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竞争。尤其是当前条件下,产品知识比重加大,决策速度加快,产品信息周期缩短等因素,直接要求民营企业不仅要具有企业战略发展的思路,更要在竞争中做到“言之有物”,而这种“物”就是笔者在文中将要提到的能力战略。能力战略并不空泛,  相似文献   

2.
产品创新在现代企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企业产品创新市场适应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决定创新产品能否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企业进行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竞争。尤其是当前条件下,产品知识比重加大,决策速度加快,产品信息周期缩短等因素,直接要求民营企业不仅要具有企业战略发展的思路,更要在竞争中做到"言之有物",而这种"物"就是笔者在文中将要提到的能力战略。能力战略并不空泛,它的基础其实就是将常态管理中的资源禀赋进行了科学的匹配与整合。民营企业能力战略主要包括: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策力度、文化力与影响力,通过这种所谓"隐性"的管理手段变革来促进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赵忠华 《商业时代》2003,(238):40-41
随着企业间由过去的产品竞争向能力竞争的转变,生产系统作为企业竞争之本,出现了诸多的先进制造技术。本文在阐明生产系统先进制造业技术评价目的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系统先进制造技术经济评价、功能目标评价及多种先进制造技术选择性评价的方法,以为企业生产系统的构建、更新、改造及其创新与升级提供借鉴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的竞争不再单是产品的竞争,渠道的竞争成为现阶段企业营销竞争的重要内容,渠道利润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作为企业如何把握市场机会,赢得先机,就必须加强其渠道的控制和管理能力。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我们在进行企业渠道控制和决策时,应充分分析其存在的各个方面因素,从而更为透彻的去认识它。营销渠道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各种限制性因素,制定出适合企业产品或服务特性的营销渠道,促使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企业对渠道进行控制及决策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告》2005,(12):126-126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问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管理竞争、服务竞争向人才竞争、知识竞争和头脑竞争的层面发展,这就对企业是否拥有一批专业的人员、严谨的策划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很多企业都普遍存在着“三拍”现象——领导决策拍脑门、经理立项拍胸脯、项目失败了大家一起拍屁股走人,企业也不得不退出行业竞争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工业品市场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自勤 《商业研究》2000,(7):139-140
工业品生产企业品牌意识的缺乏是工业品生产企业市场营销观念淡薄的综合体现。品牌产非可有可无,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直接面向最终用户进行沟通,宣传,形成最终用户的偏爱。  相似文献   

8.
刘梦溪 《现代商业》2014,(26):118-119
文章通过分析,表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与企业所在的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这对我国上市公司调整资本结构和实施经营战略都有很大的启示: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要考虑本公司所在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低,将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与企业的竞争战略紧密结合,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和优良绩效。  相似文献   

9.
范广宇 《北方经贸》2011,(6):130-131
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即满足客户需求能力的竞争,通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则反映出思想和文化的竞争,但产品、服务、思想和文化等所有一切都是由人创造的,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事业因人而兴,企业因人而发展。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人,手段是依靠人。企业发展的重心建立在人的发展之上,通过培育优秀的员工群体创造优秀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如今我们正在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转变为以企业能力为中心的竞争。目标市场的快速变化及其市场边界的模糊性,使具有单一产品优势的企业不再风光,而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的企业才能长久地获得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营销观念,紧密围绕为顾客创造价值这一核心创造性地展开顾问式营销,才能摆脱单纯的产品竞争,最终实现企业和顾客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在注意力经济条件下,注意力成为经济主体决策的约束条件.企业的经营绩效取决于企业在注意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竞争的结果.消费者决策包括注意力决策和产品决策,产品需求由产品价格、消费者的注意力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共同决定的.收入是产品需求的硬约束,注意力水平是产品需求的前提条件,即获取消费者的注意是消费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废旧产品循环再利用,不仅能够再创废弃资源新价值,而且可减少企业对原生资源的依赖,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本文针对供应商回收再制造过程中资金约束的问题,构建制造商投资持股与否的博弈模型与协调策略,探讨持股比例和讨价还价能力对供应链决策与协调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建立废旧产品逆向回收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分散决策下,制造商投资并合理持股有助于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和实现供应链帕累托改善;合作决策下,联合决策的协同优势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供应链绩效最优。纳什讨价还价协调策略与供应链成员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关,讨价还价的能力越强,在议价中越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3.
乳品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玉成  郑娜  曾南燕 《中国物价》2010,(5):10-12,42
乳品企业间的奶源竞争与市场份额竞争表明乳业已经进入数量竞争(规模化发展)阶段,产销量成为乳品企业的重要决策变量,本文假设乳品企业使用产量作为策略变量进行理性决策,利用古诺博弈模型论证了乳品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的同方向变化关系。这一结论得到乳品产业统计数据的实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提高乳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乳品企业经营绩效从而增加乳品企业研发能力以增强中国乳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赵战云  邵辉 《商》2013,(21):30-31
作业成本管理是有关作业成本法的一种全流程过程相对集中的一种集中化管理方法,且根据作业信息做出经营性和战略性决策,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作业进行全面分析,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以提高增值作业运行效率的一种方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外目益激烈的竞争致使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识别哪些是盈利的,哪些对间接费用和最终盈利能力是有贡献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由于体制转型的原因,农机流通行业形成了目前“小,散,乱,弱,缺”的格局,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而导致行业经营秩序混乱,企业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脆弱,系列化多样化服务功能缺乏。  相似文献   

16.
赵忠华 《商业时代》2003,199(3):40-41
随着企业间由过去的产品竞争向能力竞争的转变,生产系统作为企业竞争之本,出现了诸多的先进制造技术。本文在阐明生产系统先进制造技术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系统先进制造技术经济评价、功能目标评价及多种先进制造技术选择性评价的方法,以为企业生产系统的构建、更新、改造及其创新与升级提供借鉴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孙盈 《现代商业》2013,(33):52-52
"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企业之间的竞争于今天,表象上反映在产品、技术、成本等方面,但核心竞争则在战略层面。营销模式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企业面对激烈变化、挑战严峻的环境,为求得长远生存和不断发展,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营销决策,在模式的战略把握上决定着企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史玉 《商》2013,(5):38-38,3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准确地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奠定基础。因此,企业要想保持并增强竞争优势,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系统。而作业成本计算(ABC)和作业成本管理(ABCM)为企业产品定价、生产决策、市场定位以及成本控制等提供了准确的成本信息。  相似文献   

19.
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荣  尹柳营 《商业研究》2004,(15):171-172
企业的差异化能力不仅是企业获得盈利能力和租金的驱动因素,而且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这种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或服务的特异价值以及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反应等。所以企业必须通过建立某种独特的资源组合,即建立某种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能创造有吸引力的独特产品或服务或高效的独特的经营方式的资源组合,才能产生差异化优势,使企业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20.
打造和强化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企业的头等要务,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目标顾客、关键技能和技术、整合机制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要素.而卓越的创意设计,产业化、企业化和核心化的过程,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实际的策略举措是必备条件.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围绕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以顾客价值系统为导向,整合、培养企业的内部战略性资源,妥善地实施企业内外交易性战略,开发核心产品的战略性市场,加强对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