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需求预测策略和订单策略对供应链系统的牛鞭效应会产生影响.对由零售商和一个外部供应商组成的单级供应链系统,假设顾客需求满足ARMA(1,1)模型,零售商采用均方根预测误差最小的需求预测方法,研究了推广的OUT订单策略对控制牛鞭效应的作用.通过在OUT订单策略中增加控制参数,获得了零售商的订单和顾客需求的方差比,分析了推广的OUT订单策略中的控制参数对牛鞭效应的影响.解析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控制参数的适当选择可以有效控制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2.
1引言在以往对供应链协调的研究过程中,考虑的总是供应商的运输延迟和零售商的订货延迟对整个供应链总成本的影响,而且总是假设供应商的库存足够充足。零售商对供应商的库存信息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不知道供应商持有的库存是否能满足他的要求,若不能满足,他不得不重新选择供应商进行重新订货,反而增加了订货成本,浪费了时间。另外,由于零售商不知道供应商的库存信息,所以零售商的订货是完全无序的,使得供应商的服务也变得无序,不仅降低了供应商的服务能力,而且增加了供应商预测零售商需求的难度和成本。基于以上两点…  相似文献   

3.
刘超 《物流科技》2012,(4):60-64
首先讨论了供应链中由于信息的不共享性而产生的牛鞭效应。其次讨论在两级供应链中下游零售商,在面临需求平稳时,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短期需求预测,量化分析了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简单供应链中零售商和供应商在需求信息预测阶段和信息处理阶段的牛鞭效应,得出建立供应链企业信息共享系统,可以显著减弱牛鞭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接着对案例企业构建企业信息共享系统作出讨论,对构建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利用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理论,在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周期订货供应链系统中,建立了延迟需求信息和即时需求信息下的制造商日平均库存模型,并分析影响两者库存量差异变动的因素,提出库存策略中牛鞭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制造商的周期服务水平(CSL)以及零售商和制造商的订货时间差所导致。  相似文献   

5.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是缓解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关键。运用属性论方法,就制造商-零售商-客户三级供应链,建立了零售商的下游产品订购量的基本预测模型,同时提出两个拓展模型来预测零售商向上游的订货点,以及制造商的生产量。在三个模型信息整合的基础上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由此可防范牛鞭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个包括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在内的三阶供应链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vensim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影响牛鞭效应大小的因素,并论证了VMI对牛鞭效应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业务流程是:当零售商发现商品库存快降到最低点时,迅速向供应商发出订货通知,供应商接到通知后立刻发货,零售商将商品入库再进行销售。在这样的流程下,零售商可能还要经过批发商和代理商两级才能到达供应商,而供应商总是在接到订单后才着手准备供货,最终由于运输延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个包括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在内的三阶供应链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vensim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影响牛鞭效应大小的因素,并论证了VMI对牛鞭效应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文清 《物流技术》2012,(17):272-275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包含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劳动力和库存管理的一级供应链运作模型。通过灵敏度和优化分析仿真技术研究了随机需求下产品销售周期对零售商成本、利润和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影响。结论显示,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比,库存成本对产品销售周期的变化更敏感;在不考虑生产启动成本情况下,随着销售周期增大,总利润呈线性递减;连续库存补充计划比传统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更有利于减弱牛鞭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包含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劳动力和库存管理的一级供应链运作模型.通过灵敏度和优化分析仿真技术研究了随机需求下产品销售周期对零售商成本、利润和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影响.结论显示,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比,库存成本对产品销售周期的变化更敏感;在不考虑生产启动成本情况下,随着销售周期增大,总利润呈线性递减;连续库存补充计划比传统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更有利于减弱牛鞭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