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重庆发展的综合定位: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主要从政治、 经济、 区域地理三个维度对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行分析,提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希龙 《活力》2007,(9):6-7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是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两大任务,也是实现“五个突破”和“一个跨越”的根本保证。我们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3.
于彦柱 《乡镇论坛》2008,(20):17-17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为不断巩固提升社区建设成果。提出“一个中心、三个体系、五项服务”的农村社区建设新目标,通过以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着力培育居民素质、人居环境和发展功能,缩小了城乡差别,推动了城乡统筹,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住宅与房地产》2014,(6):29-30
对于城市群来说,在保持中心城市经济附着力的同时,强调“建立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近期,以京津冀为代农的区域一体化建设逐渐加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充市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及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有力促进了优势产业培育,城市加快发展,民生有效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耕地7.5万亩,新报征建设用地14.1万亩,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管理》2014,(9):13-14
科学定位城市发展的区域分工,有利于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区域协调发展。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个功能区”战略,率先将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开启了重庆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更利于增强重庆发展的整体动力。国有集团作为党执政的坚实基础、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发挥好在五大功能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是新阶段当之无愧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是中国既定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区域并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根据发展能级高低可分为引领型、突出型、潜力型和追赶型四种类型,其辐射区域可分为广域型、区域型、近域型、市域型、特殊型五种类型;基于“能级—区域”耦合关系分析,可以分为双高匹配型、双低匹配型、发展能级滞后型、辐射区域滞后型和辐射区域跳跃型五种类型;“能级—区域”的内在关联存在四种机制:级强适配机制、级差适配机制、级差错位机制、场域跳跃机制,并且提出两者内在关联受中心城市能级、行政级别、特殊区位、区域内中心城市数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家和省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壮丽篮图为我们指明了“十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作为辽西中心城市的锦州市要抓住这个极好的机遇,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巩固和发展其辽西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对辽西地区的辐射作用。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笔认为应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济》2004,(1):37-40
包头市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我市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经济强市和具有包头特色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跨越式的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树立“大城建、大发展、大手笔”的城市发展观念,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大投入,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  相似文献   

10.
“跨越式发展”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地方党委“换届年”。“跨越式发展”成为各地党代会报告中出现频度最高的关键词,甚至成为各地谋求新发展战略的首选。 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实现“两个跨越”: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相似文献   

11.
近日,西安制定出了未来大西安概念的发展方向,规划出了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泸灞生态区及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核心区等五个集中发展区域。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一个南北骨架拉伸,东西方向延拓、多个城市副中心连接成片的大西安,将成为这个城市发展演进的主题。按照西安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拉开城市骨架,逐步形成“九宫格局”、“一城多中心”的空间结构。通过实施行政中心北迁、唐皇城复兴计划.“四区一基地”建设等,形成新古分治.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大都市形态。 种种迹象表明,在新的挑战下,西安,这座在历史上戴满光环的城市,已经开始重新给自己定位,并勾勒出自己的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12.
都市圈是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由核心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和和域共同组成的联系紧密的一体化区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发展的潮流。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都市圈的世纪,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是都市圈间的竞争。南京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也是全国九大都市圈之一。其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一个核心”和“两个圈层”。“一个核心”指的是包括南京主城和以主城为核心、半径约30公里范围的城镇和潜在的城镇发展地区。“两个圈层”即核心圈层和紧密圈层,核心圈层是与核心城市联系紧密、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城市间相互作用最强、最广泛的区域,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镇)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王兆宪 《活力》2012,(10):11-11,13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五次党代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更是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起步之年。今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四大战略”,推进“十大工程”。打基础,加快园区建设;强优势,狠抓重点项目;调结构,  相似文献   

14.
岑璐 《价值工程》2023,(32):10-12
2019年10月15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宁波市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2021年6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宁波市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施方案》。本文分析了宁波消费中心城市实证特征,客观梳理了宁波消费中心城市存在问题,从五个维度提出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加快推进宁波构建消费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为消费潜力“松绑”,为经济循环“加油”。  相似文献   

15.
一 项目是聚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榆林市紧紧围绕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两基地一中心”建设,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连创新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草案,对未来十年福州的发展进行了规划。草案显示。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采取“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区三轴八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而随着“一区三轴八新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确立,将推动福州由滨江型城市向滨海城市跨越。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和区域现代化。为此,要加深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区域现代化的作用;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树立“大旅游”观念,注重点、线、面结合,构建区域旅游网络;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道路和交通水平,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旅游交通;挖掘化内涵,弘扬先进化,提高区域化旅游竞争力;各城市共同关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开发要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恰逢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期。年初党代会凝心聚智,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成为全市共识。  相似文献   

19.
福州正以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昂扬姿态迅速崛起。不久前通过的《城市商业网点“十五”建设及2010年发展规划》为大福州商业发展确立了定位,即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并确定城市中心商业网点布局的发展结构为“一个商业核心区、一个滨水开发带、七个片区”,即“一核一带七区”。  相似文献   

20.
《山东房地产》2009,(2):11-12
近年来,我们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按照“—个中心、四个组团,东跨南扩连片开发”的总体思路,树立“抓城建就是抓经济”的理念,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并重,努力打造适宜人居和创业发展的城市环境,城市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城市建设的开路先锋,城市房屋拆迁既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