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电力企业多元化经营发展迅猛,较好地发挥了依托主业、围绕主业、服务主业、安置职工等作用,取得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发展形影相随的是,电力企业多元化经营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实践证明,电力企业要想通过多元化经营谋求非电产业的发展,一不能靠低技术、低税收、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项目;二不能靠依赖主业“输血”式的寄生方式;三不能靠在“流转环节”多剥一层皮的“皮包公司”;四不能靠既分散又重复、本小利微难以自我发展的“福利型”与安置型”小企业。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必须向经营效益型转变,必须从内部与外部市场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效益原则办事,根据行来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确立产业定位和市场定位,走效益型规模化路子。  相似文献   

2.
国内企业回归主业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股回归主业的潮流正在中国多家领袖级企业里悄然展开。联想、新希望、东方希望、夏新,尽管身处不同行业,这两年却仿佛受某种无形规律驱使,暂停甚至卖出一度着力开拓的新业务,开始向主业回归。其实,回归主业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开始致力于多元化的扩张,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自开展多元化以来第一次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在60年代,美国只有1%的企业缩减了业务范围,而有25%的企业开展了多元化;80年代缩减业务范围的企业比例升高至20%,而开展多元化的企业比例则降至8%。  相似文献   

3.
一股回归主业的潮流正在中国多家领袖级企业里悄然展开,比如联想、新希望、东方希望、夏新等。尽管它们身处不同行业,这两年却仿佛受某种无形规律的驱使,暂停甚至卖出一度着力开拓的新业务,开始向主业回归。其实,回归主业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开始致力于多元化扩张,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第一次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只有1%的企业缩减了业务范围,而有25%的企业开展了多元化;80年代缩减业务范围的企业比例升高至20%,而开展多元化的企业比例则降至8%。  相似文献   

4.
“主业+投资”热的背后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选择“主业+投资”模式?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必然选择?实际上它较好地解决了中国企业界包括我们商学院教授多年来一直探讨的一个话题:一元化和多元化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一个死结,讨论很多年没有结果。有人说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人说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中国目前比较成功的企业,大多数经历过多元化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说起多元化经营,不仅在改革后的中国算是一个“老”话题,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经营历史上,也是一个被久说不衰的话题。只所以如此,是因为多元化经营的确有着许多诱人之处。那些具有雄厚实力的大企业,一旦发现行情看好的产品或项目,当然乐于迅速进入以获取丰厚利润,一直到现在,仍有无数公司乐此不疲。然而,多元化的确又是一把“双刃剑”,在有可能让投资者获取丰厚报酬的同时,也极有可能让投资者大亏其本,甚至是“血本无归”。赞同多元化的人有之,反对多元化经营的人也有之。谁是谁非?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多元化经营可以搞,但无论如何不能轻易放弃主业,只能在做好主业的前提下尝试对新领域有限的进入。因为:一个企业的主业是它核心竞争力的反映,轻易放弃,会让企业面临极大风险。我国乡镇企业大多数是在市场的缝隙中成长起来的,虽然“船小好调头”,但毕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久了,一下子放弃原来的行当,极有可能无所适从,“春都”的多元化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过去企业家是卖产品赚钱,而从事风险投资的投资家则是靠卖企业赚钱。就“主业+基金”模式,投资家比喻说,主业是养儿子,做好主业是为了企业的百年基业。那么多余的钱怎么花呢?过去往往是搞失败的多元化,今后将会投资基金,基金是养猪,养肥了再卖掉。“这个模式必将是中国企业的发展大势。”  相似文献   

7.
汪洋 《现代企业》2000,(8):43-44
集团公司经营战略主要分为两类:主业经营和多元化经营。早期公司一般实行主业经营,追求规模效益。当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定的规模后,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拓展盈利渠道,多元化经营战略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多元化是指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跨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的经营方式或成长行为。据统计,目前世界 500 强企业 94 % 都实行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已经是大型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国,大多数集团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呈现出盲目性、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经营…  相似文献   

8.
《深圳质量》2004,(6):48-49
中国华西伴随善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迅速成长为以建筑施工为主业、多元化开拓经营、涉足国内国际市场的国有大型一级施工企业,  相似文献   

9.
陈建强 《公司》2001,(10):10-10
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这一对立的经营模式在国企改革中有其过程上的一致性,即国企要走专业化经营道路,就必须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格局,精干主体、分离两翼(生产辅助单位和后勤眼务系统),将两翼作为多元化经营的内容去发展。但两翼要发展,又必然在资源配置上和主业发生矛盾,解决的基本方案就是对两翼进行优势重组,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 一、国企要走专业化经营, 必须先走多元化经营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 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 有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积极的 变化,但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强调了中固企业应专注于主业发展,而多元化是一种替代选择,以及在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上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投资发展的企业一般除了自身主业的经营管理之外,还要涉足对外投资、跨行业的经营管理等众多环节,这就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企业在多元化发展战略过程中的特征研究,提出财务管理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语录连连看     
《经营者》2011,(21):29-29
“我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只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把握战略性的并购重组,利用资本市场做大,主业相关多元化经营,掌握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新趋势,才能够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多元化的问题一直是各各有说辞的话题,究竟一个企业的多元化在企业的发展历史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民营企业应不应该多元化?为此,我们采访了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博士:很多中国企业做大、做成功的都是多元化,因为它有风险规避的功能,带来的好处是无可置疑的。另外,因为中国还是个新型市场,不够规范,一些市场发达的国家很难做到的,不等于在中国就做不到。多元化是蛋糕做大的手段和思路,但是在西方多元化的道路不是很成功,原因是对手非常强  相似文献   

14.
阎霞 《企业导报》2010,(7):64-65
企业在选择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应以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辐射和支撑作用,以提高相关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应实施归核化策略,适当降低多元化程度来强化主业的核心能力,以获得竞争优势。结合春都集团的案例,简析我国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同时如何把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专业化的多元发展是个陷阱,也是机会,关键在人。主业做得好是好事,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但辅业是挑战,只要主业稳固,多元化决不是吃人的老虎。”董事长祝义材如此解析雨润集团的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6.
朱爱东 《企业经济》2003,(8):133-134
“鸡蛋不能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一在企业界被大加推崇的经典格言,曾驱使着不少企业将并购的触角伸向其他行业以分散经营风险。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来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使企业规模扩大了。但纵观其经营效果,大多数很不理想,甚至有的企业因多元化不当而走向了破产。鉴于此,有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决策者对多元化产生了怀疑,认为“企业多元化经营已经不合适宜了”,甚至有的还提出“多元化到底能走多远”等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因为对多元化经营理论的认识和思维定式,将不可避免地直接影响多元化经营的模式、技能…  相似文献   

17.
多元化战略被业界广泛采纳,但实施的效果却有明显的差异。其实多元化战略对于某些企业并不适用,如果忽视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与市场风险,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将会以失败告终。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协同效应,注重做好主业,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延伸与拓展使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刘浩 《现代企业》2014,(11):10-11
众所周知,外部环境的变化、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正在改变不少中国企业的生存状态。以前那种"粗放式"经营管理也能迅速发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企业必须苦练内功,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尤其是集团化管理水平,以对主业以及其它多元化投资单元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一般都具有资产规模庞大、业务结构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战略被业界广泛采纳,但实施的效果却有明显的差异。其实多元化战略对于某些企业并不适用,如果忽视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与市场风险,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将会以失败告终。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协同效应,注重做好主业,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延伸与拓展使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陈海军 《企业活力》2005,(12):24-25
<正>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掀起了多元化经营的热潮,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同程度的涉及了多元化经营。经过几年轰轰烈烈的发展,许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业绩并不理想。90年代后期出现了强化主业,削减副业的业务重组。多元化经营的功过是非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对于多元化经营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多元化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