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究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过程。首先对促使该理论诞生的实证挑战从企业的选择性出口、市场进入成本、资源再分配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然后指出该理论发展的两条脉络和各自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从平均生产率和贸易利得两个角度阐述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二者最大的差别便在于对边际生产成本的处理上,前者以边际成本的异质性替代企业的异质性,后者则忽略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同时,针对国内学者的一些认识,本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归纳出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事实,从多维视角探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政策含义。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将贸易政策制定和评估的基点落实在企业层面,采取措施降低企业"走出去"的固定成本,重视关于贸易扩展边际的政策,有效识别企业出口贸易中的国内含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权衡贸易政策制定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白洁 《经济经纬》2015,(2):62-67
笔者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异质性和服务贸易保护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中国服务部门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个服务部门的产业集中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低,资本密集度越低,其贸易保护水平也越高。此外,中国所有制结构的特殊性赋予企业异质性更多的内涵,在一个服务部门内,国有企业的比重越大,贸易保护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企业的"排污—减排"决策引入基于拟线性需求系统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以及总体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固定排污税率下,贸易自由化会增加全球总产出,但可能降低全球总污染排放,从而引致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然而本文也发现这种情况只在初始排污税率较低之时成立。此外,在内生化的排污税率下,本文发现在一定参数下,最优的排污税率在贸易自由化以后应该上升。  相似文献   

5.
Melitz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是新新贸易理论中最基本的模型,第一次将企业异质性作为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了高生产率企业选择出口,低生产率企业只服务国内市场的结论,很好的契合了之前的实证研究的结果。文章对Melitz模型进行了简单的推导,然后介绍了中国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简单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郑珂  马相东 《生产力研究》2013,(12):165-168
福田汽车是我国"双自主"产品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其国际化发展道路对推动我国"双自主"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具有典型借鉴意义。文章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视角看,福田汽车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以培育"世界品牌"为战略目标,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作为其快速发展的战略基础,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从而推进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进程。为加快北京外贸转型升级和我国出口竞争新优势培育,一方面,要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提升,继续推进"以质取胜"战略。  相似文献   

7.
《经济研究》2018,(2):170-184
即使没有任何政策干预,市场本身的不完全也可能导致扭曲。本文在企业异质性框架下,构建包含Behrens类型需求结构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贸易自由化对市场扭曲程度的影响。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市场规模扩张或者贸易成本下降)并没有减缓市场扭曲,这是因为,贸易自由化导致市场均衡福利和社会最优福利上升幅度相同。此外,随着一个经济体平均生产率的上升,会出现市场均衡福利上升和市场扭曲程度加剧并存的局面。进一步研究发现,理论模型得到的一般性结论同样适用于中国。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应该协调使用;随着一个经济体平均生产率的上升,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加强。  相似文献   

8.
从边际产业内贸易角度,分别运用A指数和S指数对1992-2008年间中美19个行业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进行研究,并进行Daniels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工业制成品绝大多数处于产业间贸易,总体调整成本较高;高技术产业的贸易调整成本相对较低;中等技术产业的调整成本呈逐渐减少趋势;低技术产业的调整成本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这些结论为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层面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出口企业数量)与集约边际(单位企业的平均出口额),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动态和二元边际结构,并考察不同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2000—2005年间尽管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集约边际,中国出口的增长仍大部分是由持续出口企业的贸易额扩大实现的;各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和程度不尽相同,经济规模、距离和贸易成本的变动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贸易流量。  相似文献   

10.
异质性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企业拥有异质性资源,而异质性资源成长在企业内部,很难被其它企业模仿。当拥有异质性资源的企业刻意去培养、保护和吸收这种资源时,异质性企业的边界就扩大。如果其它的企业也能够获得这些资源时,异质性企业的边界就缩小。从资源的视角系统性地研究异质性企业的边界,可以深刻理解异质性企业获得或失去长期竞争优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沉没成本的企业动态多期创新决策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和Probit模型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决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国有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被动选择”特征,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主动选择”特征,且要素密集度异质性企业的创新决策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我国多数企业的创新决策存在明显的“创新选择惰性”特征,这一特征是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症结所在;沉没成本、本土企业出口扩大、劳动者平均技能提升和企业投入产出效率改进均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规模经济、"行政权威"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边界是决定企业交易成本节约程度的三大核心要素,而企业内部的知识扩张与学习成本是决定上述三大核心要素作用大小的关键。基于人力资本的知识扩张机制,包括知识的"需求效应"、"收入效应"、"学习效应"、"替代效应"和"群力效应"则是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知识转化与学习成本节约的主要动力,也是引致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单位学习成本递减以及企业能力异质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浙江省微观企业2005—2007年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近似全要素生产率,按照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及行业异质性对企业分组,分析出口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所有制异质性分组中,民营企业出口对企业生产率产生正效应,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出口对企业生产率产生负效应,在企业规模异质性分组中,大规模企业出口企业对生产率产生负效应,中小企业出口对企业生产率产生正效应,在行业异质性分组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对企业生产率产生正效应,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对企业生产率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平滑调整假说”,从产业内贸易角度构造了相对要素调整指数来区分同一产业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上的调整压力的差异,并用A指数、S指数和S’指数测算了我国工业20个行业的贸易调整成本.研究表明:我国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贸易调整成本较低,而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贸易调整成本较高,进口扩张型行业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出口扩张型行业,且同一行业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调整压力不同.因此,应支持和鼓励中、高技术行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低技术行业的合理转型和优化升级,并重视贸易对不同生产要素的调整成本以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异质性劳动力及地区内和地区间的多样化贸易成本同时引入空间经济模型,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低成本约束的人力资本比高成本约束的普通劳动力流动更容易打破空间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对称均衡,促使产业空间结构稳定地向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集聚。文章还从福利最优化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对空间经济结构的规划选择,结论显示降低普通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的成本有利于形成分散均衡的经济格局,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贸易成本分解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新贸易理论"为研究贸易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其成为研究贸易增长方式的新维度。文章运用2001-2011年中国与30个主要国家(地区)的HS-6位数细分产品贸易数据,在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进行特征性事实描述的基础上,通过细分贸易成本的各种构成要素,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成本各组成部分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增长仍然主要归功于集约边际的拉动作用,与扩展边际相比,集约边际更具有"绝对主导、小幅震荡、稳步增加"的特征;不同贸易成本构成因素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不同。总体上看,"距离在消亡"的同时,与一国实体经济相关的成本因素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而扩展边际则更多地受到外部冲击以及文化、法律等软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模型构建与发展演进,归纳了当前国外的实证研究成果,最后还对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争论进行了总结,因此相对全面地涵盖了此领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情况.本文的目的是使国内学者对此问题能形成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为将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发现,尽管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如企业生产率的内生化,市场结构的设定,以及企业动态调整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利用2003~2014年中国OFDI和贸易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OFDI出口效应呈现倒U型: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OFDI对出口产生先促进后降低的作用。基于贸易成本和国家收入视角,本文深入考察了OFDI影响出口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商贸服务型投资能够有效降低跨境交流成本,对出口产生促进作用;在低关税国家,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出口效应由较大促进作用转为较大降低作用;从目的国收入水平来看,OFDI达到一定规模后,对高收入国家出口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为规避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和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低要素成本优势,中国企业正以发展中国家为生产和出口平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间接出口,这是中国OFDI对发达国家直接出口效应呈下降态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扩展现有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结合相关自由贸易协定理论,探讨了TPP对中国和美国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以及现阶段中国应对TPP发展的政策组合等问题。研究结论表明,TPP将对中美两国产生截然不同的贸易和投资效应:现有TPP推动的贸易自由化将抑制中国的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却能扩大美国的出口和外资流入;现阶段中国加入TPP的难度可能较大;扩大内需和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是目前中国应对TPP发展的可行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