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建筑业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建筑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建筑市场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竞争,而且要在国际建筑市场上与国外众多建筑企业竞争。在这种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以联合体的形式共同执行项目的方式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面向建筑市场的窗口,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决定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也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建筑市场经营战略实施的重要考核指标。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同时也是企业打造品牌、树立形象,赢得信誉的一面明镜。我国加入WTO后,建筑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使建筑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一方面,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和资源条件;另一方面,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降低,为我国建筑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3.
建筑市场与项目施工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当前建筑业进入市场经济的主要制约条件1 建筑市场残缺不全。作为建筑市场主体的卖方———建安施工企业早已进入市场 ,而买方由于历史、现实政策的原因尚没有完全进入市场 ,致使建筑市场的主要交易商品———工程建设项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没有进入市场 ,制约着建筑市场的发育。具体表现为 :有的工程建设项目仍然按计划经济的办法由政府指定 ,有的地区和部门封闭市场或搞行业垄断 ,阻碍项目进入市场 ;有的已纳入招投标管理的工程项目明招暗定搞假招标。所有这些 ,都造成建筑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只是卖方之间的竞争 ,缺少买与卖双方以及买方…  相似文献   

4.
朝阳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是在施工中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以优质工程取胜拓宽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国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并迈入国家二级企业、全国先进施工企业的行列。十几年来共创国、省、市级优质工程118个。在省内首家创建省质量样板工程和国家优质工程。赢得了信誉和市场,现已进入国内8个城市和肯尼亚等三个国家的建筑市场,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83年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城市建设速度在不断加快,建筑企业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的管理秩序,天津市建交委在加强对建筑一级承发包市场管理的同时,注重对建筑二级市场的有效监管,通过拓展市场监管职能,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建筑二级市场的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6.
施工企业通过协同进化构筑EPC总承包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按照市场需要和总承包模式的要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承包市场,步入做强、做大、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建设项目承发包模式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承包商的综合服务能力越来越受到建筑市场和建设单位的重视,EPC总承包已成为项目承发包模式的一个重要趋势,一批有实力的施工企业正在努力将业务从传统的施工、安装拓展到涵盖设计、采购、运行维护的项目总承包领域。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公司的战略定位: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居国内同类企业领先水平,“十一化建”品牌在国内具有更高知名度,在国际工程市场具有更强竞争力。通过业务拓展,扩大新的市场领域,支撑和保持核心业务的快速发展。保持工程建设、工程服务的领先和主导地位,并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至2007年我国共有51家建筑施工企业进入ENR统计国际市场前225名,总营业额达到226.78亿美元,占国际工程市场总值的7.31%.文章通过建筑企业国际营业额、国际收入比、企业国际业务分布、专业领域分布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建立建筑企业国际化程度度量模型,对我国进入ENR的51家建筑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行评价并排序.经实证分析发现,有27家企业国际化程度总得分比按ENR的排名高,有21家排名比按ENR的排名低,3家排名不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地域分布上入选的51家公司有27家公司总部位于华北,占总数的52.9%,华东、华南次之;中国建筑施工企业与国外顶级建筑企业在国际化程度上的最大差距是国际营业额与国际收入比,因此增加该两项指标是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筑企业推进国际化经营,就要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拓展业务;在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开展经营;以更多样的商业模式实现经营提升;以更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更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海外业务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推广项目法施工10年来,我国施工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项目管理工作的深入,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项目管理作为施工企业适应建筑市场变化的改革举措,作为转换经营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竞争态势,国际承包商纷纷进入我国建筑领域和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作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运行主体的大型总承包类建筑企业,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认真研讨新时期施工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发展态势和发展措施,探讨规范施工项目管理的难点和关键点,真正把施工项目管理规范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市场营销是一种管理职能。就建筑企业而言,就是企业要估计业主对某项工程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力,并将其转化为有效需求,还要将项目或服务交到最终顾客或用户的手中。把所有这些营业活动组织起来并加以指导,以实现企业确定的利润目标或其他目标,这就是市场营销的职能范围。由于习惯的原因,我们通常将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称为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建筑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施工企业的产值规模日益扩大,市场覆盖地域大幅拓展,呈现出集团化发展、全国性布局的趋势。施工企业这种项目区域分散的特征,在原有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实践中遇到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依靠“正规化兵团”和“学习型企业”这两大管理战略,扎扎实实做大做强,短短几年时间内占有了国内化学工程施工市场相当的市场份额,成为化学工程施工行业的排头兵和主力兵团。以市场为先导,靠管理打造主力兵团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建筑市场急转而下,特别是化工建筑市场形势更加严峻,工程项目与施工单位之间需求比例严重失调,市场的不利变化导致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陷入困境。为了生存,许多单位纷纷采取应对策略,有的采取“分散队伍,化整为零,各自为战”的经营策略,有的采取“内部改制,集而不团,独联体组合”的方式,有的实行“国退民进,管理层买断,项目外包”,成为纯管理型公司或“皮包公司”。三种应对方式代表着专业施工企业三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曾承诺5年后国外施工企业可以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国外施工企业将获得准许,有条件地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到2008年将直接参与中国建筑市场。这给原本竞争就十分激烈的中国市场又添了一把火。国际知名建筑企业一旦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对中国企业无疑是  相似文献   

16.
跳不出旧秩序的窠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质审批形成的行业化弊端 2007年的新标准中85个类别限定了企业只能在所申报的类别中进行建筑业务活动,不同种类的资质业务范围和内容不同。不得相互逾越;同种资质的企业只能在同类业务范围内进行竞争,而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在整个建筑市场上自由选择,严重制约了有活力企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施工企业如何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及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建筑市场国际化趋势加大,国外知名工程公司如TECHNIP、JGC、TECNIMONT、FORSTWELL、BECHTEL和FLUORDANIEL等纷纷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他们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也使建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同时国内建筑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项目投标与建设。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争取索赔和避免反索赔,合同管理成为项目实施过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BT模式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速度、规避国内建筑市场过度竞争、参与国际竞争、改善建筑企业的服务模式等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但是在运作中的风险也值得警惕。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市场配置将在投资施工领域发挥决定性的引导作用,除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类项目和保障房等项目外,政府对建筑市场的投资参与深度和广度正逐步减弱,政府的投资项目将逐步减少,民营或采用市场模式的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9.
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进入市场以后,在生产经营和转机建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企业要发展只有迎着困难前进,在实践中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懈努力,在内部改革、开拓建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1994年实现利税2186万元。 一、用优良的工程质量占领建筑市场。 在企业进入市场以后,我们把“今天的质量和服务就是明天的市场”作为座右铭,让职  相似文献   

20.
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建设公平、公正、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建筑市场主体依法交易、诚信经营,建筑施工企业的呼声更加迫切。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相对处于弱势地位,随着《条例》的出台、完善和有效执行,施工企业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