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平台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强调指出,要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通过全面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地方科技工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使科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全球技术、资源和人才等越来越聚焦于富有个性的、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随着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竞争出现多元化格局,区域经济发展中较劲较量的焦点已真正集中到科技创新领域,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一个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包括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等方面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而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各类支撑平台的建设,将全面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集成科技创新资源,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使科技创新所需的各种有效资源得到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创新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为了激励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也是为了将纷乱复杂的科技创新活动系统地联系以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必须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实际上,目前许多地区和城市已经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区域整体发展,这其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研究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分析对于构建完善而又健康的区域创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柱,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国家层次上的创新必须依靠区域层次上的创新来支撑,建设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夯实基础.国家高新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国家高新区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它将促使国家高新区加速从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六大指标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以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为被解释变量,其余五项指标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上五个变量都对区域的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东、中、西部省(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受到各自五个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周娟 《广西经济》2011,(12):37-39
当今,区域经济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完善而又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不仅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完善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陈文娟 《北方经济》2011,(19):57-58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来源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渐进经济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IS)是一个新的概念,1992年由英国Cardiff大学社会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创始人菲利普·库克(Philip Cooke)在《区域创新体系:全球化背景下统治的职能》一书中首次提出。区域创新体系是世界经济界和地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7,(9):26-27
2006年,宁波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开放性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其次,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内涵和框架体系的界定与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特征与创新资源流动,并梳理了区域创新体系开放性特征的演变过程。最后,以研发全球化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进一步阐释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区域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9.
10.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并强调指出: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确立企业技术创  相似文献   

11.
一、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 在20世纪20年代末,英国成为最早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实践的国家.此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也开始了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并把其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区域创新政策在发挥区域创新优势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由于不同的区域之间在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并没有一个普适性的区域创新政策模式适用于所有的区域。在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时需要立足于区域实际情况,遵循差异化原则。基于政策试验背景对我国实行差异化区域创新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开展区域创新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征。我国目前的区域创新在一段时期内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将在区域创新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主导性角色。一、地方政府介入区域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1.地方政府对地方资讯的熟悉度可节约创新活动成本。作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带领者地方政府十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市场需求以及各种企业的经营水平。同时地方政府拥有的各类政治、经济专门机构也决定了地方政府对当地信息、资讯有着某些垄断性其信息收集成本相对于单个企业单独收集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必…  相似文献   

15.
丁刚  胡联升 《发展》2010,(7):32-33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为代表的一些地区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分析上述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特点并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进工作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世界经济凸现区域化特征的今天,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体现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区域竞争力来源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在区域层次上的具体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代表了科技创新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聚集、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环境治理文本数据和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创新环境指数,全面度量政府环境治理力度和区域创新水平,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实证框架下考察了政府环境治理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方向、传导机制及其异质性,并利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其一,政府环境治理可以促进区域创新,二者关系呈现倒“U”型,以创新的总体和人均指数为被解释变量的转折点分别为0.052和0.063;其二,政府环境治理影响区域创新的机制可分解为人口规模效应、人力资本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环境治理通过人口集聚、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区域创新。其三,政府环境治理的创新效能呈现区域、时期和城市规模异质性。稳健性检验结果均佐证了以上发现的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环境治理“逐顶竞争”,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维度上。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中央应完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环境治理持续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提质增效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三,具有较高水平,但与排名第一、第二的上海和北京的差距较大。本文在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广东实际情况,将产业集群作为载体,提出提升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大体上始于国家科委系统地引进国家创新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以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一方面受国外学者研究的启发:另一方面.在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感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区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遂于90年代末开始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研讨。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成果也较多,基本上保持了与国外该项研究大体一致的步调。  相似文献   

20.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优惠投资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优惠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传导机理,揭示了政府的优惠投资政策在节省生产成本、扩大就业规模、提升技术效应等方面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构建了政府优惠投资政策指数,使其能更合理地反映我国政府优惠政策下的投资状况。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显示,政府优惠政策对工业集聚水平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政府应加大开放力度,尤其要强化中西部地区产业选择的优惠投资政策,以便缓解甚至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