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信用评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军  安娜  李菁 《特区经济》2006,(2):161-16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金融监管当局使用信用评级这一有效的监管手段,用于监管信用风险,并根据信用评级结果的不同来源,具体给出了三种测量信用风险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况的比较分析和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水平的研究,给出了我国信用评级发展的短期和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界普遍认同的国际标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如同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的银行经营与管理的“ISO标准”,它是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生存的底线。《新资本协议》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迅速赶上发达国家提供了一条捷径,其核心内容——内部评级法将成为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指导下的我国银行内部评级法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based approaches,IRB)的引入是新资本协议的重大突破之一。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引入内部评级法的原因和在引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实施IRB规划的建议框架。  相似文献   

4.
新的资本协议将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国家开始实施,内部评级法是新协议的创新和核心内容。香港金管局就新资本协议对香港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并为新协议的实施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虽然大陆的一些商业银行也正在建立内部评级体系,但整体上在数据方面、量化模型方面以及评级细分和信用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是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促使国际上各先进商业银行纷纷着手开发或是发展自身的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围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评级体系的实际问题,从公司内部评级模型的构建为着眼点,通过数据流程的设计阐述,详细论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6.
孙晶 《中国经贸》2014,(21):98-99
2012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其目的是促进我国银行业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和巴塞尔协议,新资本协定具体论述了政府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思路,提出了操作、信用和市场等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要求银行建立内部风险评估机制,运用内部评级系统,决定自身的资本需求。新资本协议为银行提供了风险识别及定价的工具,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和方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全面的了解,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的新资本协议的影响,探索提高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剖析了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业贷款定价机制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7.
汪巍 《环球财经》2012,(2):31-31
2012年欧元区经济前景堪忧之际,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接连下调欧元区9国和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信用评级,招致欧洲的广泛批评。降级“冲击波”波及全球资本市场,重债国更是“愤愤不平”。标普此时调降评级背后有什么玄机?对复苏前景尚不明朗的世界经济影响几何?这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是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与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谁掌握了信用评级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权和制高点。规范发展信用评级首次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已经突显信用评级机构在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的重要地位。抓紧落实这一战略部署迫切需要全面认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用评级业结构、竞争及绩效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吉伟 《特区经济》2008,(7):291-292
信用评级具有辅助资产定价、揭示市场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等作用,是成熟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考察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结构、竞争、绩效等方面,对行业发展现状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借鉴发达国家信用评级业发展经验,为行业今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采用先进的内部评级法管理信用风险。本文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与方向,建立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张烨 《上海经济》2011,(9):14-16
8月5日,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评级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遇降级,是国际金融领域叶l又一极具影响力的黑天鹅事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可谓雪上加霜。标普全球主权信用评级主管戴维·比尔斯说,标普作出降级决定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政治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增加。标普的降级触动了国际市场的脆弱神经,  相似文献   

13.
杨群 《特区经济》2012,(6):57-59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公司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依赖于客户的违约概率和债项的违约损失率。随着内部评级高级法的实施,商业银行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体系,用于估算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资本协议的资本要求计算公式,提出以资本要求低于8%为导向、以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为基础的贷款两维准入标准。目的是帮助商业银行有效管理资本充足率,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丽 《中国经贸》2010,(18):89-9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金融业也发展得十分迅速。在资本市场中,信用评级机构能够起到信息平衡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严重失职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现状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与信用市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三大评级公司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对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信用评级不仅没有起到危机预警作用,反而在一次次地调低这些国家的信用评级过程中使债务危机不断扩散和升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给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打破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实现国际和国内评级机构对国际评级市场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信息,充当债券市场看门人,当风险状况恶化时通过降低信用等级为投资者警示信用风险。我国信用评级是在20世纪80年代顺应债券市场统一管理的需要建立起来,起步比较晚,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不健全,对信用评级的规范运行至关重要的市场准入制度、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都等都存在一定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本文分析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巴塞尔协议可能导致新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巴塞尔协议建议把国际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和信贷评级,而不是和贷款人是否为经舍组织成员国联系起来,这将更准确地反映市场风险。然而,它可能使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更加不稳定。本文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内部评级法是即将推出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而计算客户违约概率则是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关键步骤。本文详尽介绍了违约概率的概念、定义和技术要点,重点分析了相关的理论模型与技术方法,探讨了中国银行业在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建立违约概率模型的路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对世界经济来说,最近一段时间震撼性的事件非美国信用降级莫属。8月5日晚,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的AAA下调至AA+,并将其评级前景定为“负面”。这是美国在历史上首度丧失其拥有近—个世纪之久的最高信用评级,引起全球关注。标普指出,调降评级主要由于美国政府与国会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缺少标普所预期的举措以维持中期债务稳定。此前的8月3日,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已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从A+降至A,展望为负面。大公国际认为,提高债务上限不会改变美国债务增长水平快于其整体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论美国证券信用评级霸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小信用评级机构迅速崛起,成为所有金融机构中的“霸主”的原因以及学术界对这些“金融霸主”的批评。我们的基本结论是,导致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获得全球性霸权的因素非常复杂,但美国监管当局的监管特许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尽管信用评级机构霸权短期内还难以撼动,但挑战和消解已经开始。中国的信用评级业还是一个弱势行业,它们在监管体制中已经边缘化。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面对着美国“霸权”公司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