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 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 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笑而 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 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 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 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 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好奇的人对他 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 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了自己的 奇遇。院长笑了笑,要他明天再拿着这块 石头到黄金市场上卖。在黄金市场上,有 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又让男孩把石头拿到宝  相似文献   

2.
毕加索的画之所以能够出名,在很大程度上乃是一位画商的功劳。年轻时的毕加索穷困潦倒,因为没有名气,他的画一幅也卖不出去。后来,他不得不请一位画商帮助他打开销路。这位绝顶聪明的画商施了一条妙计:他到市内所有的画廊去,装着寻求一个名画家的画稿。画廊老板们都问他是谁的画稿,他说是一个叫毕加索的,并绘声绘色地详细描述了毕加索的画在巴黎以外如何抢手。这使画廊老板觉得,有这样一位名画家,自己居然还不知道,不禁心惊不止,答应一定仔细寻找。紧接着,这位画商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寻求购买毕加索的画,进一步吊起了人们的胃口。不久.毕加索的画果然名扬四方,成了抢手货。像这样“明知故寻”的手法,可以借助经销商和顾客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自觉自愿充当义务推销员,从而使厂家达到促销的目的。此举用于新产品打开市场,最为适用。当年,日本三洋公司生产出  相似文献   

3.
疯狂的石头     
《财务与会计》2009,(7):34-34
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徒弟,给他一块美丽的石头后说:“你去蔬菜市场试着卖掉它,但不要真的卖掉,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最多能卖多少钱。”  相似文献   

4.
林清玄 《乡镇论坛》2008,(33):28-28
一个过路人去问一个卖鬼的人:“你的鬼,一个卖多少钱?”卖鬼的人说:“要卖二百两黄金!”“你这是稿件么鬼?要这么责!”卖鬼的人说:“我这鬼很珍贵。它是个巧鬼,任何事情只要主人吩咐,全都会做;又是个工作鬼,很会工作,一天的工作量抵得上一百人。你买回去只要很短的时间,不但可以赚回二百两黄金,还可以成为富翁呀!”  相似文献   

5.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面条和汤一个人来到饭店,问店主:“师傅,面条多少钱一碗?““一元钱。““汤呢?““汤不要钱。““请给我来三碗汤吧。“他喝了三碗汤就走了。一天,他又来到这个饭店,问:“面条多少钱一碗?“店主一见又是他,很不高兴地说:“一元!““汤呢?““汤两...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人去买鸟,正遇上市场中有三只鸟,于是问第一只鸟要多少钱,主人开价500,原因是它会打电脑,会电脑?这倒很新奇,买下来再说;走到第二只鸟的跟前,觉得它外表不错,走上去问这只鸟值多少钱,主人说它值1000元,原因是它不仅会电脑,还会编程,这更新奇,于是又买了下来;接着问第三只鸟会什么,主人说从来没看它做过什么,但前面那两只鸟向这只鸟叫老板,所以值2000。  相似文献   

7.
一磅铜能卖多少钱 美国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是位犹太人,他1946年随父亲来到美国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四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20年后,父亲死了,他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1974年,美国政府清理为自由女神像翻新所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正在法国…  相似文献   

8.
明朝成化年间,民间有一位老画家,他的作品神韵十足,巧夺天工,在当时无人能及。他有一手绝活,就是画荷花,尤为出众,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和富贾商人来登门求画,但是这位老画家不管他们出多少钱,就是不画荷花,所以他的“荷花神话”从没有人得到验证,因为民间没有一幅他画的荷花,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相似文献   

9.
涨了几分钱     
涨了几分钱“高粱价涨到三毛四啦!”小强高高兴兴地跑来告诉我说。我赶着车来到公路上,只见不少的毛驴车,一问原来都是卖粮食的。我在等着卖粮的时候,听见两个人在说话:“大哥,你说这粮价,头年还三毛钱呢,一过年一下子涨了四分钱。”“可不是吗,粮食涨,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纽约的一个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丢尽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又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相似文献   

11.
买卖柿子     
美国有一个摄制组,到中国某地农村拍一部有关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他们找到一位柿农,说要向他买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贮存的过程,价钱是1000个柿子卖20美元。柿农很高兴。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地和树上的人拉家常。美国人觉得这很有意思,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美国人付了钱准备离开时说,他们买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柿子还请柿农自己留着。柿农很生气地…  相似文献   

12.
取消婚礼     
杨友 《乡镇论坛》2010,(18):29-29
老张是本城最大婚庆公司的老板。这天,店里来了一个人,问,办一场像样的婚礼多少钱? 老张答,三十万就差不多,上不封顶。说着,拿出说明书给对方看:主持人多少钱,花车多少钱,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人去买鸟,正遇上市场中有三只乌,于是问第一只鸟要多少钱,主人开价500,原因是它会打电脑,会电脑?这倒很新奇,买下来再说;走到第二只鸟的跟前,觉得它外表不错,走上去问这只鸟值多少钱,主人说它值1000元,原因是它不仅会电脑,还会编程,这更新奇,于是又买了下来;接着问第三只鸟会什么,主人说从来没看它做过什么,但前面那两只鸟向这只鸟叫老板,所以值2000.  相似文献   

14.
老宋说家里有事要回去一趟,提出要借钱。 老板问借多少?老宋说8000元就够了。老板打电话给会计,问老宋账上还有多少钱?会计说也就8000元多一点,多个两三百元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还是从那个最古老的“一美元买车”的故事说起:美国一张报纸上刊登了一条广告,有一个人要一美元卖掉一辆八成新的豪华轿车,好多人看了这则广告都不信,有个小伙子却按照报上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要卖车的这个人,卖车的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妇人。‘请问,是你要卖车吗,”。是的,你先看看货吧。”妇人打开车库。里边的确是一辆很新的豪华轿车。小伙子试探地问。真的只卖一美元?”妇人点点头,  相似文献   

16.
品牌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位广告界的人士做过很形象的表述。在广告界的一个论坛上,他拿起了一件白色圆领的普通老头衫问大家“,你们说这件T恤值多少钱?”,台下的人说20块。说完他拿起笔,在T恤胸口的左边位置画了一个对勾,然后又举起来问大家,“这件T恤值多少钱?”台下的人说200块,他向大家微微一笑说,“这就是品牌。”  相似文献   

17.
爱若和布若     
《人力资源》2007,(11X):76-76
爱若和布若都在一家超级市场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一再被提升,布若却还在最底层混。有一天布若终于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其用人不公。总经理耐心地听完后,让布若马上去看看集市上有什么卖的。布若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只有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总经理问。布若又跑去,  相似文献   

18.
文采 《企业文化》2007,(9):81-82
明朝成化年间,民间有一位老画家,他的作品神韵十足、巧夺天工,在当时无人能及。他有一手绝活,就是画荷花尤为出众,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和富贾商人来登门求画,但是这位老画家不管他们出多少钱,就是不画荷花,所以他的"荷花神话"从没有人得到验证,因为民间没有一幅他画的荷花,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相似文献   

19.
休闲一页     
《西部财会》2005,(3):64-64
生命的价值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去了市场,他蹲在市场的角  相似文献   

20.
转眼之间,跟画家黄茂榕先生相识已经有十多年了。记得那是我去著名书法家赵逢明老师家,看到墙上挂着两幅画儿,一幅牡丹,一幅石榴。设色明丽,水墨淋漓,其笔墨功夫不在我认识的一些名家之下。我问这是谁画的,赵老师说:这人叫黄茂榕,就是我们本市的画家。并且很郑重地对我说:我认为这是咱们市最好的花鸟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