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什么台湾经济能够平安渡过“亚洲金融危机”?为什么台湾是一个相对均富的社会?所谓“台湾奇迹”从何而来?台湾和大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哪些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大量流民从大陆迁移至台湾,使自古以来海峡两岸之间的密切联系得到进一步强化。渡台流民潮以荷兰占据台湾招纳流民为起点,到清代进入高潮。流民渡台将汉族先进农业科技文化带入了台湾,促进了台湾农业开发,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台湾与大陆的融合过程,从而使台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隆昌县地处丘陵地带,其田土有高低不平的特点。现阶段耕牛仍是该地区农民用于对田土进行耕作的主要畜力。但近年以个体为生产单位的农户由于对耕牛管理不善,导致死亡逐年增多,繁殖减少.隆昌县1989年的耕牛就比1981年减少近50%。随之出现耕地难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县人大常委会曾对县内耕牛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敦促县政府设法解决好农田的耕作问题。1988年,隆昌县开始引进耕整机和水耕机推广使用,当年发展耕作机具22台,机耕作业10847亩。由于选型较合适,加之措施得力,使耕作机械得到较快发展,到1989年8月止,全县耕作机具已陆续发展到69台,总动力345马力,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历史上,稻作和蔗糖生产并称为“台湾经济的两大支柱”,享有极高的声誉。台湾素有“米仑”之称,是我国主要产米区之一。本文对远古至清初的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台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明末清初,台湾土著仍然生活在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社会之中。台湾稻作农业至迟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7世纪初叶,荷人治台,既奖励大陆汉人移民开垦土地,又教化蒙昧土著,使其从事定居农耕,是为台湾稻作的发展时期;继之,郑成功入台,采取“寓兵于农”政策,积极开垦荒地,始奠定台湾稻作农业发展的根基;清朝前期,台湾稻作进一步发展,但台湾番族的稻作形态仍较原始,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其中的“野番”和“生番”,稻作农业或无或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是我国最先发展休闲农业的地区.台湾休闲农业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而且使台湾农业成功转型.台湾在休闲农业发展中政府积极推动,合理规划,法规健全,模式多样,主题鲜明,设施齐全,不断创新.其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大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向安强 《中国农史》1999,18(2):51-60
在台湾历史上,稻作和蔗糖生产并称为“台湾经济的两大支柱”,享有极高的声誉,台湾素有“米仓”之称,是我国主要产米区之一,本文对远古至清初的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台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明末清初,台湾土著仍然生活在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社会之中,台湾稻作农业至迟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7世纪初中载体只治台,既奖励大陆汉人移民开垦土地,又教化蒙昧土著使其从事定居农耕,是为台湾稻作的发展时期;继之,郑成功入台,采取“寓兵于农”政策,积极开垦荒地,始奠定台湾稻作农业发展打杂基;清朝前期,台湾稻作进一步发展,但台湾番族的稻作形态仍较原始,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其中的“野番”和“生番”,稻作农业或无或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地区农会的运营下,台湾农业实现了由小农经济向社会化规模化经营的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并提供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平台。进入21世纪以来,农会亦面临会员老化、竞争力不足等困境,农会改革再次成为台湾农业经济和乡村治理的最重要课题。台湾农业以家庭小户经营为基础,和大陆文化的同根同源性,决定了其农会模式对于大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可借鉴性。大陆应以法治化路径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职能,建立健全其组织结构、成员资格等制度,明确和强化政府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职责。  相似文献   

8.
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科院和台湾“亚洲和世界社”于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研讨会”。来自台湾、香港和大陆及东南亚的约50多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就我国中西部的发展问题各抒已见。现将海峡两岸学者观点综述如 下: 一、大陆专家、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台湾的生产、消费、运销、信用等合作事业在台湾整体经济体系中形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环节,对台湾经济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大贡献。本文介绍了台湾政府在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引导、服务和监督"的角色定位,并分析政府如何从合作社立法、资金补助、技术支持、考核奖励、教育培训等公共政策方面促进合作社发展。最后结合大陆实际情况,从构建服务平台、出台明确政策、提供有效辅导、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方面提出合作社发展必须得到政府扶持的观点,为大陆合作事业发展中政府的角色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刊在1992年第10期首次刊登了一组台湾学者的文章,它对我国大陆读者了解台湾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促进海峡两岸学者交流学术观点起了很好的作用,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好评。本刊这一期再次推出一组台湾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台湾的农产品产品政策、产销制度及农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对正在走向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我国大陆农村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为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农经学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我们欢迎海峡两岸学者继续就90年代中国大陆和台湾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撰稿投寄本刊我们将择优发表,以飨两岸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台湾经济能够平安渡过“亚洲金融危机”?为什么台湾是一个相对均富的社会?所谓“台湾奇迹”从何而来?台湾和大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哪些共同问题? 众所周知,台湾被称为“中小企业天堂”。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台湾社会财富分配趋于平均化。我到台湾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台湾是一个比较均富的社会,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不大。究其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的广泛存在和分布,使得资本不被少数大企业家所控制,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经济发展成果归于大众,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流。而中产阶级的成长,又带动了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民主社会的充分发育。 台湾中小企业发展有许多经济、地理、文化、社会的根基,但也与台湾政府奉行民生主义的均富政策有关,这一政策强调扶持中小企业,抑制资本过分集中。台湾政府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推行了一系列切实的政策。如:借助于各种项目支持民众创业,搭建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台湾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和做法,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或许有一定的启发意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来,世界经济增长趋缓,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体因创新过剩而导致产业加速国际间转移。作为台湾主导产业的资讯业已由市场导向转为成本导向。在入世进程加速、大陆投资环境日益优于台湾、台湾经济对大陆依存性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台湾资讯业等外移祖国大陆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台商正涌动着新一波投资大陆的热潮。  相似文献   

13.
在郑成功时代,台湾的经济比荷兰殖民主义者盘踞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目前史学界公认的事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回归清朝中央政府管辖,并设府治。康熙时,台湾的经济发展情况究竟怎样?这在史学界是有着不同看法的。吴壮达先生在《台湾的开发》一书中曾经指出过:在清朝统辖台湾的施政初期,“台湾的开发事业,以及大陆对台湾的移民,都曾一度萎缩”。但他又说这“只是一种暂时的挫折”,总的来说,清初经济是  相似文献   

14.
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现有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明显不足,无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引领和支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不足。梳理并评述了当前台湾农业技术在大陆扩散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应重视受文化根植性影响的微观尺度的台湾农业技术扩散规律的研究,重视农村社会网络对台湾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的研究,重视台湾农业技术扩散与大陆农业发展相互关系的探讨,"大陆反扩散"应该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加入WTO后,台湾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每况愈烈。虽然民进党当局号召农民要拒绝大陆的"小恩小惠",民间力量却开始频频试水协商农产品登陆大陆,以缓解滞销困境。2004年11月,台湾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率领两岸农业交流访问团前来大陆,就台湾农产品登陆大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商榷。2005年3月底,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破冰之旅”的重要成果是达成了十点协议,其中第二条便是开放台湾农产品登陆大陆。4月13日,大陆和台湾相关部门在北京翠宫饭店举行的一场名为“台湾精品水果新闻发布会暨品尝会”,大批境内外媒体记者和水果商人与会。4月18日,两货柜台湾水果摆上广交会展台,由于这些水果未经香港中转直接由台入穗,台商发展促进协会副理事长陈丰荣称之为“全新的破冰之旅”。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会谈后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两党将促进两岸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早在今年3月间发表的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中就曾提出: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事关广大台湾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解决。5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委托,宣布祖国大陆将扩大开放台湾水果准入,从原  相似文献   

16.
<正>台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产品丰富,风险控制措施有力,为当地农业、农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验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台湾普惠金融发展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创新了一些先进的经营模式,尤其是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体系健全,产品丰富,风险控制措施有力,为当地农业、农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日前曾参加省内组织的台湾农村金融服务考察活动,现整理见闻和考察情况,一窥台湾农村金融服务可供大陆借鉴之经验与精髓。  相似文献   

17.
非常感谢主办单位给我这个机会,特别是刚才两位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对我很有启发。最近一段时间我集中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提出了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巴县积极提倡和推广专户养牛、使役出租的办法,对于稳定耕牛、促进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县专户养牛、使役出租这种形式的耕牛已发展到10,052头,占全县耕牛总头数的24%,耕田面积达到28万多亩,占全县水稻栽插总面积的38.5%.一、专户养牛、使役出租兴起的原因1.耕牛由集体所有变为农户私人所有是发展专户养牛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与台湾农业经济学者第二次学术交流会即“21世纪两岸农业发展方向”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9月13日至16日在台北市台湾大学召开。应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大陆学者和专家22位,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刘志澄任团长,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张万欣任顾问;台湾学者和专家135位。堪称是一次规模较大的盛会。研讨会围绕八个主题进行了五场专题演讲和六场主题讨论。八个主题是:粮食供给与需求——趋势与展望;农产运销贸易;国际经济形势与农业发展策略;农业竞争力与国际区域整合;农村发展与农民组织;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推广;两岸农业交流等。现将研讨的主要学术观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丁振强  王思明 《中国农史》1999,18(2):61-65,94
台湾经济腾飞时期一个重要经验是引进国外优良蔬菜品种发展创汇农业,其中芦笋的引进成绩最为突出,台湾试种芦笋始于日据时期,50年代以后开始扩大种植,60-80年代初期是台湾芦笋生产的黄金时期,70年代芦笋出口量一度占世界贸易量的70%以上,然而,80年代中期以后芦笋生产和贸易逐渐衰落,文章在对台湾引种和发展芦笋生产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台湾芦笋生产盛衰在政策、技术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陆芦笋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