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乡镇财政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财政风险表现为显性财政风险和隐性财政风险。本认为,经济基础薄弱、乡镇财政支出控制不严是诱发乡镇财政风险的主要原因,财政体制的缺陷是乡镇财政风险形成的制度方面的因素;只有强化乡镇财源建设,合理界定乡镇职能,将乡镇财政纳入到公共财政框架,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乡镇政府的财政风险,保证乡镇财政职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财政风险是发生财政危机的不可能性的风险,其特征有:客观性、内生性与外生性并存、隐避性和累积性。财政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定性,主要体现在:财政资源规模的客观规定性、财政资源内部分配的客观规定性和财政资源运用的客观规定性。财政运行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社会公共需要。财政风险在本质上是指财政资源配置与财政运行的客观规定性之间的差异和偏离。  相似文献   

3.
公私合作模式产生了大量的政府担保,对应着预算外的财政风险,目前各国主流的模式是加强对政府担保的预算管理。笔者认为,政府担保是各种财政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是对担保的管理并不能解决问题。法律形式的所有权与经济实质分离才是当前PPPs中财政风险的根源。加强对公私合作模式下财政风险的管理必须从公私产权的界定契入。首先,需要按照化解风险的效率进行风险的配置;其次,必须打破资本决定所有权的逻辑,从主要风险承担的角度界定所有权的归属。  相似文献   

4.
财政风险关系到一国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因而是各国政府都十分敏感的问题。本文从财政风险的内涵入手,系统地概括了财政风险的定义,并且对财政风险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我国财政是否存在风险这一问题。文章总结了现有文献度量财政风险大小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构建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向”分权视角下的财政风险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分权即政府向市场分权与政府内部财政分权。在分权推进的过程中,伴随着财政风险的增减变化,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政府向市场分权有利于降低财政风险,但这种积极影响呈现出下降趋势;政府内部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财政风险的降低;"双向"财政分权立体交叉推进模式所产生的制度性摩擦大大增加了财政风险。因此需要以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的财政风险问题逐渐凸现,与中央政府相比,中国地方政府运行困难加大,而与之相伴的财政风险的危害也更大,并且具有向上传导风险的特性,从而有可能给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带来各类风险。因此,本文厘清了这样一个模糊认识——把财政风险混同为财政困难,指出财政风险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种政府风险,关乎社会发展与稳定。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探讨了地方财政风险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资产评估风险的内涵界定,资产评估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和关联风险等三种类型.而资产评估风险的形成,不仅具有外部的客观原因,而且还存在评估执业人员自身素质等主观成因.因此,在执业实践中,应当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评估活动涉及的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规避.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设置预警指标,对我国面临的财政风险进行风险区间划分。通过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模型针对财政风险进行数量化评价,并采用Holt-Winters无季节性模型对近五年我国面临的财政风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4年-2010年我国财政风险一直处于"轻警"状态,但期间多次接近中警区间,财政风险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2010年-2015年间我国财政风险上升趋势较明显。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全方位防范和规避财政风险,提高财政政策决策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复合转型,是集中化、组织化、规模化、公共化、便利化和人性化等"六化"的有机统一。我国的城镇化具有城镇化慢于工业化、人口的城镇化慢于土地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流动性强以及不平衡、差异化等特点。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这两大关系。城镇化中人口流动、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划分、地方债务融资风险的控制、收益与风险成本的分享共担、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协调等问题对财政体制提出了"五大挑战"。为此,必须运用动态的系统性思维,树立风险意识,以预防为主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以风险因子法和AHP作为非参数模型预警方法,从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预警指标数据的指数化处理、权重的确定、风险评价函数的建立以及预警信号系统的设计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财政风险非参数预警系统,并对中国财政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1998—2008年中中国财政的总体风险一直处于"轻警"状态,但进入2009年之后,外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内部财政政策的转型使得财政运行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未来中国财政风险有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为此,政府应该对财政风险状况的变化给予高度关注,并通过制定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一系列预案和措施,确保财政稳定运行,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复杂化,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本文从审计风险模式的演变入手,从审计准则和审计实务两个方面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最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时期,转型期的"双重结构"财政模式决定了转型期财政风险的"双重性".只有兼顾公共财政风险和国有资本财政风险才能最终保证财政的安全.因此,在不断研究和制定应对公共财政风险的同时,专门研究国有资本财政风险并制定其应对措施,是保证我国财政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目前公共财政部门存在着一定的财政风险,特别是隐性风险和或有风险更是不容忽视。本文在考察我国财政风险的构成,并对财政风险产生的制度原因予以分析的基础上,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提出防范和化解我国财政风险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财政的运行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职能的实施效果、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而且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地域辽阔、政府级次多,整个地方财政体系尚处于不尽完善的状况,地方财政问题是当前应当加强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的种种特点,然后从财政风险形成的体制因素和债务因素分析入手,就如何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地域辽阔、政府级次多,整个地方财政体系尚片地不尽完善的状况,地方财政问题是当前应当加强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地方财政风险与已经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甚至危及地方社会稳定,这一矛盾在县乡两级财政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首先阐述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的种种特点,然后就如何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债务、财政支出与收入、财政赤字与管理体制等方面。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行债务管理与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及其短视行为、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及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等。应增强风险意识,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正确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广辟财源渠道,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债务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地方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制度层面透析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财政、金融、行政等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我国地方财政风险逐渐形成并积聚。根据财政风险形成的机理,本文从财政体制缺陷、政绩考核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缺失以及监督机制的缺失四个环节,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扩大、进一步放大到最终形成的整个过程作了深入、细致地描述,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风险因子法和层次分析方法(AHP)作为非参数模型预警方法,从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预警指标数据的指数化处理、权重的确定、风险评价函数的建立以及预警信号系统的设计等五个方面构建我国财政风险非参数预警系统.运用该系统对我国财政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1998年~2008年间我国财政总体风险处于“轻警”状态,但进入2...  相似文献   

19.
财政领域预防腐败必须抓住各项财政权力运行的轨迹,以防范廉政风险为核心内容,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做到事先预防、化解风险、遏制腐败,实现财政廉政风险能控、可控、在控.文章通过分析财政领域腐败问题的现状及原因,以对财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为核心内容,提出构建财政廉政风险防控机...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风险。由于经营目标、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着各方面的风险,如社会环境、管理、市场、生产、融资、人力资源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运用预警、转移、分散、回避等多种方法对风险进行管理和规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