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植物,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等带来一定的风险。面对国际上转基因植物风险向我国转移的严峻形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我国转基因植物安全管理,建立转基因植物风险金制度,控制我国转基因植物风险。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生物安全问题以来,转基因生物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已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迅速,加强转基因植物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迫在眉睫。通过研究我国现今转基因植物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转基因植物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脱氧核糖核酸重组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生物科技,可以通过割离、克隆或者合并基因等方法,给植物、动物带来一些新的或者得到改良的性质,这些植物或者动物通常被称之为转基因生物,利用这些生物生产的食品我们一般称之为转基因食品。生物技术的应用在提高生产力,为害虫、病菌的控制提供新的机制以及提供具有健康和营养益处的食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短期或长期来看,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转基因食品也有可能会给人类社会会带来一些未知的风险,而且会招致一些重大的伦理和社会问题。目前利用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制造食品和饲…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当今世界生物技术发展迅猛,日益显示出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效益衰减问题的巨大作用,为农业带来新一轮的革命。 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应用转基因技术是将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农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生物技术发展迅猛,日益显示出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效益衰减等问题的巨大作用,为农业带来新一轮的革命。 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应用转基因技术是将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如生物技术研究人员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t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绿色和平等单位组织的"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如期在京召开.来自我国农业生物研究及国家环保等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到会,就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生物发展状况以及其对环境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在肯定了转基因生物对农业、医学、工业等多个领域所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亦对其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潜在污染提出了警告.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于2009年11月27日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主粮可进行转基因种植的国家。随着我国粮食缺口逐步扩大,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转基因主粮的产业化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笔者认为,在主粮供求关系日益失衡的情况下,完全无视转基因主粮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武断地禁止其实现产业化是极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农业的困惑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推进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将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转基因农业给人类带来莫大的诱惑与惊喜,然而这项产业却给谨慎的人们带来困惑,如何祛除困惑,将是长期的,也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对未知,寻求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与本能反应。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时间和科学的充分验证,因此探究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风险认知“黑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途径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组随机得到5138份有效问卷,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研究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风险探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有无13岁以下孩子、受教育程度、居住区域、熟悉程度、标识式样和阈值等因素均对消费者的风险探知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转基因标识中的警示性程度与风险探知呈正相关关系,阈值则与风险探知呈负相关关系;女性的风险探知高于男性,居住在农村的消费者风险探知较弱。因此通过严格量化转基因农产品的标识式样和阈值,建立预警式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大转基因农产品的知识科普力度,可增进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评价的理性探知,消除舆情危机。本文研究结论为完善转基因标识法案和中国政府监管具有潜在风险特征的产品提供了微观基础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也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采用大量数据和文献资料对一直以来争论较为激烈的转基因作物收益不确定性、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转基因作物有较为客观深刻的认识;同时分析美国和欧盟对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监管,为我国转基因作物和产品监管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7个城市1054个消费者的抽样调查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层次回归模型分析转基因信息特征对消费者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预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信息偏向对消费者风险预期有显著影响,负面信息显著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预期水平;信息质量与信息主体信任程度在信息偏向对消费者风险预期的影响中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转基因知识了解越多的消费者,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风险预期水平越低。因此,政府应向公众传递客观准确的信息,提高信息质量并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保障消费者正确评估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促进转基因技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全俄罗斯农业生物技术科研所利用植物蛋白质作DNA载体,开发出一种植物转基因新方法。该方法中不使用特殊的细菌蛋白质作DNA移植载体,而是将镶嵌蛋白质VLRecA作为载体。新方法在转基因番茄实验中获得了成功。有关专家指出,该科研成果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已从生物安全、生态和健康风险转移到粮食安全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本文分析了目前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概况和生物技术产业及知识产权格局,分析了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两种特性对农业生产、单产的影响,探讨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以及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认为转基因作物对于全球和我国粮食安全意义不大,粮食安全不应成为我国推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动因;现阶段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不应推行现有转基因特性品种商业化;在转基因商业化上应坚持预防原则和自主品种研发为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顾问》2011,(8):15-15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已为抗虫棉花、抗病番木瓜等7种转基因植物批准发放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此外,还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等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底,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主要配套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更好的规范指引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但仍然存在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不明确、产业化审批管理规范太严格、产品进口审批制度规范不足、违法监管执行不力等问题;为此,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应该完善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体系、优化产业化审批管理制度、严格进口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执法等具体风险防控措施,从而为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顺利推进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6.
记者12月27日从科技部了解到,“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已取得丰硕成果,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了重大贡献。仅转基因抗虫棉就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并通过商品化生产审批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55个,累计推广1亿多亩,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50亿元;每亩增收节支150元左右;每年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世界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概况,研究了B t玉米在我国商业化种植的经济风险,主要包括农业安全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三个方面,并就如何规避上述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我国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医学科学院与其他3家研究所联台研制出用转基因土豆培育抗B型肝炎疫苗的方法。有关专家指出,该研究成果对利用植物培育抗病毒疫苗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土豆将可能成为培育抗病毒疫苗的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植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业生物技术迅猛发展。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3.7百万公顷增长到2003年的677百万公顷。18个国家的700万农民在种植转基因产品,基因改良作物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相对而言,我国转基因农产品占全球份额仍显得极为弱小,2003年中国转基因农产品占世界转基因产品总量的4%。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以及对其安全性持续存在着的争论,各国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管理普遍采用了标识的办法。我国与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对转基因产品也实行了强制性的标识管理制度,本文讨论了我国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的建立,转基因标识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改善标识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