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赛芳  易建平 《特区经济》2012,(10):122-124
温州是市场经济和民间金融的典型和代表,但民间资本与金融服务处于"金融压抑"的状态。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解决温州民间金融桎梏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温州民营企业"两难"问题症结和改革难点,揭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重点方向和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2.
仲武冠 《浙江经济》2012,(10):26-27
民间借贷是温州当地民间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有89%的家庭(或个人)和56.67%企业参与民间借贷。2011年4月至9月,温州24位欠债老板不堪高利贷的压力纷纷外逃他乡,引起了中央高度关注。2011年10月,温家宝总理到温州调查当地金融和经济问题;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在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确定了试验区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这给了温州、浙江乃至全国金融改革提供了十分巨大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3.
动态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会议指出,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4.
速递     
《上海国资》2012,(4):10-11
温州试验“金融特区”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会议指出,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5.
温州向来是民间资本最具活力的地方。在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前,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曾调查显示,温州有1100亿元民间资本活跃在借贷市场,89%的家庭(或个人)和56.67%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年息高达72%-96%。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使民间金融失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上海经济》2012,(9):10-11
温州的民间借贷,表面上看是一个金融问题,但从实地调研的反馈情况看,更像是金融与实体经济长期不匹配所产生的体制性风险在金融领域特别是民间融资领域的集中释放……温州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转型压力大是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蔡晶鹏  施阳 《中国经贸》2012,(16):109-110
温州民间金融形式多样,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特殊性。文章在分析温州民间金融发展历程和特点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影响,又从建立县级以下信用体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市场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与相对落后的金融体制相矛盾的产物.温州民间借贷正是随着民营经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同时它也为温州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但近年来不断曝光的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等问题也把这一盛行多时的民间借贷市场推向了风口浪尖,同时也给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敲响了警钟.笔者将通过剖析温州借贷市场问题成因,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对于温州和温州的民间金融都是一件里程碑式事件。在去年出现民间借贷的风波后,创新实验首先在温州发轫,温州成功转危为机。不屈不挠的温州人和温州资本始终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开路先锋。试验区的实践拓展了当前传统金融体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2011年8月中,温州女老板郑珠菊率先"走佬";随后,十天之内又有七个企业老板相继出逃。"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是中国经济泄出的一个重要信号。于是,温州民间借贷问题开始引起关注。今年3月底,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最近,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对温州金融活动进行了深入考察、调研,他提出:由于温州民间融资体系遭到阶段性破坏,当前该地区金融活动仍处于大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正规金融形成了冲击,而民间金融作为补充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提出了引导拉动其发展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黄军勇 《特区经济》2007,226(11):141-1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农村民间金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后盾,但需要正确引导其发展。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更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而农村金融作为当代农村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的相关制度安排,其作用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不均衡状态,为此应做到:尽快明确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目标定位;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民间融资合法化;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开辟农村资本市场,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张爱群 《乡镇经济》2008,24(6):120-122
文章从实际出发,描述了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从内生金融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民间金融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文章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燕  潘虹  黄岳文 《乡镇经济》2008,24(10):120-126
金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得到了逐步壮大和发展,并已成为农村金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使得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缺乏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导致各金融利益非和谐的现象产生,大大影响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和矛盾需要通过制度安排进行协调,而经济法的经济利益属性决定了其在调整农村民间金融活动关系中具有先天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非正规金融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起了很大作用,作为非正规金融的一种组织形式,互助融资主要形成并运行于中国的乡土社会,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乡土社会人际信任机制如互助与亲缘利他、人情、面子、熟悉、定栖等维持着互助融资的正常运行。文章以温州苍南龙港镇新渡村为例,通过调研发现,超过熟人的边界或者脱离人情机制,互助融资将可能出现倒会并引发大范围的风险。伴随着社会转型,乡土社会的人际信任逐渐向制度信任转变,互助融资的运行机制也发生相应的转变,但实际情况表明,中小企业互助融资的正常运行仍然依靠乡土社会的人际信任机制来维持。  相似文献   

17.
温州民间融资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温州民间融资的经验分析,提出了民间经济和民间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大力发展民间经济的一条重要举措,必须改变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过分依赖,发挥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凌  蔡璐 《特区经济》2012,(9):161-163
农村民间金融现象的形成是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上的固有缺陷造成的。回首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民间金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看到其具有的相对优势和合理性的同时,隐藏的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风险正逐渐向显性化的趋势发展。因此该如何合理引导民间金融资本的流向是一个我们必须考量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通过对原因的剖析,来找到合理引导农村民间金融资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间金融边缘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间金融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中形成的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它改变了以往民营企业内源融资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格局,它作为一种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为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体制外金融资源支持。与此同时,民间金融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民间金融的成因、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文章在对几个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创新需求层次,构建多层次供求均衡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信贷供给主体,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和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发展思路,应对农村金融供给的“市场失灵”;创新法律和监管制度,优化农村金融商业运作模式和培育信用文化等举措,逐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