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资本饥渴是一种普遍现象,资本不足、管理不优成为企业要素组合中十分明显的短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应运而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通常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国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定义,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  相似文献   

2.
积极发展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浩兵 《天津经济》2007,(11):26-27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以其在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并最终在境内市场上市退出的优势,既规避了外汇管制、外资企业并购境内企业的限制,又为国内资金拓宽投资渠道,是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速,随减持新规和再融资新政的出台,其治理和投资模式愈加规范。私募股权基金通常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权益性资本。其后通过并购、IPO等渠道退出获利。投资标的的选择和价值评估尤为重要。修正市盈率法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标的进行估值,是基于市场法进行改进,考虑了参照企业的非流通股的影响、宏观变量因素以及标的所处行业的影响等。使用更加灵活,增强了标的估值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性态,着重阐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其权益资本结构的相互作用。笔者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主要取决于公司对其权益资本结构(股权和债仅)的安排,且不同权益资本结构映射出不同融资模式下的两种控制关系,即“股权控制”和“债权控制”。因此,要提高公司治理结构效率,有必要从公司权益资本结构的配比模式上着手,通过优化融资结构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降低代理成本,从此实现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更超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天津经济》2010,(9):84-84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内涵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  相似文献   

6.
王东 《产权导刊》2009,(7):37-40
从资本的属性和特征来看,无论是公募资本还是私募资本,都属于权益资本的范畴,存在形式是企业股权,且都具有流通性,流通交易的本质是企业的股权交易。区别是“一个是证券化的股票交易,一个是非证券化的股权交易”。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地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并购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以后,将会给企业并购、产业整合提供更加市场化的平台与方式。首先,全流通为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定价基础。股权分置使资本市场定价缺乏基准,公司的优劣不能表现在股价的高低上,这种条件下的并购就难以发挥资源配置的作  相似文献   

8.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即在东道国创办新企业和兼并收购当地企业。并购当地企业可以是通过股票市场购买当地企业的股票,也可以通过谈判方式购买国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前者通常被称为“股权参与”或“资本参与”,后者则是纯正的收购企业。  相似文献   

9.
朱洁 《中国集体经济》2014,(30):114-115
企业并购就其实质而言,是企业之间权益重新分配和组合的过程,是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企业并购在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商业的风险。文章主要对我国企业并购中收购方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试图提出一些防范手段,以期对防范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对并购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理顺了市场定价机制,从制度上消除了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对于恢复资本市场功能,并由此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位改革具有历史性意义。该文主要从支付手段、并购主体和并购模式等方面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并购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资本市场上,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最为生动的体现形式,通过并购,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主体集中,同时形成对低效率上市公司的强大外部压力,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而股权分置这个制度缺陷的存在所可能带来的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显著制约了资源配置功能的优化,其中突出表现在并购活动受到显著的抑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在股权分置制度缺陷基本解决、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后,最为引人注目的市场新趋势之一,必然会是日益活跃、形式不断创新的市场并购。  相似文献   

12.
重组与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的具体方式,是以优化资产结构、创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重组与并购的主体应该是所有者及其代表,而不应该是经理人员,客体则应该限定为所有者权益资本。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重组与并购的定价、风险及其防范、支付方式和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产权导刊》2007,(11):58-58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投资者按照其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但是目前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已上市公司的股权,另外在投资方式上亦采取债权型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市场已成为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主要场所,外资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都可以在产权市场上进行交易,产权市场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15.
柏丹  孙方方  曲红艳 《改革与战略》2012,28(12):125-127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特别是隐性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以获取隐性智力资本为动机实行并购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企业并购和并购后整合是整个并购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企业要在并购后对隐性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并购的目的.文章主要介绍了隐性智力资本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并购后如何对隐性智力资本进行整合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并购整合是指当获得目标企业的资产所有权、股权或经营控制权之后,进行的资产、人员等企业要素的整体系统性安排,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按照一定的并购目标、方针和战略组织营运.企业并购不是两个企业简单地合在一起,而是要通过并购后的整合使收购方获得1+1>2的并购效应.  相似文献   

17.
<正> 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企业中的—种权益资本。这种权益资本协助受资企业发展壮大,最终通过上市、兼并等股权转让方式获取与其承担的高风险相对应的高报酬。与传统投资不同,风险投资往往青睐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医药产业。因为医药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它具  相似文献   

18.
在实践中,股权转让争议发生的焦点在于股权转让协议效力以及股权转让的效力依据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第二条的规定,股权并购系指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股权并购的方式包括两种:股权转让和增资。  相似文献   

19.
陈莉 《湖北经济管理》2014,(14):106-107
股权收购是通过购买股权达到对目标企业控制结果的收购行为.企业所得税作为影响企业并购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企业在并购决策和实施中的重要考虑.股权收购制度涉及收购企业、目标企业股东与目标企业三方主体.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选取目标企业股东方的会计核算进行研究,对目标企业Z集团财务公司的股权清算,从相关会计准则出发,分别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债务重组两个方式进行会计处理,就集团公司分开清算、打包重组,着重从会计处理、所得税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对企业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BVD-Zephyr全球并购交易数据库,采用200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据,从国际商务理论尤其是资源基础观角度重点剖析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对股权选择的影响,并探讨了盈利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对股权选择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战略资产寻求动因的企业,具有海外市场开拓动因的企业倾向于较高的股权并购比例;进而发现,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盈利能力显著地调节了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与股权选择之间的关系,即与战略资产寻求动因的企业相比,具有海外市场开拓动因的企业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其股权并购比例较高的行为会被显著削弱;最后,本文还对企业性质、行业差异以及目标方区位等因素进行了分组检验,发现企业盈利能力对并购动因与股权选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本文的研究为中国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海外并购的股权选择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中国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