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同时食品添加剂也变成食品生产制作中不能缺少的原料之一。在食品中添加添加剂,能够对味道、香度以及颜色等方面进行改善,能够有效提升其食品的档次和价值。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在食品生产中滥用食品添加剂,进而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李谦谦  孙雪 《现代食品》2023,(12):177-179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其中,食品中农药残留较为普遍,对人体危害较大,因而加大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类型,并运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抑制法、高效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几种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有效进行农产品检测,以保证食品质量达标,进而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样板市场的建设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若要改造成功,就须有大量改造资金作支撑,在东莞现有的586个农贸市场中,大部分传统农贸市场无法拥有这笔资金。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其档次吸引新的消费群体,成为困扰农贸市场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在杭州市西溪街道城管科的组织管理下,杭州文三路农贸市场完成了升级改造,重新面向社区居民开业。该农贸市场总面积2100平方米,周边有数个居民社区。本次升级后,该农贸市场拥有了多个亮点:市场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农副产品的检测结果和蔬菜价格;检测室面向居民开放,可以随时免费为居民做蔬菜等农副产品检测;市场配备了多辆电瓶车,方便为社区内孤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较多,但各个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方式、检测精度及准确度等差异较大,在选择甲醛检测方法的时,需要根据食品中的甲醛含量、潜在的检测干扰因素、检出限、准确度、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目前的检测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最佳的甲醛检测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为开发准确测定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记者日前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国家标准委正在加紧组织制订食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国家标准,改进食品检测手段,确保产品质量。 据介绍,目前我国检验奶粉所含蛋白质的方法——“凯氏定氮法”虽然国际通行,却因以含氮量的测定值乘以一定系数得出蛋白质含量而有个弱点,即只要在食品或饲料中添加一些含氮量高的化学物质,就可在检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达标的假象。  相似文献   

7.
色谱法因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分析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检测中,尤其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及其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8.
孙雪  李谦谦 《现代食品》2023,(10):176-178
食品安全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食品检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检测流程不规范、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等,导致食品相关产品检验结果不准确、检测效率不高,无法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为了提高食品检测质量,本文阐述了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的意义,分析了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影响因素,提出了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贸市场购物技巧消费者在农贸市场购物时,常常发现某些商品价格忽高忽低,令人捉摸不定。笔者自以为在这方面有些技巧,愿贡献一二。避开购货高峰法。一般农贸市场的购货高峰有3个:一是节假期间,二是星期天,三是每天中午和下班时间。高峰期间,市场行情普遍较高。区...  相似文献   

10.
糖类是食品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命活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食品中的糖包括了还原性糖以及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为还原性糖的蔗糖的总量.糖的测定在食品加工、食品研发、品质鉴定、蜂蜜和果汁等掺假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食品中糖含量测定的主要常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滴定法(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铁氰化钾法...  相似文献   

11.
张静 《现代食品》2024,(2):132-134
农药残留检测能够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在食品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食品检测中常用的农药检测技术原理及适用范围,并探讨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的食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村经济》2002,(10):41-41
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超市“卖菜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者起来越钟情于把菜篮子掉到环境幽雅、价格适中、服务上乘的地方去。这无疑对“菜市场”形成了强大冲击,有关专家甚至指出,集贸市场终将从我国城镇居民的经济生活中淡出。  相似文献   

13.
杨琳 《现代食品》2023,(3):119-121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发受人关注,其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重要污染类型。因此,为保障广大居民的健康,应关注现代食品检测行业中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发展,为食品安全增添更强保障。本文结合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新标准,对现阶段食品中重金属的提取方式、检测方法与检测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甲醛及亚硝酸盐等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癌物质,具有致突变、致癌性及细胞毒效应,食品原材料、加工方法、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有产生致癌物质的可能,因此致癌物质的检测极其重要.本文就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甲醛、亚硝酸盐及其常见检测方法进行概述,同时分析了每种致癌物质的检测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旨在为食品粮油中的常见致癌...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硫脲是硫脲经双氧水氧化生成的产物,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因其危害人体健康,已被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因此准确高效的二氧化硫脲检测方法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文综述了食品、化工品和水样中二氧化硫脲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探讨了各检验技术的局限性,为制定食品中二氧化硫脲的标准检测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全氟化合物(PFCs)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性能,被用作生产保鲜膜、食品包装表面的防水防油涂层以及不粘锅炊具涂层等。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到食品接触材料中的PFCs可能会污染与其接触的食品,并迁移到食品中,从而进入人体。然而,PFCs非常稳定,难以被新陈代谢、生物降解,同时具有持久性、蓄积性和远距离迁移等特性,导致其可在食物链中累积放大,并在生物体内富集,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对近年国内外关于食品接触材料中PFCs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进行了归纳汇总,为国内研究食品接触材料中的PFCs的检测技术、风险评估/以及标准制修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香兰素因其独特香味而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但超量摄入会损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对食品中香兰素的检测很有必要。本文综述了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传感器法及纳米分析法等方法检测技术进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回收率、RSD及检出限,旨在为今后开发快速、简便、高灵敏度的香兰素的检测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冬霞 《现代食品》2023,(16):157-160
在农业规模化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而农药的使用造成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危害食品安全,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对食品农药残留进行科学检测,为后续食品质量评估和控制提供依据,保障食品安全。本研究主要对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意义以及检测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农业残留检测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中微生物含量是评价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能够确定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为此,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的内、外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内、外质量控制消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孙健益 《现代食品》2023,(24):164-166
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样本处理、仪器精度、分析方法和操作人员技能等,都可能导致食品检测结果的误判,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因此,本文探讨了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升食品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