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袍光阴     
武夷奇茗冠天下 岩韵最是大红袍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构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胜。茶以山名,山以茶名。武夷山,“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岩岩有茶,非岩不茶”。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之珍品,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之王。大红袍又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  相似文献   

2.
3.
许浩 《现代食品》2023,(2):100-102
为研究武夷肉桂在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以武夷肉桂为研究对象,按照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加工乌龙茶,对加工过程中的样品、干茶样和成茶样进行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含量随着工艺的加深,呈现先增多再减少然后又增多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则为先减少再恢复至原始水平的趋势。本研究为揭示武夷肉桂在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豚鱼肉洁白如霜,滑腻似脂,滋味腴美。河豚鱼肉好吃,早有定论。随着市场和外贸的发展,河豚鱼的身价在增长。龙海市每年加工冻河豚鱼出口3000多t,最高达6000多t,年创汇千万美元。河豚鱼除鲜活、冷冻出口外,还可用河豚鱼为原料加工成烤鱼片,其味道鲜美,香酥上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加工品种只限于棕斑腹刺纯和暗鳍腹刺鲀。现将加工工艺流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水产品加工是捕捞、养殖的延续与保障,更是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温州自古以来作为重要渔区与浙南闽北水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水产加工也相当发达。而今,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水产品加工已进入方便化、营养化、多样化、熟食化、卫生化的精深加工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8.
掬一杯香茗,轻啜一口,感受唇齿间的茶香缭绕;伴随着轻缓的歌调,感受手心传来的温热,每每这个时候,是最享受的时刻了。品茶,只有静心、耐心,才能感受其中的内涵,对于爱茶、做茶的仁诚茶业总经理江仁成来说,每一次品茶都有不同的感受。江仁成出生于福建武夷山区,这里是武夷岩茶之乡,受当地浓厚的茶文化影响,江仁城从小就对茶有深厚的感情。后来,江仁城离开  相似文献   

9.
食品加工是提升食物原材料口感和价值的重要手段,且能够保持原有营养成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食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推动下,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对于食品安全和口感投入了更多关注,食品加工工艺的优化成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关键。而现代技术的提升也使食品加工行业注重自身加工工艺的更新,当前已形成了多种工艺混合使用的态势。本文从食品加工概念入手,分析食品加工的方法和工艺,以期为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古代武夷山茶业的形成武夷茶早在南朝时期就有茶事传说,唐代就以晚甘侯著称于世,唐代孙樵于元和年间(806—820)送茶与崔刑部书中称晚甘侯:乘雷而摘,拜水而和……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同是唐代的徐夤称武夷茶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武夷茶被列为贡品,武夷山中时兴斗茶、分茶游艺,大文学家范仲淹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福建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福建茶叶质量的安全状况:茶叶质量安全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日趋完善但无法完全满足茶叶安全需要,茶叶质量检测网络初步形成、认证广泛开展但质量安全的规范性与权威性需加强,多渠道、措施推进茶叶质量工作但茶叶质量安全保障的系统性尚需改进,茶叶品质保障能力提升但偏低的组织程度与自律性成为茶叶质量安全防控的约束,福建茶叶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趋向改善但局部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提出了健全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推动福建茶叶质量安全与时俱进,完善茶叶质量检测与监管系统、加强福建茶叶质量安全监督,构建福建茶叶质量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实施与推广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实现福建茶叶全程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化,推动茶叶产业化进程、提升茶叶行业自律性等构建福建茶叶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许婧 《现代食品》2022,28(4):70-73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技术在茶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茶叶突破了传统饮料的概念.茶叶生产从单纯的农副产品加工向现代化新型食品工业转变,其中茶叶深加工向保健食品方向发展成为茶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重点对茶叶保健食品的加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有效推动茶叶深加工,进而促进茶产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篇论文以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研究契机,大同市绿色转型发展为研究背景,以乌龙峡生态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乌龙峡景区问卷调查及统计数据等一手资料,分析了乌龙峡生态旅游区的旅游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优势、劣势等问题。在此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未来乌龙峡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构想,旨在为大同市生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规划与开发提供事实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问卷调查对福建省居民的茶叶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从消费需求、购买价格等几方面揭示福建省居民茶叶消费的特点,分析影响福建省居民茶叶消费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福建省居民消费茶叶以乌龙茶为主,多选择在实体店购买1 000元/kg及以下品质优的"大众茶"。因此,在礼品茶消费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开发适合老百姓消费得起的优质且普遍要求简化包装的"大众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选取茶叶企业主特征、茶叶企业自身特性、金融机构因素、非正规融资因素及宏观环境等方面因素对影响福建茶叶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统计描述。从茶叶企业层面通过参与式调查收集数据,建立实证分析模型,应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福建茶叶企业信用风险的显著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主行业管理年限、企业经营时间、合伙制企业、私营企业、其他性质、生产型企业、流动比率、企业年营业额、企业信用等级、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固定资产投资、非正规融资风险利率、国家金融环境等因素对福建省茶叶企业的信用风险的影响显著。通过计量定性实证得出影响福建茶叶企业信用风险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根据福建省安溪县656份的问卷调查数据,基于大五人格特质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格特质对茶农的有机茶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农的经营特征与其所处的技术环境对有机茶技术采纳行为不存在显著直接效应,但都通过技术采纳态度对技术采纳的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其中有机茶技术采纳态度起完全中介作用;人格特质对有机茶技术采纳行为既存在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又通过有机茶技术采纳态度对技术采纳行为产生间接正向预测作用,并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起中介变量的作用。因此,运用人格测评工具来发挥技术采纳者的性格优势在技术采纳过程中的作用,释放有机茶技术的生态溢出效应,将为有机茶技术推广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徐凤兰  赖寿莲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6):340-342,346
福建具有非常适宜各种亚热带经济植物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福建省经济林发展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是:分布有区域特色但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林种类型多元化但结构不均衡、比例严重失调,投产面积、优良果品率提高较快但低产、低值林分所占比例很大,产值增幅很大但产业结构严重畸形。在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重心由数量转向效益、调整区域种植业结构、向外向型优质品种转化、转入向科技要效益、推进贸工林一体化产业化建设等福建省经济林发展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下的福建茶叶企业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五大茶区187家茶叶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地方特色茶业形成过程中相关企业所受到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情况和参与意愿及相关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企业普遍肯定"地理标志"的市场意义,是其品牌化成长的主要推手;茶叶企业一旦确定使用"地理标志"商业标记,就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调其对本企业产品"正宗性"的暗示;但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运用,主要偏重于单纯性地消耗其历史文化声誉,忽略对其品牌价值的市场培育与维护;对于地理标志的品牌建设与推广工作,茶叶企业倾向性地支持由政府来主导与担当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其晔 《现代食品》2022,28(3):95-97
辐照技术是如今食品加工领域的一大关键技术,其主要以非热加工的方式开展食品加工,不仅可有效清除食品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虫害等,还可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延长食品保质期。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辐照技术的原理、特征及其安全性,然后论述了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及其已取得的实质性成效,剖析了福建林改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推进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策略建议:积极探索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放宽森林采伐限额,完善指标分配机制;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规范政府行为;快速建设森林资源评价体系;健全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创新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