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丹丹 《魅力中国》2010,(14):156-157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性是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因其小说中直率而露骨的性描写,劳伦斯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性可以说是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之一。他认为‘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最终表现。它是实现生命,完成生命的手段,是健康和幸福的起点,是陷入文明困境中的人走向新生的途径。在短篇小说《贩马者的女儿》中作者就很好的诠释了他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2.
伊夫林·沃在英国20世纪的文坛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具有摧毁力和最有成果的讽刺小说家之一"。《邪恶的躯体》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世界正处于一战结束后的恐惧和绝望之中。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缺失,并揭示了现代战争是造成人们情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维多利亚时代和20世纪新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是19至20世纪著名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两位作家在各自的名作《苔丝》和《珍妮姑娘》中都描写了来自社会底层的姑娘苔丝和珍妮的悲剧,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和男女不平等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性是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因其小说中直率而露骨的性描写,劳伦斯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性可以说是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之一.他认为"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最终表现,它是实现生命,完成生命的手段,是健康和幸福的起点,是陷入文明困境中的人走向新生的途径.在短篇小说<贩马者的女儿>中作者就很好的诠释了他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5.
李芃 《魅力中国》2013,(23):94-94
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双城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爱,有人对人的宽恕之爱,也有卡顿对露西的爱情。而小说的主题在于提倡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替代阶级对抗,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以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而闻名于世。《阿拉比》是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贯穿这篇小说的始终。小说中一系列看似平常而意蕴丰富的各类象征因素,使整篇小说生动且贴近生活,使读者感受到乔依斯想要揭示的共同主题即精神瘫痪。  相似文献   

7.
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迎来21世纪。未来经济竞争,将鹿死谁手?世界经济态势和南北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最近,英国颇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经济学家》载文对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进行了颇有见地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文学艺术在摒弃现代化追求民族化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韩少功作为寻根文学的首倡者之一,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寻根之路”,从《马桥词典》、《暗示》到《山南水北》,虽然他已经放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但从精神内涵上,他仍然在跋山涉水,在“寻找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相似文献   

9.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20世纪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开创了个体心理学。他成就了20世纪对人类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名著——《理解人性》。从书中的有关观点出发,去认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相应的途径,将会对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处女作,小说的巨大成功为他在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争得了一席之地。小说中女主人公米兰达是一位不断抗争的女性,她是通过谴责、写作与逃跑来反抗男主人公克雷戈的统治的。  相似文献   

11.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身份转换、人称和叙事角度的频繁变化等,解读小说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不确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毛姆的小说《午餐》给人的是一种惊艳的感觉,他也因此被称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午餐中入木三分的描述,不仅给读者,也给文学评论家以深刻的视觉冲击。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鲁迅对中华民族的忧虑和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唤醒了长时间笼罩中国民众的沉睡心理。而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则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种反传统的文化内涵,强烈地反映出了他强烈的爱憎情感,对下层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更是被深刻地表达。也正是在这种新与旧的文化冲突中,鲁迅先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情结,从而使《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更加具有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以写性小说而见长,但并不像批评他的人说的那样低级卑劣。他的性观念是对生活在西方现代社会,受到工业化污染,患上了“文明病”的人的一种理想化的治疗方法。《太阳》这篇短篇小说艺术地反映了这种“文明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体现了劳伦斯一贯的创作风格,也揭示了他企图用性来拯救人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石迪 《新西部(上)》2007,(3X):181-181,189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文学艺术在摒弃现代化追求民族化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韩少功作为寻根文学的首倡者之一,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寻根之路”,从《马桥词典》、《暗示》到《山南水北》,虽然他已经放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但从精神内涵上,他仍然在跋山涉水,在“寻找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相似文献   

16.
袁帅亚 《黑河学刊》2010,(10):50-51
赫里克是英国17世纪的重要诗人。他的两首代表作《致少女》和《无章的情趣》风格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如画,充满着生活气息,是英国文艺复兴晚期的诗苑奇葩。赫里克的诗歌创作代表着英国文艺复兴晚期文艺的古典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对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沙多里斯》、《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等主要作品的简要评析,认为福克纳的小说,犹如浩瀚无垠、深邃莫测的大海和惊涛骇浪的钱塘江潮,使读者心底升起对生命对人类的终极思考。激动、痛苦、忧伤、空虚、恐惧等一系列人类情感都会伴随着阅读涌现出来。作者认为这位小说巨人制造了小说的奇迹,他对生命、对生存永不疲倦的追问,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8.
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从16世纪面世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作家和作品,并影响了整个欧洲小说的创作.狄更斯作为受流浪汉文学风尚影响的作家,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历来被视为英国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虽然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艺术特征,但此书并没有落入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窠臼.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匹克威克外传》主人公的形象来论述其书对欧洲流浪汉小说传统艺术特征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解析了当代的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处女作《群山淡景》.通过创伤理论分析这部小说主要人物的创伤根源、个人的创伤和创伤的整体性.揭示出创伤的救赎来自对历史和创伤整体性的正视.并最终指出石黑一雄并不能够被简单的定义为英日文学的代表,他思考的是更加宏观的人类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于紫 《北方经济》2007,(2):84-85
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从16世纪面世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作家和作品,并影响了整个欧洲小说的创作。狄更斯作为受流浪汉文学风尚影响的作家,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历来被视为英国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虽然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艺术特征,但此书并没有落入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窠臼。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匹克威克外传》主人公的形象来论述其书对欧洲流浪汉小说传统艺术特征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