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贷危机表明,由于银行相互间风险暴露的存在,使得风险极易在整个银行体系内传染,进而产生一系列银行连续倒闭的多米诺效应。使用2008年到2010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利用矩阵法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效应。结果发现,我国银行间市场发生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并不大,且只有大银行才可能成为潜在的风险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选取数据窗口为198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六个亚洲股票市场的日对数收益率数据,运用BEKK形式下的双变量模型,以两两国家对比考量的方式研究亚洲六个国家和地区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这六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研究结果表明,在这几个股票市场间存在具有统计上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4.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风险在金融业和实业的跨业传染尤为值得警惕。研究比较全面地厘清了金融、实业两类风险的主要类型和内涵特征,归纳了各自的十大风险,分别提出了金融业、实业十大风险演化关系和传染路径。发现金融、实业两类跨业风险存在相似性、交叉性、互补性三大特性,进而发掘了各类型跨业风险可能的传染路径和传染机制,构建了跨业风险传染路径和机制模型。针对跨业风险管理这一难点,研究还提出了“三维六控”跨业风险传染防控体系,尝试贯通金融业、实业等不同行业,穿透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个体三个层面,涵盖监测、分析、防范、管控和化解等全流程,建立跨行业、跨维度、跨流程的风险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股市规模效应的再研究--基于上海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模效应反映了股票收益率与公司规模之间的反向关系。以上海A股市场2001年1月到2003年10月的上市公司数据为对象,通过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认为在处于一个调整期的上海A股市场中,规模同收益率之间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而相关性更多表现在同收益率的波动性之间。  相似文献   

6.
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周内效应的研究对讨论市场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不同代表性的指数研究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同时借助经常解释金融异象的Fama-French风险因子来试图解释周内超额收益,结果表明市场因子和规模因子可以解释周内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非参数一MLE估计方法估计了四个时变Copula函数模型,研究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前后美国与国际主要金融市场之间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存在性问题,通过估计的时变相关系数和事件宣告效应监测发现,在金融危机时期,美国与中、韩、日之间存在显著的危机传染效应;与香港市场间不存在显著危机传染效应,因香港市场成为美国市场的替代市场受到投资者青睐;与英国市场传染效应不显著,相关性增加是由于经济来往密切引起,而非金融危机传染导致。  相似文献   

8.
沪市A股反转效应与惯性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证券市场普遍存在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而国内证券市场是否存在这两种现象目前尚无定论。论文以1994年至2003年期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对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⒈沪市A股市场存在惯性效应,但不明显;⒉沪市A股市场存在反转效应,反转效应明显与否取决于考察期限的长短;⒊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与形成期和持有期的长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11.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被全球多个股票市场证实存在的金融异象,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研究,得到了我国A股市场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反转效应,而在中长期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均能获得显著的超额累积收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我国A股市场制度,规模效应等多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风险是最后贷款人决策的主要依据。本文基于风险传染模型通过计算模拟研究了银行同业市场的传染机理。研究结论表明,传染性风险所具有显著的扩散与放大效应可能导致整个银行系统严重紊乱甚至完全崩溃,从而使得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救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总体统计描述与回归系数估计相结合的方法 ,分别比较研究基金和A股的收益和风险情况 ,以期给投资者一些投资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韩琦 《全国商情》2007,(7):77-78
本文基于VaR方法对选取的十只股票型基金进行风险测算和比较。由于开放式基金的日收益率呈现出非正态的“尖峰厚尾”的分布特征,因此运用了GARCH模型计算各开放式基金的VaR值。实证发现,不同投资风格开放式基金的VaR值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股市的QFII制度效应,国内的文献主要通过对国内投资同行(尤其是基金)的交易行为和投资对象(上市公司)的内外治理影响进行总量研究,基本上着眼于水平视角。本文在建立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沪深A股市场的指数收益率变化,计量了QFII对中国股市垂直效应依次推进的三个层次,实证得出的结论分别为负的一定的审批政策效应、正的微弱的资金数量效应和负的比较显著的策略溢出效应,据此给出了适度加大QFII的资金审批额度、恰当改进股票投资税收政策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的监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研究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传染特征。经过分析认为,相对于存款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更能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同业拆借市场连接了各个商业银行,成为流动性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因此,本文采用条件在险价值(Co Va R)方法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流动负债中的同业存放这一科目的相对指标,结果发现不同的银行具有不同的流动性风险传染特征,实际数据支持存在由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发起、通过系统重要性银行扩大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并提出相应监管手段与风险应对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金融全球一体化视角出发,对宏观监管体制、市场微观结构、投资者异质信念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金融市场时变联动与风险传染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内在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和金融风险传染呈现的新特点,对于完善金融风险传染理论的内容、金融稳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金融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A股上市的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5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上市公司资本要素配置效应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各个资本要素与企业资本要素配置效应正相关。人力资本、财务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企业发展必需的资本要素。其中,技术资本是企业成长性的重要体现,企业要素资本的投入产出及其结构状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资产净利率与资本要素配置效应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资本要素配置效应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与企业资本要素配置效应正相关,总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企业资本的流动性越好,资本要素配置效应越高;净利润增长率与资本要素配置效应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发展能力好的企业中资本配置的效率也更高;资本要素配置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还受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回归分析得出企业规模与企业资本要素配置效应正相关。针对实证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提高企业的资本要素配置效应,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A、H股价差异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国内外专家关于A、H股价差异的因素分析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差异、需求弹性和风险偏好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另选股11家有代表性的双重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差异的对策建议,对国内企业进行双重上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的风险传染管理对金融业的稳定至关重要,而银行的跳跃波动、跳跃关联均会诱发跳跃风险及其传染.风险价值是最为主流的金融风险度量指标.利用ARJI-GARCH模型估算了修正的跳跃风险价值;通过VAR模型和广义方差分解技术,构建出银行系统跳跃风险价值矩阵,并进一步分析其网络传染效应.研究发现,ARJI-GARCH模型能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