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构建T-Copula-GARCH模型从人民币汇率与股市指数相关性视角,分析我国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背景下汇率政策推出时机抉择。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汇率贬值时,上证指数下降;而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汇率升值时,上证指数上涨。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人民币指数升值时,上证指数下降;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人民币指数贬值时,上证指数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跟人民币指数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基本相反,人民币兑日元、欧元汇率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跟人民币指数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基本相同。股票市场趋势性上涨后,我国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关联性进一步降低。因此,为弱化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联动风险,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汇率的改革措施应选择在股票市场趋势性上涨阶段推出,尤其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改革措施的推出;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对时机窗口要求不高,故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可优先推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综合改革措施则可选择在股票市场趋势性上涨阶段推出。  相似文献   

2.
国际银行业在长期浮动汇率的实践中积累出一套成熟而完善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经验做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而2005年7月以来央行出台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外汇市场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会计风险及外汇交易风险随之增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应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娟 《金融论坛》2006,11(11):58-63
国际银行业在长期浮动汇率的实践中积累出一套成熟而完善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经验做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而2005年7月以来央行出台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外汇市场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会计风险及外汇交易风险随之增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应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4.
Through data o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rawling peg system i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We are interested in whether the exchange rates are steered by the market fundamentals or manipulation. We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market efficiency for the RMB against 12 major currencies in the past decade.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even with a small floating band i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if the market allows the exchange rate to adjust according to the price mechanism, then market efficiency does improve significantly. When the RMB was pegged to the USD at 6.83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re was a severe market failure. That also occurred in 2014, when the China government began to depreciate the RMB to stimulate exports.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汇率的资产组合决定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对本币供给的影响机制.近年来,人民币产生升值预期,我国外币资产单边增长,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投放本币的方式,既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又解决了货币供给.伴随着外币资产的过快增长,这种货币供给机制势必引发外汇占款激增,理论上央行能够对冲过剩的流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央行的对冲流动性工具不能无限使用.只要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我国货币供给受纠冲击的风险就不断累积.为了化解货币危机,必须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涮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思路、背景及具体路径,并提出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核心,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外汇市场改革与建设是前提条件和市场基础,认为应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市场化进程,并大力培育境内外汇市场,最终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综合改革将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汇率风险、国际化及其业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风险管理方式以及业务发展战略,以积极应对并把握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路径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思路、背景及具体路径,并提出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核心,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外汇市场改革与建设是前提条件和市场基础,认为应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市场化进程,并大力培育境内外汇市场,最终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综合改革将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汇率风险、国际化及其业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风险管理方式以及业务发展战略,以积极应对并把握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国参考盯住篮子货币干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外汇市场干预灵活性的考虑,2005年7月,我国选择了参考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基于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的日数据,估计人民币货币篮子的影响权重及中央银行的干预规则。通过分析看到,直至2006年初才启动参考盯住篮子货币干预,并且是各币种逐渐引入干预规则,美元的影响权重逐渐下降,参考篮子货币的调整是积极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NDF)的市场发展和操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离岸NDF交易对于境内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并提出境内远期外汇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个体投资者汇率预期的非理性及形成机制,本文基于外汇市场异质主体理论和行为金融学观点,构建了包含投资者关注的个体投资者汇率预期形成模型,并采用远期和即期银行代客结汇售汇比作为个体投资者汇率预期的替代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远期结售比受到前一期汇率变动和境内外利差的影响,而即期结售比受前一期汇率变动影响。进一步引入投资者关注,采用MS-FTP和MS-TVTP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关注对远期和即期结售比的影响是时变的。在人民币贬值阶段,投资者关注对结售比存在显著的负向冲击,会导致更大的结售汇逆差;而在人民币升值阶段,投资者关注对结售比则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表明,个体投资者汇率预期具有显著的非理性特征,符合动量原则和套息规则,同时还受到投资者关注的影响。央行在人民币处于持续贬值区间时,应通过汇率沟通作用于投资者关注,稳定汇率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