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居上海,是最近台湾社会讨论最热烈的话题。目前台商在上海的生活状况如何?根据调查,高达66%的台商携家带眷来到上海,并有63%的台商E在上海购置房产,上海俨然成为台商的第二个家。  相似文献   

2.
2000年台湾的经济景气下滑,到上海买房子的热潮持续在台湾发烧,许多台湾人把台湾的房子卖掉,将资产转移到上海去,一心想在上海筑巢。上海这几年的基础建设相继完成,也吸引了许多精明的台湾人到上海置产定居,再加上大陆政府推动的房屋政策,规定老百姓要自己买房,连带也刺激了上海这一波的买屋热潮,不只上海人刮起一阵购屋热,台湾人也一窝蜂抢进。  相似文献   

3.
在台湾傲视同业的太平洋百货,搬到上海依然呼风唤雨,它是怎么赢得上海人的心?又是怎么深入上海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东方企业家》2005,(5):25-25
“台湾500大企业总经理学历”调查指出,台湾高达88%总经理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拥有博士学历的总经理30人(6%),硕士学历146人(29.2%),大学学历208人(41.6%),而大专学历者58人(11.6%),总计约88%总经理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显见在大学教育日益普及后,没有硕士以上学历,很难朝总经理之路迈进。  相似文献   

5.
台湾从百年前被李鸿章喻之为“鸟不语,花不香”的经济荒岛,逐步发展至今,土地面积只占全球 0.03%,人口占 0. 4%,却拥有全球国民生产毛额 1%,在全球 200个经济体中约居20位,年人均所得美金12300元,名列25位左右。关于台湾经济发展的进程,笔者划分为五个阶段,予以简要探索。 一、清朝闭锁半自足的村落经济时代 据《日本书纪》所载,第五世纪时已有为数不少的马来人定居在台湾,这些族群目前称之为台湾原住民。除此之外,近四百年来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在不同的时间从中国东南沿海诸省跨海渐次移民定居台湾。…  相似文献   

6.
2009年末,应上海物协之邀,有幸参加“两岸三地”及新加坡物业管理论坛,聆听了蔡兴发会长介绍上海物业管理的发展情况,及来自香港、台湾的专家学者就香港和台湾地区物业管理工作的介绍,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滚滚红尘,浪奔浪流。一波又一波来沪“台潮”,蜕变成一族有梦有传奇的新上海人;大企业家、中生代小资和台湾的海归源,重新在上海相遇,他们在改变上海的命运,也正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但是小心,在新上海滚滚大潮里,将军或成弃子,机会亦是险境。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蚂蚁军团”。台湾的生产结构是被称之为“碎屑状经济”的典型形式。以最近20年而言,台湾中小企业总数已由1980年的70万家增加到1995年的104.5万家,年增长率为2.52%,90年代(1991年到1998年)的增加率为3.48%,亦即90年代为80年代的1132倍。由此可见,台湾即使将迈人成熟的经济,走向高科技生产阶段,中小  相似文献   

9.
台湾《天下》杂志的调查显示,自于对当前台湾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失望,约有1/4的台湾民众想移民。选择移民姜国和加拿大的占43.3%,选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占21.5%,中国大陆排在第三位,占6.7%。对此,台湾《工商时报》发表社论说,从两岸近几年发展的情况来看,大陆位列台湾移民第三选择可以说是实至名归。首先大陆与台湾同同种,风俗人情也相去不远,  相似文献   

10.
韩国人金兴守是个“中国通”,他在台湾、香港、上海三地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已经超过二十年,目前定居于上海。金兴守对中国的了解、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甚至不输给许多本地人。  相似文献   

11.
越来越多的台湾女孩开始到上海、广州等前卫城市发展。据统计,仅深圳一地就活跃着上千名台湾丽人。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上海市政协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44.2%的人认为,相比5年前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状况,现在的诚信水平下降了;诚实守信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可能是“无用的别名”,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  相似文献   

13.
7月23日,温州市政府在上海举行温州金改招商推介会,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在会上提出,温州将随着内地与台湾的互动紧密,借助与台湾接近的地理优势、国家提出发展海西(海峡西岸)的策略以及长三角的迅速发展态势,来促进温州金融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在台湾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绝大部分产业,均由中小企业作为主力。2001年,在台湾中小企业的家数结构中,商业领域占60.54%为最大,其次为制造业13.5%,中小企业的受雇员工数则占到所有工商企业的81%,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许多台湾本土的学者专家常将此归因于中国文化的特质,认为中华文化熏习者习于单打独斗,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人人想要当老板,不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因而企业都以家庭为单位,无法形成如欧美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两岸的经济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都有正面的效果。(一)从台湾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评估,对大陆经贸活动的开展,有四项有利的影响。第一,成长效应。台湾经济的成长,扩大对外贸易一直是其主要原动力。近几年来西方及日本经济都陷入不景气,而美日是台湾的主要外销市场。照过去的经验,美日经济的停滞,台湾经济成长也必受到影响。从1980年到1993年,日本经济成长率只有4%,美国成长率只有2.7%,而在这一时期台湾仍能维持7.9%的成长率,主要是对大陆市场的开拓与对香港贸易的巨幅成长,代替了美国市场。第二,转向效应。过去台湾出口…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经济统计》2005,(10):47-47
前不久,一个针对老龄人口营养健康状况的研究在北京、上海两地展开,调查对象为3200名50~70岁的城乡中老年人。调查初步发现,约60%的北京老人和40%的上海老人有高血压:约40%的北京老人和30%的上海老人超重,20%和10%左右的人肥胖:此外.两地老年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很高。这当中,膳食营养结构的不合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台湾是科技大岛,要寻找代工笔记型计算机方面的企业人才满地都是。要知道,台湾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近90%。但如果要寻找一位既是笔记本电脑行业里的领军人物,其本身又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那就只有一个人——广达计算机董事长林百里。  相似文献   

18.
直逼2000万人口的消费市场魅力,诱使台湾服务业纷纷登陆十里洋场,抢包上海人的衣食住行育乐,在台商们绚烂表现的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艰辛?又有什么潜伏的挑战?他们又要如何杀出一条血路?  相似文献   

19.
吴鹏  李坤 《东南置业》2005,(1):113-117
昆山距离上海35公里,周边山水环绕。自然景色优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上海人前往昆山购买别墅的人群不断增多,大多数昆山别墅50%以上房源都是被上海人买走。本次我们选取昆山几家有代表性的别墅进行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20.
工作光荣     
如果我说,工作着是幸福的,多半人会对之报以嘲笑,以为我不是矫情便是上海人说的“猪头”或北京人说的“二百五”。对,我不但要说“工作着是幸福的”,我还要进一步强调,“工作光荣”。从来就讨厌满天满地的“励志”读物,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两代年轻人被这些只顾赚钱而无论是非的励志书给搞坏了。于是乎,我们这个什么都匮乏只不缺人的社会,缺的是劳动者。郝明义先生的《工作DNA》是一副解毒剂。《工作DNA》自1998年在台湾出版以来,8年再版18次,成为台湾上班族竞相传阅的职场手册;郝明义是台湾出版业的“标杆”,也是有着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职场成功者。本书将工作中的人按“基层、中层、高层”新颖地比喻为鸟、骆驼、鲸鱼,创意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