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借贷在方便人们生活、弥补银行服务不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海南省民间借贷的基本情况、特点、利率变动趋势、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5,(8)
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乱象,引发了社会矛盾,扰乱了正常的金融体系,其中很重要的现象就是民间借贷利率的乱象。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民间借贷发展的过程,表明了我国应积极探索借鉴对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规制,我国应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民间借贷最高利率进行限制才能防范和遏制民间金融秩序的混乱,更好地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实现资金的流动。  相似文献   

3.
张晓燕 《经济师》2007,(12):61-62
在过多的资本需求者追逐有限资本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寻租现象,并驱使实际利率上升。但由于资本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所以利率难以上升到均衡水平,资本供求缺口无法自动缝合,于是部分资本需求者就通过其他非正式渠道寻找资本;同时,近年来,农村资本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农村金融机构处于卖方垄断地位,部分先富农户手中富余资本又缺少投资项目,暂处"闲置"状态,这使农村民间借贷非常活跃。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农村民间借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文章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央一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支农惠农政策,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但在金融支农工作中,利率上浮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矛盾,突出表现在贷款利率的定价方面,农村信用社既要把支农作为中心工作,尽可能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又要考虑自身收益,对信贷资金予以高位定价,维持较高的贷款利率水平。一方面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过大,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加重农民负担,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不符;另一方面因农户贷款额度小、笔数多、管理成本大,又必须维持偏高的利率水平。使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几乎抵消。金融部门如何有效支持三农,将利率变化带给农民的负担降到最低点,应成为我们当前认真研究的课题,分析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及民间借贷利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民间借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军华  罗景 《资本市场》2011,(11):46-47
<正>民间借贷规模约为3.8万亿元我们估计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已达到3.8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中金估计)约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见图)。民间借贷领域数据鲜有披露,为了正确估计其规模,须设置若干假设。经过测算,估计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年中期增至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40%,半年环比增长20~25%,假设如下:1.根据央行调查,2010  相似文献   

7.
金纯  肖海斌 《经济论坛》2006,(5):111-112,120
一、问题的提出 民间金融市场是可以分为高利贷市场、灰色借贷市场和友情借贷市场。其中灰色借贷市场主要就是各种形式的地下钱庄借贷市场。它是民间金融市场的主体。高利贷市场属于国家严厉打击的范围,而且它的用途基本上是用于非生产性领域,所以这里不予研究。而友情借贷市场影响范围有限,而且很多友情借贷也不是完全零利率,而是根据灰色借贷市场的平均利率决定其借贷利率的。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地下钱庄借贷市场的利率决定。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7,(8):78-93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率、信贷规模及银行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信贷市场通过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村民间借贷调查及民间信用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农村民间借贷现象比较普遍,民间借贷活动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有一定普遍性,本文在对广东各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民间借贷进行了初步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显示,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发展之外的重要补充力量,为维持农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由于受到现实制度约束,民间借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我国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间借贷利率既反映了民间资金的供需状况,也反映了民间投资的盈亏情况与活跃程度,因其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观测指标而受到重视。文章在理论上推导了初始状态下的民间借贷均衡利率模型,民间借贷资金需求增加、民间借贷资金利率上升融资成本提高、民间借贷资金供给增加、代表性家庭收入增长民间借贷均衡利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这些因素的变动对民间借贷均衡利率波动的影响;最后,归纳出基于投融资双向金融生态链动态平衡的民间融资利率模型。这些理论模型的推导、归纳与分析,为探索民间借贷利率的形成机制及实证研究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补充,既弥补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不足给农民需求带来的矛盾,也缓解了农村借贷资源的匮乏问题,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民间借贷始终处于地下状态,缺乏担保和监管,操作不规范,一直存在较高风险,很容易发生经济纠纷。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深入查摆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背后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正确加以引导,对于搞活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资金供求失衡,以及高利的诱惑,民间借贷再度活跃,呈现出借贷主体多元化、借贷利率差别化、借贷形式规范差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并容易诱发各种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制不健全、监管乏力、金融创新不足、个人征信制度不完善等。为此,必须尽快出台民间借贷法律、提高监管水平、创新金融服务、完善征信体系、加强政策导向宣传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防范与控制民间借贷风险。  相似文献   

13.
魏源 《经济纵横》2012,(7):105-108
农村金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长期以来,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挥的作用较小,这就需要民间金融加以弥补。如何发挥民间信用和民间融资活动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我国广东省农村近百户发生过民间借贷行为的农户为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民间借贷市场的借贷资金融资需求和资金供求状况进行统计,为正确认识当前农村民间借贷活动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郝俊生 《经济师》2011,(4):163-163
<正>近年来,由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闲置资金增多,农村地区民间借贷市场日益活跃,借贷方式、期限、投向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借款方式由信用形式变成保证形式。随着农民风险意识和法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温州市委党校共同举办的2011年《温州蓝皮书》发布会在温州召开.蓝皮书指出,温州呈现出贷款利率逐步走高、票据贴现利率逐季上升、民间借贷利率总体走高的趋势.2010年,随着民间借贷活动逐步活跃和贷款利率逐季上升,民间借贷利率水涨船高.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显示,12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缺失,使农村资金的供给困难进一步加剧,这为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学者对我国农村民间借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农村民间借贷的概念宋磊认为,农村民间借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借贷是各种民间金融的总称,泛指不通过官方正式金融机构的一切民间金融活动。通常包括社会集资、居民间的借贷、民间典当业、农村合作基金会等融资活动(宋磊,2005)。康正平认为,民间借贷是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广东省部分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民间借贷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初步统计描述和分析,进而探索推进民间融资活动发展的建议。由于受到现实制度约束,民间借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为此,需要针对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村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民间借贷是典型的需求诱致性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对郑州农村民间借贷的实证调查表明,民间借贷已不仅仅是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掌握农村民间借贷的运行机制对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乃至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前针对建筑节能实施的问题,各地提出了许多激励政策,如上海市拟建立的以市场交易为核心的建筑节能新机制主张将政策与市场结合推动建筑节能,但建筑节能产品市场交易的量化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基于以市场交易为核心的建筑节能信用银行理论,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解决了识别建筑节能交易市场定价的盲区问题,为建筑节能政策的制订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针对建筑节能实施的问题,各地提出了许多激励政策,如上海市拟建立的以市场交易为核心的建筑节能新机制主张将政策与市场结合推动建筑节能,但建筑节能产品市场交易的量化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基于以市场交易为核心的建筑节能信用银行理论,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解决了识别建筑节能交易市场定价的盲区问题,为建筑节能政策的制订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