全流通体系、培养科技人才4个方面着手改善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以促进河北省花卉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2):39-42
泰兴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着用地供需矛盾大、土地利用效率低、占补平衡资源少、存量盘活成本高、违法用地控制难等问题。破解泰兴市用地难题的路径:(1)加强规划引导,以管控促集约保发展;(2)加强土地整理,重点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3)加快土地市场体系建设,以市场提效率促集约保发展;(4)建立健全节约集约评估机制,出台奖励措施,全面盘活存量土地,整体联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5)加强执法监察,全面落实园区、乡镇的土地管理责任,联席会议、联动执法、联合督办,积极构建违法用地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性工作,担负着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供应的重任。目前我国正处于对矿产资源的旺盛需求期,但公益性地质工作规模不足,地位和作用没有发挥;商业性矿产勘查不活跃,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缺乏商业性勘查活动的保障。因此,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健全体制,加强地质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浅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与节约和集约用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而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剖析节约型社会及节约与集约用地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节约与集约用地在建立节约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文章梳理了“一带一路”实施中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相关研究,总结了研究成果,找出了研究不足并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方法 该文重点对“一带一路”实施中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研究现状和特征、挑战和风险、作用和效应、对策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述。结果 (1)已有的研究大多从投资产业、区位选择和投资决策等角度对我国农业对外投资进行研究,但对“一带一路”区域整体性,特别对其北线、中线、南线、中心线等分区域农业投资的对比和分析研究较少;(2)已有的研究较多涉及对我国与东道国的GDP、农业产业结构、就业、农产品贸易、技术溢出、区域农业经济及经济发展等社会与经济指标的影响,但从微观角度对我国在外投资企业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3)已有的研究从贸易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就业效应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但相应的系统效果模型研究较少。结论 (1)该文提出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投资进行整体性研究,并分析和比较“一带一路”北线、中线、南线、中心线的投资特点;(2)应以我国在境外设立的农业企业的一手数据为依托,通过微观角度总结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特点,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形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相关建议;(3)应建立系统性的利用模型来评价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总结当前农业投资的效果,归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上提出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研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缓解用地矛盾的有效手段,是优化土地配置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我国仍存在土地利用粗放,集约化程度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被大量占用,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土地利用规划流于形式等问题。对策:制定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合理利用土地置换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法律监督,建立合理的奖惩考核机制;加强公众监督制度,保护耕地和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浙江省地勘局对下属地勘单位调研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目前工程勘察和地质勘查业市场的基本情况 ,认为从业单位之间互相残杀、竞相压价等恶性竞争是造成地勘单位经济效益增长不明显、利润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文章指出了恶性竞争的危害 ,分析了造成恶性竞争的主要原因 ,并就如何避免工程勘查和地质勘查市场恶性竞争提出了五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我国数字经济融合技术、经济和产业于一体,有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为防控疫情、保障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有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但在非网民规模巨大的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此次新冠疫情冲击之后,数字经济在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推动农业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区域布局,文章主要围绕我国农业农村如何更好地应对疫情对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带来的挑战,以及疫情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加快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与农村农业数字经济相关的文献和数据获得研究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新冠疫情对农业农村的影响。结果 该文在分析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疫情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1)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增量向增质转变;(2)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供给端向需求端转变;(3)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单一向多元发展转变;(4)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自由分散经营向规范化与规模化转变。结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主要建议:(1)保证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高水平供给;(2)重视物流配送、商流组织等“软”性要素;(3)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4)加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5)加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法律法规建设。农业农村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克服空间障碍,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使数字经济成为农村农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