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谐社会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多方面审视和研究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很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和谐社会建设,更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分析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马克思经济学、增长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角度出发,对经济学视野下的知识经济理论根源进行了探寻。 相似文献
3.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社会经济福利为研究内容,以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为核心议题,探讨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是具有明显伦理判断性质的规范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互惠——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说的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是单纯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基础上的公平互惠理论,强调了有限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公平、互惠与合作,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公平、互惠与合作是和谐社会的经济要素。而且,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公平互惠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微观经济理论基础,并可依据这一理论对和谐社会进行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中的会计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社会具体经济制度及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分析,是研究会计学的直接理论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商品货币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会计的本质,从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概括出会计核算的内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固定资本损耗理论、成本价格理论对会计中计算折旧、计算成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经济、政治、自然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多、关系复杂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资本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纯理论争论的核心领域。依据马克思经济学有关资本概念及资本理论的讨论可以看到,马克思正是通过对预付货币资本的内涵、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资本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积累与竞争的资本性质这三方面内容的层层推进和深入解析,科学地揭示了现实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无疑,这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担负着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的职能,这对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强大的促进功能。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统一战线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以更好地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探讨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人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依法履行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实施教育公平;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民举家进城机制;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建立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