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欧美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在此种政策的作用下,西方各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但同时也造成全球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目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到了退出的时候,然而该项政策的退出是一个具有复杂性、依存性和外部性的系统工程,退出时机、退出策略和退出工具的选择三者相互依存和制约。大国货币政策在转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即各国货币政策具有内在的相互依赖性和政策一体化效应。文章以美国为例,分析了中央银行(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实体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如何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就我国应对美国退出量化货币宽松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7年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各国央行逐步调低本国基准利率,以求增加市场中的流动性。但这种传统货币政策在危机发展后期收效甚微,因而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大多采取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复苏经济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北方经济》2010,(1):45-45
2010年中国经济基本开始向好,GDP两位数增长、股市持续上行、出口开始缓慢回升、通货膨胀率过高的机率不大,尽管经济结构、信贷结构、市场及产品都面对着较大的调整,但国际市场最为关心的是全球各国央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何时退出、美元强上升及资产价格泡沫吹大。  相似文献   

4.
王建 《西部论丛》2010,(11):50-51
最近央行突然宣布加息,这次加息行动是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央行刚刚宣布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后采取的相反行动,就显得很不寻常,因为这预示着宽松的刺激性宏观政策开始退出,这反映出我们对目前与未来国际经济走势判断,如果不是乐观,至少也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5.
傅勇 《西部论丛》2009,(6):95-95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通胀,并对各国正在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提出质疑。这些声音将是避免货币政策出现重大失误的重要牵制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与暂时还看不见的通胀作斗争。保持当前的宽松政策同时作出微调或许是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庆 《上海经济》2009,(4):14-14
次贷危机使美国采取了危机处理式货币政策,表现为注入巨额流动性、大幅度降息和美元明显贬值。超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大宗商品价格迅速走高。这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有两个直接效果。一是在宏观层面上产生通胀压力,各国的政策反应就是紧缩货币政策。现在来看,2008年世界上很多央行货币政策都错了,只有美联储方向没错,一直在减息。二是在微观层面上大宗商品价格迅速走高会造成存货增加,这在中国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7.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在全球范围内对新兴经济体造成了普遍性的打击,尤其是众多发展中国家。考虑到中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且中国经济体制及货币政策制度较为特殊,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于中国的影响将和对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具体阐述了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政策变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分析了退出量化宽松对货币政策造成的冲击,认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对中国总体影响并不会太大,且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长远发展,并就如何调整货币政策、平稳经济、减小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给我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在欧美经济复苏、量化宽松退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竞争力正在出现分化,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将变得更加迫切。对中国来说,竞争力提升仍然是必需的,且其过程会相当漫长。图为2013年8月3日,施工中的上海中心。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遭遇重创,在各国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和政府财政刺激计划的扶持下,复苏格局初现。2013年迄今,美国经济强势复苏,欧洲也渐渐摆脱了负增长阴霾。可是,以往被寄予厚望的新兴经济体,却开始面临挥之不去的增长阴影。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9.
就当前中国的形势来说,无论是保持股市的稳定,还是房地产真正回暖、GDP增长下行的压力减缓,在多数人看来,中国仍然需要宽松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就如当前世界各国那样,宽松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才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保障。不过,由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国央行可能会对最近宽松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作些调整,这种宽松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将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注资、贷款、定期拍卖、资产置换、短期资产购买等量化宽松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2009年,美国在采取降息以及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刺激经济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直接购买本国长期国债的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此达到为财政赤字融资和降低长期利率从而刺激经济的目的。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为的是稀释各国对美债权。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大变革的重要年份,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领域趋于稳定;在通缩、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下,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刺激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退出或进行新的货币政策调整难以决断;贸易保护主义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新的障碍;与此同时,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也在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对基层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执行宽松货币政策建议与基层央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09,(8):52-52
央行在近日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下阶段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这已是近一个月来,央行连续第三次强调将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  相似文献   

15.
张环宇 《发展》2014,(1):23-25
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遭遇重创,在各国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和政府财政刺激计划的扶持下,复苏格局初现。2013年迄今,美国经济强势复苏,欧洲也渐渐摆脱了负增长阴霾。可是,以往被寄予厚望的新兴经济体,却开始面临挥之不去的增长阴影。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研究发现,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引导利率政策预期,降低长期债券收益率,刺激经济增长和通胀,恢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功能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产生了一些信贷和市场风险。随着市场环境恢复,政策效果下降,部分风险却开始上升,央行的政策挑战变成如何从宽松货币环境的预期中退出非常规货币。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6日】8月5日,中国央行发布了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为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确定了基调,即“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但短期内央行在“适度宽松”和“动态微调”之间,究竟会如何取舍和操作,仍是一团迷雾,这也引发了周四沪深股市下跌。  相似文献   

18.
汪杨 《产权导刊》2015,(1):25-28
2014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7.3%,创近6年新低,对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这是经济新常态,无需进行大规模经济刺激;还是应该全面降息降准,以宽松流动性应对经济下滑?2014年以来,央行灵活运用了再贷款、再贴现、短期流动性调节、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和定向降准等结构性工具,进行新的组合式货币政策宽松。未来是否会推出更多的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在“定向宽松”的大原则下,不断向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释放货币流动性有没有边界?如有,边界在哪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中国面临怎样的挑战,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9.
大事回顾     
《西部论丛》2010,(2):8-10
央行:2010年坚持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度工作会议1月6日落幕,会议指出,2010年央行将坚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稳定价格水平,有效管理通胀预期。密切跟踪监测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国内外经济运行和市场流动性情况,适时适度调节。并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20.
债务风险、量化宽松与中国通胀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英、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公共债务急剧增加。而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可能直接增加流向中国的热钱。另外还有三大因素将直接抬高中国的通胀压力:第一是粮食及大宗商品价格直线上升;第二是工资水平急剧上涨;第三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所有这些表明通货膨胀可能是2011年中国最大的宏观经济风险,央行需要采取包括加息、升值等的全面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来控制通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