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信用是金融活动的制度基础,社会信用的不断拓展与延伸,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但如果社会信用的某一环一旦受损或断裂,其所产生的不良示范与连锁效应就会对整个社会信用的安全构成威胁,创建金融安全区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关键,就是要整饬社会信用,把社会经济金融活动纳入法制信用的轨道,从而实现金融安全。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健全信用制度,构建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监管,是维护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安全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创建金融安全区就是构建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创建工作对于提高辖区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力度,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维护金融业稳定、高效运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  相似文献   

3.
郑锋 《中国金融》2012,(15):40-41
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青海省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的局面金融生态关系到金融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近年来,青海省上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信用青海"的战略部署,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海西州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金融生态县(市)创建""信用社区建设试点"等工作为突破口,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  相似文献   

4.
金融安全区     
金融安全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金融机构运行稳健,金融行业规范,金融秩序稳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较高,金融环境良好,经济与金融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净化社会信用环境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安全区  相似文献   

5.
张建伟 《中国外资》2011,(23):10-10
地方政府借助农村信用社以创建县级征信中心、建设信用村、实施金融扶贫、创建三农贷款专营中心作为主要抓手,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实现"信用三农、普惠金融、普惠民生",为当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融纵横》2001,(5):30-3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事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及国家安全的大局。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宗旨就是通过有组织、系统性的工作,进一步强化社会信用观念,维护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2000年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提出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把江苏省基本建成全社会信用观念强、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高、金融案件少、金融执法严、金融秩序好的金融安全区。  相似文献   

7.
蒋耀初 《中国金融》2001,(10):35-36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影响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根源于信用基础脆弱。信用建设是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建设、创新发展的原则,依靠多方力量合力推进。去年以来,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通过实施创建金融安全区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社会信息环境明显改善,促进了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陈勇 《福建金融》2012,(3):47-49
县域信用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县域信贷资金的投入与经济金融的发展。本文以福建省大田县创建金融信用县为例,分析县域信用建设与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探讨信用兴县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熊良俊 《中国金融》2000,(12):19-20
当前 ,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正在全国广泛开展。但少数地区由于对创建活动存在认识障碍 ,甚至认为“金融安全区”本来就是一个永远兑现不了的理论假设 ,无法确定创建目标 ,也难以推进各项工作。对此 ,本文想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创建金融安全区是一项区域性工作 ,而不是一项部门系统性工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法制环境、信用基础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经济风险大、社会不安定因素多、法制环境和信用基础差的地方不可能真正建立金融安全区。因此 ,离开区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 ,单纯在金融系统甚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云浮市郁南县开展勿坦模式信用村创建工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勿坦模式信用村的创建背景、机制设计与制度绩效,从理论上解释了勿坦模式信用村创建机制所具有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管理模式的特征、取得的成效及其原因,探讨信用村创建工作从经济金融机制扩展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的制度变迁经验,以期为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重要根基。文章从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银企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创建社会信用的重大意义和具体举措,并围绕金融诚信建设提出了端正经营理念、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从业人员的义务与责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市中心支行不断深化创建金融安全区的认识,丰富创建内涵,完善创建运行机制,增强创建整体合力,扎实有效地推动安全区创建向纵深发展.辖区近几年无金融"三乱"和恶性竞争行为,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金融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持续好转,实现了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金融纵横》2003,(5):8-8
3月25日,芜湖市人民政府隆重召开全市创建金融安全区再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各创安组织和参创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建金融安全区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按照市政府创建金融安全区规划中提出的要求.“构建诚信环境,发展芜湖经济”,进一步加大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4.
聂清竹 《黑龙江金融》2006,(3):18-18,30
一、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当前地方金融功能退化,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部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缺失,逃废债务现象盛行,银行不良贷款过高,金融风险累积,导致银行慎贷、惧贷、惜贷。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要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目标,切实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水平,通过信用环境的改善、法制环境的建立,实现金融秩序的根本好转。一是健全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周建春 《金融纵横》2000,(8):30-31,34
一、明确创建安庆金融安全区中基层央行金融监管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在创建安庆市金融安全区伊始,我们就确定厂金融监管的最终目标,即:在所辖的范围内,社会信用观念强,金融企业经营秩序好,辖内没有突发性或持续性支付风险,金融和经济稳健、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建信用村镇是建设诚信社会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人行延安中支所辖富县支行在信用村镇创建工作中,从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入手,以提高农户信用观念为重点,进行了积极探索,创建工作增强了社会诚信意识,增强了农户的信用观念,促进了村风、民风好转,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优化信用环境,创建金融诚信工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信用制度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社会金融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研究》2013,(4):78-78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万州分行罗忠福2013年3月2日来稿指出,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议:一是加大社会诚信建设力度,大力开展以农村信用工程、企业信用工程、社会信用工程和区域信用工程为主体的“四大信用工程”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信用评价制度和统一征信平台,努力创建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金融环境。二是健全担保服务体系。通过企业投资、社会多方集资等形式,推进  相似文献   

1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以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创建金融信用区、金融模范区、金融安全区活动(简称“三区”),就是要引导全社会适应形势,转变观念,进一步关注金融,为金融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全市政治、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解冰华 《甘肃金融》2002,(12):32-33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风险也要在经济发展中得以化解.要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进金融安全区建设,必须从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经济大局出发,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甘肃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倡导诚信守约的道德规范,提高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在我国,由于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瓶颈",其成因错综复杂,但究其根本,还在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这就给打造良好金融环境,建设金融安全区提出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