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郭曦 《发展》2007,(1):55-56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人类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这使得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20世纪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之一,于是社会各界展开了各种保护环境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人来源于自然.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地球上最初出现植物,而后出现动物,又由高级动物进化成人类.自然界孕育了人类,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也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人们对于这一事实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人类共同的事,与己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传统社会学中的世界观,本质上是一种人类中心论的世界观。它只承认人对自然界无条件的统治,认为人类利用自然的生态资源为人类社会服务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可是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生态问题给人们敲响了董事,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人和社会依赖于生物圈及其生存的生物物理条件,并且这种依赖性是永远也不可能消除的。“生态问题社会学”,“生态社会学”,“社会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灾难社会学”等新学科的出现,使得对于这些学科进行科学的划界,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人类自有史以来,就对安全、公平、和谐的社会充满着期待与渴望,社会保障就是人类在发展进程中针对自己面临的风险与问题,经过长久的选择才得以确立的一种基本社会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不仅有效地解除了人们在养老、疾病医疗、职业伤害、失业贫困、生育、天灾人祸等方面的诸多后顾之忧,而且有  相似文献   

5.
试论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映天 《发展》2010,(3):23-25
一、导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从事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从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环境,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不仅关系到下一代人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还关系到亿万家庭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也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后代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所谓生态,是指所有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自然界的生态问题近些年已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这是太多惨痛代价换来的),但我国面临的教育生态问题,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竞争是生存的重要法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竞争正在逐步的从相对无序状态转变为相对有序状态,并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竞争的前提是以人为本,而且讲竞争不能不强调合作和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的一些严峻的竞争现实和不恰当的有关竞争的宣传和误导,导致了一些人对人类生活竞争法则的片面理解,而且正在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对此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要特别强调的,就是不应该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来简单地诠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岳兴国 《发展》2010,(5):144-144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否保持平衡,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存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环境的污染已达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已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怎样唤起人们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建设循环经济实现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在意识到工业发展产生的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后,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人们发现,污染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为了目前的经济利益而不颐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挽救人类,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它要求世界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坚持这个战略原则,并争取早日实现它。  相似文献   

10.
“各尽所能”强调每位社会成员都能为社会发展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和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各尽所能”的实现需要良好的主客观条件,如果人类社会能充分调动每位成员发挥创造新世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劳动成为人的需求,那么这个社会发展就达到了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邦辉  王琪 《特区经济》2005,(12):300-301
当前人类面临人口过度膨胀、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发展的难题,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这些结果的出现并不是短时间造成的,而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既有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的原因和管理上的原因。①主观原因。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界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人类的,人们有一种必定胜天的信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人们做出了各种各样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蠢事;比如填海造田、毁林造田、过度放牧、滥杀动物、排放有毒有害的废水废气以及过度开发各种矿藏等,人类的这些行为大大超过了自然界这个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了人类道德生活的一系列变化,促使人们产生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观念,也孕育和产生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与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种科技伦理学的兴起,为科技发展的伦理思考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兰香 《发展》2009,(9):83-83
一、荀子礼法论的理论依据 (一)在天与人的关系上,苟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即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职责。从这一认识出发,他力图从人类社会本身来探求礼法等社会现象,而不诉诸于天命神权,从而改变以往儒家的“礼义出白天性”的观点。他认为,“天行有常”,即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论自然界的自然生态环境价值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韩家清(兰州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系,兰州,730000)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是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的进化功能价值以及人和其他生物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发生价值关系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涉及人口、...  相似文献   

15.
《旱》是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著名的毁灭世界三部曲之一,是一部生态预警小说。以生态批评为依据,分析作品中表现的现代文明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破坏,意在引起人类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反思,在反思与批判中唤醒人们追求和谐自然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渐被唤醒,生态文化成为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不仅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状况恶化等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生态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为此,现将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进行探讨,分析其生态价值,并对现代社会如何重构人与自然和谐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国际合作这一因素将对整个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会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及统一经济空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生态,在狭义上通常是指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状态。其理想的模式是生生不息,拥有一个可持续的食物链,实现良性循环。1980年代以来,有人开始用这种生态理论来分析社会状况,试图从循环与平衡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发展问题。如今,更有人尝试用这种理论来研究金融市场,譬如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虽然现在未必能够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但是,它...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质与量的矛盾变化中前进与发展的;质是本原,对事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量的增多也会引起质的变化;虽然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