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信息文摘     
中国严格推行节能减排“问责制”中国政府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但去年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今年一季度形势依然严峻。数据显示,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表示,我国在实行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将再实行对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便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其主要措施有: 一、制定全国“九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计划,对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计划规定了到2000年12种主要污染物全面排放总量的限额:废水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和工业废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要求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到2010年底,十一五污染减排的两项约束性指标中化学需氧量减排超额完成了指标,对我国水环境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环保部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纳入  相似文献   

4.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在污染减排领域纳入了农业源,防治农业源污染成为水污染物减排重点。对农业源污染进行有效地治理,直接关系到“十二五”期间水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完成。宝鸡市农业的主要污染源是畜禽养殖业,根据其污染特点,提出“合理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消灭散户、控制专业户、扶持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的解决宝鸡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新途径。此外,通过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与补贴,对规模较小的企业进行整合,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使畜禽养殖企业转变成产业化养殖。  相似文献   

5.
《财务与会计》2011,(8):4-5
7月19日,国务院总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出新面貌。尤其在淮河和太湖“零点行动”、“一控双达标”、“关停十五小”等行动完成预定目标后,重点地区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污染得到较好的遏制,1999年后工业污染在废水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上的污染负荷比重中已让位于生活污染,47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在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但目前环境恶化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近几年频繁、连续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情况下,民众的直观感觉却愈发严重。研究发现,环境末端治理方式已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从污染的源头寻找答案,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季振东 《价值工程》2014,(36):312-313
基于我国环境的日益恶化,地表水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优化地表水质量,我国采取目标总量控制方法,遵循公平、高效分配原则,构建以反映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地表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从而避免了参数过多且不便于计算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等措施,进一步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不让超标排放的污染企业跨入新世纪。 解振华指出,今年是我国环保工作关键的一年,要抓好“一控双达标”和重点城市、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开拓、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九五”环保目标的实现。他说,在今年的诸多工作中,治理超标排放的污染企业是一场攻坚战。要加强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把好审批、验收关,通过以新带老,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坚决关闭小煤…  相似文献   

10.
一、选题理由 由于市环保局已对我公司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公司用水量很大,因而即便污染物浓度达标,但折算成污染物总量时,仍然超过市环保局对公司考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为了确保在2000年9月30日前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及污染排放总量达标,安环部决定成立7#排放口废水治理技术攻关项目,以解决7号口废水污染物排放不稳定和不时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11.
“能耗双控”——指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即对“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两个指标的调控。在我国,能耗双控发展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然而,我国各地区“双控”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方案提出要推进能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推动能源高效利用,同时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为积极响应能耗双控政策,各省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通过限制高耗能企业用电总量、提高电价、限制用电时段等方式促进能耗减排。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将把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企业科协》2004,(12):9-14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九五”以来,国家采取了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和重点地区污染治理等环保重大举措,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经过努力,到2002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基本处于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4.
《国土经济》2011,(1):22-23
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体系框架已具雏形。该框架确定了“十二五”规划体系的4个规划目标和7个约束性指标。其中,在约束性指标的设置上,“十二五”在“十一五”期间的五项指标上,新增了氮氧化物和氨氮两项新指标。在该框架中,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重点地区和城乡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达到基本遏制,环境安全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我国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城市群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加大细颗粒物(PM2.5)治理力度,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这是发展改革委为确保完成2013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所提出的11项举措之一。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以来,我国能耗强度下降速度放缓,污染物排放增量压力加大。同时,要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后三年年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降低3.84%,比前两年平均降幅高1.03个百分点,节能  相似文献   

16.
马军 《国土经济》2011,(1):49-50
中国“十一五”规划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列入了节能减排目标。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实现减排目标已胜利在望。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绩。在“十一五”开篇的2006年,中国第一任环保总局局长曲格平曾坦言:25年间我们的环境指标从来没有完成过。而那一年两项减排污染物的排放量恰恰不降反升,引发各界对达成减排目标的疑虑。但国务院领导严令目标不可动摇,环保部门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建设新的污染治理设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政府约束性“资源”分配的视角,检验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能否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方面推进中国区域间共同富裕整体进程。通过手工整理中国城市层面“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数据,研究了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十一五”规划以来制定的减排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偏向性,表现为对欠发达地区给予较低的减排指标而对发达地区施加较高的减排指标。第二,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会显著减缓发达地区粗放式经济增长,提升其绿色经济效率。这一偏向性分配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第三,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通过抑制投资潮涌、缩紧污染型企业投资环境等途径减缓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以上结论为通过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制手段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个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国土经济》2011,(9):23-24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未来5年,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节能减排?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方面负责 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近二十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地位在世界上逐步增强,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如能源不足、污染严重、消耗高等问题,特别是石油价格的大幅攀升,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战略性目标,这对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能源消费状况带来了巨大压力。2005年,我国原煤产量22.05亿吨,原煤消费21.67亿吨,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 “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 “居民生活质置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 ——摘自《纲要》第二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