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在华尔街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人民币正迎来一个迈向国际化的最佳时机,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币强势升值,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日圆国际化及拉美美元化的经验教训总结,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基于历史惯性视角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GMM方法,从历史惯性视角,对官方储备国际货币竞争进行实证分析.经济、贸易、金融、货币稳定性和收益性是决定国际货币竞争的主要力量,国际货币竞争具有较强历史惯性.以实证模型为基础,进行四种人民币国际化情景预测.中国应及时把握经济持续增长机遇,在当前国际货币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基于历史惯性,人民币国际化将付出更多成本和面临更大风险.亚洲货币合作是一个"正和博弈",推行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焦点。本文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进行了梳理及评估。基本结论是: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在交易媒介、计价标准及价值储藏职能上均有明显提升;但相对人民币在跨境结算领域的快速增长,由于交易结构问题导致人民币在外汇交易市场占有率有限,人民币计价标准职能发展滞后于结算业务的发展;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者分散风险的需求为人民币提升价值储藏职能以及在"货币金字塔"结构中的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5.
6.
7.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反替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币国际化有诸多利好,同时也面临着货币替代风险、人民币国际化逆转性风险以及外来资本冲击和货币反替代风险等。货币反替代是人民币国际化渐进进程中的必然现象,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妨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用等不利的一面。维持人民币的实际利率,消除社会上已存在的人民币升值顶期,是近中期内要优先考虑的抑制反替代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但不会像中国的贸易自由化那样迅速。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很强的惯性依赖,货币替代明显滞后于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而美元正处于国际储备货币的壮年时期,当前的人民币难以替代美元。况且,美国将竭力维持其美元霸权地位,使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更为缓慢和棘手,朝着人民币作为显著国际储备货币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更为广泛的积极主动性,但不可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元国际化的历史,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研究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很多有益借鉴。本文从货币国际化的定义和利弊分析入手,通过对美元国际化历程的探讨,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历史上开元通宝、波斯银币等"一带一路"上的丝绸之路货币的流通与使用,通过借鉴历史发现,货币国际化过程的普遍基础是广泛的流通区域、高度的贸易依存、雄厚的经济实力、强烈的文化认同.最后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加强基础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持;确立人民币区域化的短期目标,形成货币使用"惯性";增强综合国力,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体竞争力;加快自贸区和创新业务试点,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借力"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健发展;加强文化交融,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分析货币信任视角下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所具备的条件以及美元国际化的战略途径,对比欧元与日元国际化历程,展望未来国际货币的发展和改革趋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强化国家实力为首要目标,通过制度保障和有序的合作机制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十多年间,人民币国际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跨境使用进展显著,这得益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紧密的经贸联系、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未来发展,人民币仍将借助中国的区域影响力,进一步在以下方面激发使用的新动能:依托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的制度性建设,提升人民币的计价功能,发展人民币债券市场以及探索数字支付本币跨境使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将以制度和规则的开放助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相似文献
13.
美元化是当今国际货币领域内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对美元化国家乃至美国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元化现象是货币演进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的现象和必然的结果,它将继续在广度和深度上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且越演越烈,呼唤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全新的制度性安排.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挥亚洲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构建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新格局显得非常急迫. 相似文献
15.
此次金融危机使得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不平等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地暴露出来.处于当前货币体系中心地位的美元依靠其霸权地位,不断地对外转移其经济风险,而我国则成为此次危机中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构建新的合理公平的国际贷币体系便成为必要.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应当把握好有利时机,努力成为国际贷币体系中的中心贷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动态条件相关混频数据抽样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收益率与国际原油收益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民币收益率与国际原油收益率存在一定程度负相关关系,但负相关程度不高;中国原油进口量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上升能提升人民币和原油收益率的负相关程度,面额效应的作用机制存在;国际期货市场投机活跃程度增强能提升人民币和原油收益率的负...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利用外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未来5—10年是我国实施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关键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仍然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总结和比较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历史经验,分析今后国际资本活动的可能变化,对于我们思考新时期的应对策略,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水平,促进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验回顾:FDI与GDP增长关系的国际比较 由于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水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汇率制度的变革决定于大国之间的长期博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将是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关键的推动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当是周边化一区域化一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的根本因素,在于我们能否正视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层体制和结构问题,能否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外贸易不断增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兆强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3):5-15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关干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相关改革方案也层出不穷。从国际货币体系由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的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汇率制度的变革决定于大国之间的长期博弈。尽管目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有多种选择,但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将是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关键的推动力。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当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根本因素,在于我们能否正视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层体制和结构问题,能否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外留易不断增强制措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