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危机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新挑战。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可以有效发挥其作用,但是由于其地位和职能不同,在进行公共危机治理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多元参与主体更好地进行公共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2.
董冠华 《价值工程》2012,31(11):308-309
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织实体,作为公共治理框架中的组成部分,与其他主体比较具有资源优势、机制优势和公信力优势,在参与治理公共危机时应该而且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参与公共危机的治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能够强化组织的凝聚力,争取到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的支持和肯定,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相似文献   

3.
目前,应对公共危机,减少公共危机风险俨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企业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一元,其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能力水平,是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认为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中由于观念转变不及时、法律法规不完善、治理机制尚未形成、组织建设尚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意愿有待加强、治理协调度需提升、治理反应滞后等问题。通过转变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思想观念、构建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增强企业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预警能力、提升企业公共危机治理水平、完善企业公共危机治理反馈制度来提高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吴岩 《企业研究》2015,(3):58-59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我国政府治理国家必须是依法而行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依法治国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依法治国中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机制就是当前社会中的热门话题。为了更好的保证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本文就将对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定义、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分析,并研究探讨如何有效的完善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回顾今年春季以来在中华大地及至全球范围发生的SARS危机,它对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成效也赢得了国际上的称誉。在这个过程之中,政府扮演了强有力的角色,充分显示了其统一行动和社会动员的力量;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和主导相比,民间自发的力量动员似乎显得黯淡,至少并未如人们期望地那样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如何理解中国公民社会在危机应对中的表现特点及其进程?公民社会在这次危机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在中国强有力的政府管理模式下,公民社会的治理机制是否具有发展的必要?这是中国转型时期治理结构变革中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不仅处于转型期,同时也进入了危机高发期。在公共危机动态频发、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下,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独自应对危机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公共治理理论是现今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之一,它强调在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注重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伙伴关系,打破了政府单方管理公共事务的传统模式,为我国逐步形成公共危机网络化治理模式提供了强实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辉  孙逸啸 《城市问题》2022,(11):65-73
数字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实现了多维技术赋权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Z市“公共危机技术治理网络”的实践表明,危机技术治理以社会赋能激活社会表达机制与国家信息获取通道,在促进普通群众危机治理参与意愿的同时提升国家社会感知力度;以组织赋能实现行政体制的治理动员,在破除传统条块制约的同时增强国家危机治理能力;以制度赋能形塑政社协作机制,在智能研判数据信息服务决策的同时,通过以政策实施为载体的国家权力再嵌入,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逻辑。公共危机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取得了推动国家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博政治参与近年来在诸多公共事件中发挥出巨大能量,微博政治参与对于公民社会建设的作用亦成为理论界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微博政治参与对公民社会发展的作用。微博政治参与与公民社会的内在要素之间存在契合关系,因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助推公民社会形成,但微博平台上的政治参与在公平性、稳定性、理性、制度性等方面存在固有的问题,微博建立的公共空间并非是符合公民社会要求的理想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9.
张强  吴娟 《城市问题》2011,(5):72-76
地方公共事务治理越来越离不开公民积极有效地参与。通过对广东省"无假药社区"建设的调查发现,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也面临着参与渠道狭窄、参与方式被动、参与内容单一和效能感不高等突出问题。因此,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渠道与环境,创新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制度和机制,是提升地方公共事务治理绩效的重要课题和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者在不同决策情况下,应该以怎样的标准选择不同范围,不同深度的公民参与形式这一核心问题,正是当今公共管理者在公民参与迅速反战背箭下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困境,探讨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经。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政府是21世纪公共治理中政治文明和行政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包含了一种全新的治理理念,它倡导公民本位、服务至上以及强调公共责任的回归,是我国政府目前改革的趋势.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就是公民本位,也就是政府在公共治理的过程中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需要公民和广泛的社会组织的参与,需要协作治理.在分析服务型政府和协作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为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中的协作治理提出了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被报道出来的问题食品越来越多,大众对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的关注度随着问题食品的发生而不断提高,公民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也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先对公民发放问卷,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找出公民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四个困境.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后提出了四个完善公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希望通过这些政策能为公民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提供有用的思路,政府和公民携手一起将食品安全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是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形态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主张政府和社会为公民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鼓励政府将权力下放:一是下放到基层政府;二是下放给自治组织。针对政府权力的下放,本文对政府代表性危机和提供公共产品的低效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和社会治理领域公共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谢瑞 《价值工程》2021,40(5):90-91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对一个国家治理体系与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重大考验.处置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要把握预防、管控、救治三个环节.社区是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第一线,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了相应的优势,但暴露出的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改进,本文通过分析社区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的短板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社区工作机制,以期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惠娜 《价值工程》2011,30(32):312-313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近年来频频发生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其实质是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运用质量标准加强应对危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途径,包括运用制度化强化危机意识,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加强官员问责制度,健全危机管理法律规制体制,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公民参与危机管理机制等方式。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及自然灾害频发,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公共社会事务治理创造了条件,同时,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过程中凸显出来的慈善能力不足问题也引起了民众的思考,本文首先分析了非政府组织慈善能力的概念,并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剖析了非政府组织慈善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非政府组织慈善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增强,公民参与已是公共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我国的公民参与也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逐步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从被动向自主型发展、从借鉴向本土化发展,但同时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在我国现以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从公民引导、加强沟通和政策规范的角度更加规范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8.
公共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阐述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内涵,同时从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方面评价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意义,最后呼吁公民与政府通过努力来加强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以构建民主社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风险社会的到来,中国正面临着多元化公共危机的挑战,而单靠政府的有限力量已经难以处理公共危机爆发后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引导和利用社会的力量,与政府合作共治已成为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与社会、市场合作共治的可能性出发,探寻一条多中心治理、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20.
影响公共参与强度的主体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民主理念的现实体现,公共参与的强度、范围和真实性在宏观上受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成熟程度的直接影响,在个体层面则与公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结论对于宏大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显示出强大的理论解释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共参与是一个时间性和空间性很强的理论课题,尤其在微观层面,在相同的历史时段与相同的经济背景下,影响公共参与强度的因素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的复杂性特征。管理者和公众对公共参与本质的不同理解,对公共参与功能的多种期待,对其自身掌控政策能力的预期,以及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等,都会对治理过程中公共参与的强度和效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