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源 《辽宁经济》2008,(1):101-101
一 中日两国互为重要的邻国和经贸合作伙伴,在两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多年来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中日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但对彼此十分重要,而且对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也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25周年。就当前日本经济和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情况和发展谈几点认识。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使日本的经济正在走向同亚洲合作的道路首先,由于亚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对进口需求的日趋扩大,使世界贸易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在gO年代以前,美、欧、日被看作是世界三大贸易中心。但是,从1990年以来,由于亚洲10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指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印度)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对进口需求的日趋扩大,使世界贸易形成了四大中心。根据有关国家商…  相似文献   

3.
汉语和日语的省略方式是各自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语素来组合构成的。由于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其缩略方式也存在不同之处,汉语的一些略语在日语中不存在;汉日略语形式相同、意义有别;同一词汉日省略形式不同;日汉原形不同,省略形式相同,意义有别;日语中无汉语原形,而有其省略形式,意义有异同;日汉原形及略语均有细微差别,但意义相同可类推。  相似文献   

4.
Q《环球财经》:您认为把握中日关系的核心要点是什么?A 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暧昧的问题,首先应该整理一个框架来考虑。中日关系往大处说包括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往小处说包括个人之间的交流以及文化交流等等,覆盖面很广。从文化层面而言,神户国际大学毛丹青老师主创的《知日》杂志,详细地介绍了日本的文化,非常贴近日本的生活气息,是一本很好的杂志。中国国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一读。  相似文献   

5.
中日经济关系的转折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中日经济关系实际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已经由昔日中国对日本的单向依赖,转变为中国与日本的相互依存。中日经济关系稳步、健康发展的关键,不在中国,而在日本,在于日本能否战胜自卑情结,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中国,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平等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这一点不但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东亚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6.
企业主的诞生与成长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较中国私营企业主与日本企业主,虽然在年龄分布、性别与文化构成等方面两国的私营企业主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创业时必须面对资金来源有限、市场拓展难、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困难上又具有共同性。表明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日两国间贸易往来的迅速增加和日本企业大量对华投资,中日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成了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中的新伙伴。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的10多年发展与日本经济结成了密切联系,成为日本经济运行中的“中国因素”。21世纪初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在日本2002年脱出经济衰退过程中起到了“中国特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目前处于明显的不平衡状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当采取积极的方针和立场加以解决,用发展势头强劲的经贸合作关系带动政治关系发展,努力在WTO框架下实现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目标,争取到2008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为此,必须正视双方经贸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在WTO框架下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东亚大市场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共同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刘昌荣 《上海国资》2012,(11):22-23
2012年4月以来,中日两国发生领土和领海的争端,政治、外交关系明显恶化。日本政府9月11日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引起双方在钓鱼岛海域的严重对峙,并激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活动,中日经贸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10.
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在2001年,中日两国向对方出口最多的商品均是电机和电器产品,即海关HS分类85章商品,这使得用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来分析中日国际分工格局成为可能。本文讨论了产业内部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测算了中国对日本HS85章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比较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HS85商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作者认为,中日HS85章商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作者最后认为,只要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不变,中日产业内贸易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5,(15):31-32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过多次“抵制日货”运动,但并没有掀翻时快时慢但仍然在轨道上运行的中日经贸合作的“货车”。目前的状况是,中日两国经济日益融为一体,便宜的中国货使日本消费者心满意足,而中国的工厂中充斥着精密的日本设备。虽然日中两国在政治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紧密合作则已变得不可或缺。更为有趣的是,许多高喊“抵制日货”口号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7,(1):43-44
[美国之音2006年12月26日]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日本的经济分析家普遍认为,这一年对于中日经济关系来说是一个收获之年。政治关系的缓解不仅带来双边经济关系的顺畅发展,同时为两国协调应对亚洲经济共同体问题带来转机。  相似文献   

13.
廖萌 《亚太经济》2020,(6):63-69+148
中国创造性提出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不仅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新的路径,而且创造了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双方在东盟、非洲等区域,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和金融等领域开展合作,形成联合投标、共同投资等合作模式。中日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存在技术标准对接困难"、印太战略"影响等阻力,双方应从建立长效支持促进机制、推动RCEP发展、加强供应链合作、拓展双方合作领域等方面切入,围绕高质量、高标准、可持续要求,推动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截止到目前为止,08年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还会发挥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还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挣扎。日本是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的GDP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是从GDP质量和人均GDP等方面还是落后与日本),外向型为日本经济的显著特点,本次金融危机对日本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金融危机下中日经济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72/9/29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时,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6日至10日,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暖春之旅”。政治春天的到来,催促着中日经济合作新春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和日本总需求变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日两国开始经济近代化。与传统社会相比较,近代中日两国是处在一种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总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对近代中日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更加突出。本文从宏观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就近代中日总需求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展开实证分析,探究其形成原因,比较中日两国总需求变动的总体特征和异同,辨析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日本如果不改变其强硬政策而希望中日经济关系不受影响,是不现实的。日本政府非法强化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实际控制的行为,最近一段时间愈演愈烈。8月23日,日本首相野田在日本众议院表示:日本政府守卫领土的决心不会退却。防卫大臣森本敏夫说:日本自卫队需要独自拥有岛屿防卫的军事能力。在领土领海问题上,日本自卫队不会让外国船只接近一毫米。日本还借助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多次进行夺岛军事演习。日本策动的强  相似文献   

19.
宝耿 《上海经济》2006,(10):77-77
由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和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小泉政权后中日关系展望”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23~24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中国前驻日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与交流基金会会长徐敦唁、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武寅、日本和平交流21世纪代表本泽二郎等60余名中外专家参加,会议由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教授主持。其中”中日经济关系的展望及其对政治关系的影响”引人注目,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7日,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东京闭幕。双方一致认为,目前中日关系呈现出积极发展势头,双方应当加强对话与合作,抓紧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和两国政府确定的经济合作项目。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的严峻形势下,中日两国应当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和伦敦金融峰会共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本国及世界经济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