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海虹 《南方金融》2006,(11):18-19
本文分析我国在经济转型不同时段的货币供给机制,指出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金融管制逐步放松和金融服务不断创新,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不断强化,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国货币供给扩张带来的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对外资产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导致我国的基础货币不断被动增加,货币供给不断扩张,引起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文中,笔者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出发,具体分析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额对外汇增长的影响以及其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影响,并根据当前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和鑫 《时代金融》2013,(27):167
本研究结合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供给特殊情况,为破解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供需失衡的难题,提出建立健全金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特色金融创新服务和培养高水平及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三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强。本文从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和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路径、资本和金融项目路径、储备资产路径和我国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路径、信贷传导路径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最后,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内生金融理论视野中的基础货币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生金融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经济体制内生决定的。在此视野内,考察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四种方式的内生性,得出要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的启示,建立中央银行采取古典的货币供给模式和“钉住利率型”的中介目标,以此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我国住房金融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继续主导住房金融业务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陷。积极发展多元化的住房金融制度,从制度上弱化贷币供给的内生性,是从金融货币角度防范房地产泡沫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资源的分配长期存在体制性的主从次序,导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显著不足,存在金融错配的现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提高金融供给的效率,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也迫在眉睫.本文从目前我国金融错配的现状着手,发现我国的金融资源整体流动性宽松与资金短缺的情况并存,且金融资源存在低效供给过多的同时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金融政策,是保障西部地区发展资金长期有效供给、增强西部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过去实施的金融优惠政策对增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增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9.
王凯 《新金融》2017,(10):59-63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其中,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自由化创新在宏观上直接影响货币供给,对经济金融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以存款类金融机构自由化的路径为切入点,分析其对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出未来金融自由化改革与货币供给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金融需求、金融供给、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政策四个方面总结了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滞后、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发展普惠金融的主导力量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发展适合西部农村需求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丰富完善西部农村普惠性金融组织体系,三是依托互联网金融建设西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在西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的金融战略:区域货币资金失衡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区域货币资失衡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区域货币资金失衡从金融层面考察有以下原因:全社会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管制度使得东部地区享受“优惠”利率;商业银行布局的区域差异;区域金融监管的差异;上市 证券交易所分布的差异。西部大开发镉中国特色的支持,高速区域货币失衡的金融政策有:差别存款准备金2政策;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优化区域金融组织体系;促进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发展区域投资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往的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沿海和内陆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为此,我国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其中加大金融资源定向支持落后地区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总结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律,采用嵌套分解金融分布不平衡指数的方法,对我国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来源与演化进行了分析,对银行信贷、债券与证券融资、保险、FDI等金融资源渠道在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贡献进行了评估。据此提出了完善我国货币供给机制、提高政策性金融供给、发展区域产业投资基金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冲击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微观的金融创新可视为对不同特性加以解捆和重新组合起来创造的新金融工具;宏观金融创新又可分为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有:狭义货币需求减弱和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降低;货币供给主体扩展与货币乘数放大.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的冲击是:一是从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方面对凯恩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的冲击;二是对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的冲击.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创新的启示是:实行规则性和相机抉择相结合的混合政策操作;扩展中央银行的调控范围;灵活调整货币的中介目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货币供给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供给调控中,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起着传导作用,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努力程度也影响着货币供给调控,目前,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存在使货币供给调控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应该加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在货币供给调控中的作用,逐步推行区域性货币政策,改善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以循环经济模式开发柴达木盐湖资源,是西部经济起飞的一个新亮点。金融业只有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支持盐湖资源开发。实行符合西部经济发展实际的货币金融政策,为盐湖资源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使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早结硕果。  相似文献   

16.
俞建麟 《金融研究》1985,(10):62-64
货币供给理论是研究货币供给量由哪些因素所决定以及如何决定的理论。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西方货币学者重视货币需求理论,轻视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量这项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指标,也被视为可由金融当局绝对加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六十年代以后,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和货币政策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西方货币学者普遍注重货币供给问题的研究,因而,货币供给理论有了迅速地发展。一。  相似文献   

17.
货币的长期中性使货币供应量过多,这只能造成物价水平的上升。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的同时,却保持了经济的通胀性增长。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阻止超额货币供给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我国居民储蓄意愿强烈,现期消费减少,其所持货币进入资本市场的量增加;银行“惜贷”;在金融改革深化中货币化进程受阻,这些因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8.
内生金融理论视野中的基础货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金融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内生决定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金融理论的主要观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别考察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四种方式的内生性 ,最后得出要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的启示 ,建议中央银行采取古典的货币供给模式和“钉住利率型”的中介目标 ,以此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表明,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归结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此外,外资机构的准人、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制度等因素也都影响货币供给.我国中央银行不能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分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其它目标,如利率或汇率.  相似文献   

20.
消除西部"资金瓶颈":金融成长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融资策略中,“输血论”是较流行的一种观点,然而“输血论”并不可取,长远看,“造血”必将取代“输血”。西部的“造血”面临着一系列困难,要强化西部的“造血”机能,必须利用国家财政转移机制优先发展西部的金融业;实行向西部倾斜的货币金融政策;培育西部的微观经济金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