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中日经济关系:回顾与展望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晓从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至今,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已走过了22个年头。在此期间,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双方各自的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据了突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日经济关系的转折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日经济关系实际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已经由昔日中国对日本的单向依赖,转变为中国与日本的相互依存。中日经济关系稳步、健康发展的关键,不在中国,而在日本,在于日本能否战胜自卑情结,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中国,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平等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这一点不但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东亚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3.
1990年7月发表的日美结构问题调整协议(日美协议)最终报告,标志着日美经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日美经济摩擦日益向纵深发展,已触及两国经济结构的深层问题。而美国正是想通过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来扭转自己在贸易、投资方面的不利地们,以缓解国内经济矛盾。  相似文献   

4.
恢复邦交正常化30年来,中日经济关系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又到了重要转型期。促使中日经济关系转型的重要原因是中日比较经济优势的变化。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始终处于萧条或衰退之中,由此也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造成了多重阻碍;而中国经济则长期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由此也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形成了多方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还对日本经济本身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夸大中国经济崛起对日本威胁的“中国威胁论”具有明显片面性。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6,(49):33-3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8日抬高了欧元区2006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将达到2.5%,明年经济增长将在2—2.25%之间。  相似文献   

6.
<正> 国际经济关系的态势是由当时世界的总体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与制约着的,90年代世界经济的多极格局为南北经济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打上深刻的烙印。90年代的南北经济关系是80年代的继续和发展。过去十年北方国家经济相对平稳的低、中速增长,而南方不少发展中国家却先后陷入多种发展危机,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与两极分化,南北经济差距出现扩大趋势。笔者认为这是考察90年代南北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或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7,(11):24-29
如何评估当前中美经济关系?中美之间对此有着较大差异。中方不否认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更强调中美经贸关系的大局是健康的、积极的。美方虽然也强调美中经济往来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但更突出双边经济关系中的负面因素。根据中国官方统计,从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到2006年,双边贸易额增加了106倍,年均增长18.9%。在过去10年间,中国出口产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约了6000亿美元。有400万-800万美国人的工作同对华贸易密切相关,其中许多职位都是因美国零售商销售中国产品而产生的。应该承认,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流是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8.
李焱 《首都经济》2006,(12):75-75
2006年11月28日,一场隆重而热烈的北京临空经济区投资推介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临空经济区六大经济板块,五大主导产业的确定,让人们对临空经济将会带来的无限商机寄予了厚望。  相似文献   

9.
宝耿 《上海经济》2006,(10):77-77
由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和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小泉政权后中日关系展望”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23~24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中国前驻日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与交流基金会会长徐敦唁、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武寅、日本和平交流21世纪代表本泽二郎等60余名中外专家参加,会议由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教授主持。其中”中日经济关系的展望及其对政治关系的影响”引人注目,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
阴毅平 《中国经贸》2008,(24):136-136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虚拟化的趋势,虚拟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主要的经济形态,在促进其增长的同也会带来消极破坏性影响。本文试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找到对应策略,以对市场经济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香港财华社12月9日】在最近结束的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理报告中,明确地把解决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2006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上;尽管以往报告都会有相关的内容,但把此条作为一项经济任务则是头一回。  相似文献   

12.
关于进一步发展中日经济关系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既面临着许多新的历史机遇,又需要克服来自各个方面的障碍,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如何推进中日经济关系顺利,深入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达沃斯论坛与中国的“缘分”从1979年开始,这一年,论坛刚刚成立8年,而中国则开始启动改革开放政策。达沃斯论坛成为与中国原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个国际非政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4.
深圳与熊本劳动关系问题的比较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陈灼华,李超隆,钟善余1995年4月,我们应日本熊本学园大学海外事情研究所的邀请,就中日劳动关系问题的比较,在熊本进行了一次调查,主要调查了熊本金刚株式会社、熊本化学与血清疗法研究所、熊本三菱销...  相似文献   

15.
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尽管在功能上日益紧密与深化,却始终受到台湾当局政策限制而形成制度上的障碍。从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到民进党执政初期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转而至2006年出台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台湾当局管制两岸经贸关系的原则始终如一,两岸经济关系在管制思维的规范下很难正常发展。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选举落幕,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分析 自2006年,美国爆发爆发严重的次贷危机,并迅速升级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带来强大冲击,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90年代起,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呈加速态势,使两国经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的中日经济交流在规模上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固而出现了新的特点。两国经  相似文献   

18.
及至现时,台湾对两岸间物流、人流以及资金流尚设有多项限制。台湾地区新任领导人马英九承诺改善与大陆的关系,在其领导下,未来数年两岸经济联系应会得以加强。据此,很多政经界观察人士认为,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往来,从2008年开始将在多个领域得到改善。两岸经济关系的改善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对香港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6,(3):28-29
【英国《独立报》2006年1月3日】2006年,可能会有三个重要问题对经济形势产生决定性影响。第一个问题是亚洲迅速发展的国家迅速变化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第二个问题与需求有关,也就是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随着美国的短期利率可能高出长期利率,美国的收益率曲线有可能发生倒转,这种变化有时——但并不总是——意味着衰退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7,(1):24-27
时临岁末.2006年中国经济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中共中央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对2007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