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吴晃黔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4(2):81-82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化的特点。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有组织犯罪非常严重,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俄罗斯有组织犯罪防控的法律体系基本完备,尤其是《反腐败法》、《证人保护法》的陆续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草案的制定,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行贿犯罪的严重化与法律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行贿犯罪呈严重化趋势 :大案增多 ,手段多样 ;次数、人数越来越多 ,危害后果相当严重。要有效遏制行贿犯罪 ,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法律的惩治功能 ,高悬惩处利剑 ;另一方面要发挥整个法制系统的作用 ,编制严密的制度之网 ,发挥法律的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4-18周岁的我国公民的行为触犯了国家刑法的犯罪行为。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呈低龄化、暴力化、严重化的倾向,未成年人杀人、抢劫、伤害、吸毒案件逐步增加。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加,究其原因既有未成年人自身特殊的原因,同时也有社会因素。因此,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家庭预防犯罪的功能,抓好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预防犯罪的作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认真落实帮教安置工作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较为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形式及其技术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也越来越严重,对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主要 论述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及其技术性预防。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犯罪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凸显出的严重社会问题,其内在根源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社会和法律的不公平,是社会对其利益分配的不公以及法律保障的虚置所致。当前,弱势群体范围的不断扩大,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预防此类犯罪的关键是消除产生弱势群体犯罪的诸多法律和社会因素。当然,也应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弱势群体的从业技能、拓展弱势群体的救济渠道、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关怀,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减少弱势群体犯罪的数量和程度,更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从近几年发生的大案要案来看,贿赂腐败日趋渐多,行贿成了导致腐败的必然因素,受贿犯罪与行贿犯罪成为一组对偶犯罪。为了预防受贿犯罪,遏制腐败现象的继续产生,本文试从行贿犯罪的成因分析出发,了解行贿犯罪产生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因,探索行贿犯罪的控制方略。 一、社会转型期行贿犯罪的特征 1.犯罪对象向高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渗透蔓延。从当前查获的贿赂案件来看,行贿对象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部门,而且存在着向党政机关的高层领导干部渗透蔓延的趋势。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商业、供销、物资等系统、部门权力较集中,行贿人“寻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家电连锁销售巨头国美电器前董事局主席黄光裕本周二被判有期徒刑14年,罚没个人财产8亿元,其中.因犯“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政法分析人士表示,法院对黄光裕“单位行贿罪”的判决,显示中国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有利于全方位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学家看来,犯罪行为是一种理性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为减少犯罪行为的产生,我们需要想办法增加犯罪的成本,于是就有了公共执法与私人执法。这两种执法方式各有利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犯罪的产生。同时,执法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暴力。由此人们会联想到社会上一些暴力事件的产生与是否执法相关,我们在此加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略论国有企业组织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和深入,无论在战略性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方面,还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三年脱困的目标也已基本实现。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国有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是一项奠基工程,无疑它是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但国有企业改制并不能代替企业组织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管理创新也是一重大课题。管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本文拟从企业组织和管理角度对国有企业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组织转型进行探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无疑,这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预防金融犯罪,光靠制度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必须从职工思想的源头抓起,做到防微杜浙.虽然目前我们尚不具备高薪养廉的物质条件,但职工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可以塑造的.某位领导说得好: 管钱管物必须先管好人,管好人必须先育好人.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要:思想育人,政治塑魂. 相似文献
15.
开展立体式预防犯罪,就是按照立体框架的规划,点、线、面结合,表里结合,全方位地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具体说,就是检察机关运用检察职能,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预防形式,由点到面,由单侧面到多侧面,由表及里地多层次、全方位预防贪污贿赂犯罪。 一、由点开始,切实搞好重点预防。这里所说的点,一是指办案点,即案发单位。二是指预防工作联系点。搞好点上的预防工作首先是搞好个案预防,即结合办案,在办案点上采取若干预防性措施。其次是搞好共建预防。指在预防犯罪联系点上,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或共建廉政单位活动。再次是搞好跟踪预防。通过跟踪,考察促进案发单位规范管理,完善预防措施,切实防范新的犯罪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一直呈居高不下态势,已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如何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探索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有效地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少年犯罪,笔在此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市场营销近视症”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196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7~8月号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他用人体生理上的视力缺陷作比喻,指出有些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目光短浅,患有市场营销近现症。所谓“市场营销近视症(MARKETINGMYOPIA)”,就是企业在市场营销工作中缺乏远见,只注重其产品,认为只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顾客必然会找上门来,而忽视市场上顾客需要的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企业营销决策失误。这种症状是与企业在营销指导思想上奉行产品观念相联系的。企业营销活动是在一…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络犯罪分子也会利用其本身的高智能、及犯罪的元现场性、低风险性和难预防性等特点采取各种隐蔽的手段,实施各种各样的网络犯罪。因此,要加大法规政策、立法策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严厉打击互联网上的犯罪,严厉惩治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震撼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和欲望,减少互联网犯罪事件的发生,不断完善和净化我们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在迅速改变着这个世界,给社会和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便利。同时,犯罪分子也将网络作为攻击的目标或将网络作为犯罪的工具,直接威胁到经济和社会安全。对正确认识和理解网络犯罪及惩治网络犯罪的策略的分析和论述,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惩罚和防治各种网络犯罪行为,推动网络犯罪相关法律的制定步伐,加快互联网的推广及应用,扫除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犯罪障碍,促进经济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二、三十年代是上海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上海黑社会——青帮走向腾达的黄金时代。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等青帮大亨的大名在上海几乎尽人皆知,他们组成的犯罪辛迪加,控制着全市的毒品贩销、赌博、绑架勒索及包工制度;并向金融业、航运业、食品业等扩张。与此同时,这些青帮大亨从社会政治体制的边缘走向核心,从后台走向前台,不仅与上海滩的资产阶级头面人物平起平坐,在城市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而且成为党国要人,对南京政府的决策发挥重大影响。这段历史往往是历史演义或野史的题材,对其在复杂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发生发展进行理性分析的学术专著尚不多见。1996年出版的《上海青帮》一书,是有关这一专题的第一本颇具深度的英文专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