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世松 《西部论丛》2005,(12):52-55
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的成功上市。超额配售权全部行使后,发行总规模达716亿港元,创造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诸多记录:五年半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亚洲除日本以外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中国企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有史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股首次公开发行、中国首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及首家H股全流通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汇率制度改革后经历了银行危机。在对五个银行危机指标进行分析后,对中国与18个退出固定汇率制度后经历货币升值的国家进行了对比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实际退出固定汇率制度并保持人民币小幅升值的经济背景下,发生银行危机的概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银行近期相继引入外资及上市集资,已吸引了广大股民的注意力及中外传媒的报道,并对是否贱卖国有资产、上市是“盛宴还是陷阱”提出质疑或争议。今次银行改革背后其实尚有一个更深层意义,就是增强银行内部监管,防止在长远将来出现影响国运的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5,(46):34-34
穆迪投资在最新一份报告表示,国有银行在过去两年加速改革,成果显著,目前已有三问国有银行上市或正筹备上市工作;然而,银行在上市后,更需进一步推行改革,走上市场导向之路,才能改善其财务实力。  相似文献   

5.
宋惠  周昭雄 《科技和产业》2016,(11):170-174
以中国上市银行为样本,从中选取了2007-2015年的经营数据,讨论CEO激励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CEO薪酬激励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具有行政经历的CEO会削弱薪酬激励在银行风险承担中的提升作用。②CEO的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同时,具有行政经历的CEO会提升股权激励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③进一步研究讨论发现,CEO薪酬激励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经历连续两年的萎缩之后,新加坡银行业终于在1999年扭转局势,有五家银行集团(大华银行、华侨银行、发展银行、吉宝利达银行、华联银行)的净利从1998年的11.5亿新元(美元约合1.71新元)猛增到32.3亿新元。 1998年,新加坡当地银行为了应付金融危机和不良贷款,拨出了巨额准备金,随着1999年经济的好转,准备金从32亿新元减少到21.4亿新元,因此带动净利增加181%。如果不考虑准备金因素,五家银行集团的盈利实际上只比1998年增加了21%。 五家银行集团中,大华银行集团的表现最为突出。大华…  相似文献   

7.
自从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确定上市后,不良贷款的比例就直线下降。莫非,上市就是一副灵药?就能将一切化腐朽为神奇?银行上市,能换来中国金融业的明天吗?  相似文献   

8.
《西部论丛》2005,(12):48-51
10月27日,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中国政府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两年来,首家实现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此举受到海内外的积极评价,称其是中国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改革的分水岭。建行的上市拉开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的序幕,给海外投资者带来了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果的机会。而对于建设银行来说,上市仅仅是银行改革“破茧之旅”的第一步。正如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所说,挂牌上市.不是股份制改造的完成。而是宣告了一个新的开始。建设银行将勇敢地接受来自市场的压力,对全体股东切实负起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企业绩效是利益相关人关注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国16家上市银行自上市之日起的董事和高管信息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企业的董事的海外任职和跨国公司任职经历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企业高管的海外任职经历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2008—2013年中国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总体以及各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有正面影响,尽管这一影响不太显著。分类来看,QFII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和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基金、券商和一般法人机构持股对上市银行社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金融看台     
《西部论丛》2008,(2):9-9
中国几乎已没有加息空间;银行投资险企合作备忘录即将签署;银行风险2008年可能集中暴露;参股险企,多家银行锁定联姻对象;国金证券整体上市获批准。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15家上市银行2008-2013年的数据,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检验其对上市银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对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兼任均与上市银行社会责任负相关;现金补偿式的管理层报酬补偿机制较股权激励式的管理层报酬补偿机制更加有利于上市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干预对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具有负面影响;法治水平的提高将促使上市银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外部监事占比与上市银行社会责任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对金融自由化的承诺主要涉及到银行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还涉及到保险部门)而非证券部门。大致来说,入世两年后,外国银行将可以对中国企业开展本币业务;入世五年后,外国银行将能够对中国居民开展同样的业务且没有地域和客户限制。很多国际金融专家在赞赏中国政府对金融开放的坚定决心和承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必须在这么短期内做好准备的强烈担忧。中国需要在五年时间内做大量工作以将潜在的金融风险降至最低。况且,由于公众预期的作用,金融开放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可能会来得更早一些。因此,我们认为,在即将入世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7,(4):44-45
利好当利空 前期新股上市通常成为相关行业个股拉升的契机。例如工商银行上市,随后以中国银行为主的银行股逐步走强;中国人寿的发行上市,导致H股市场保险和银行股大幅走高,进而使A股市场金融股再度掀起升浪;广深铁路A股的发行上市则使大秦铁路股价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中国上市银行的质量,规范上市制度,从四个方面包括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时效、资本充足率、贷款准备金、贷款质量上比较中美上市银行在制度上的不同,从而针对以上差距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中国上市银行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和健全。  相似文献   

16.
张彤 《环球财经》2009,(12):106-106
新上市公司环比下滑成“时尚” 2009年6月中国A股IPO在暂停9个月后重启,至今短短5个多月时间里,新上市的公司已经超过60家(合创业板)。随着三季报的披露,一些奇怪的现象开始出现,在经历了去年的金融危机后,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开始回暖,但一些新近上市的公司,三季度净利润却出现了环比下滑迹象。  相似文献   

17.
商讯     
《今日重庆》2011,(1):3-4
重庆农商行H股成功上市 2010年12月16日,中国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市资产规模最大、存款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中国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8.
5家上市银行2005年三季报告显示,合计前三季净利润总额为84.44亿元,已实现了去年全年总净利润水平,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26.01%,说明在宏观经济调控背景下,5家上市银行发展速度超过市场预期,初步估计全年在不考虑会计调整的情况下,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有望接近30%。因此有必要将5家上市银行,三季度主要经营和财务指标进行简要对比分析,便于理清银行股投资思路和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多家上市银行持续公布2011年业绩报告,“中国银行业暴利”之说成为国内外许多媒体的头条新闻。许多评论者直接或间接指责我国银行业利润过高,银行凭借垄断地位榨取实体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2006入世五载 考验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正通过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等手段加紧筹备上市,为即将到来的全面市场竞争做准备——2006年,中国市场将向海外银行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