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产品进入新一轮价格波动周期,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既有货币供应数量、自然灾害、国际市场等因素的短期作用,也有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其中,货币因素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的现实,在全面加强农产品价格调控的同时,货币政策应尽快在"稳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长期看,只有继续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保护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2.
1979年,我国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为开端,进入全面改革农产品价格体系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时期。20年农产品价格改革的历程,就是农产品计划形成价格机制逐渐解体,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价格改革每向前推进一步直至最终建立农产品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基本框架,都与我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确立密切相关,这是20年农产品价格改革四个阶段表现出来的显着特点。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变量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备受瞩目,特别是货币供给冲击下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品超调成为解释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对于货币供给冲击,农业投入和产出价格反应机制和反应程度的差异也会使得农业贸易条件和农户福利水平受到影响。此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冲击经由汇率传递机制对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产品价格和农户收入。本文从上述三个层面梳理并评述已有文献。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5,(11)
选取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等月度的数据,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农产品价格链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链传导以需求拉动为主,我国农产品产业链上价格的传导机制在短期内三者间的传导路径都较为顺畅,假如农产品产业链任意一个环节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就会传递到产业链上其它的环节。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影响较大,农产品零售价格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较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均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互为因果的双向引导关系。三个价格指数对自身的冲击会迅速做出响应,同时也会对农产品产业链上其他环节影响会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此外,农产品产业链也会受到社会、经济、法律、政策、市场调控等等因素的影响,是造成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不同价格等传导效率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建设,其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农产品拍卖市场具有降低价格波动的优势特点,但是拍卖市场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农业拍品价格在部分区间仍然存在异常波动。从日历与价格角度出发,证明了在我国农产品拍卖市场中存在着一系列引起价格异常波动的日历效应。  相似文献   

6.
应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完善农村市场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1.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逐步放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根据农产品的市场特点,建立和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制度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农产品市场存在生产和消费两头分散的特点,通过批发市场形成价格,是避免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机制之一。2.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长期看,要实现农业的稳产并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装备等必不可少。国家财政除了重点支持大江、大河治理,重要水库加固…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产品的供给关系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其不正常的价格波动会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本文对近年价格大幅波动的农产品进行研究,并在乐山地区进行了社会调查,收集了千余份调查问卷,找到了影响这一问题的深刻原因,根据四种主要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找出了最佳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既损害生产者利益,也损害消费者利益,必须通过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宏观调控,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存在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确定缺乏市场依据及联动、农业补贴效率低、被动出台应急价格调控方式、部分政策缺乏协调性、农产品市场化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多种调控手段相互配合、将价格支持体系与农业政策性银行联系起来、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等措施来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使用月度数据考察国际农产品价格是否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以及影响程度和可能的影响机制。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本文证实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价格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各种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对相同产品国际价格的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玉米、大米和大豆价格的国际价格弹性介于0.20到0.36之间,小麦的国际价格弹性为0.05左右,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间高度的整合关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建立的。中国在未来为保持粮价稳定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合理地对农产品贸易进行管制,建立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平抑因国际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阶段,农户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农产品市场是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其价格波动的幅度大,下降持续的时间长,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建立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培育期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转移和分散农户价格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1985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4年徘徊的被动局面。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围绕着这一现象的成因,在经济界和政策研究界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主要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类:(1)政策失误说;(2)改革不彻底说;(3)农业投资下降说;(4)劳力转移过快说;(5)经营规模过小说等。必须承认,尽管上述诸说法均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一定的合理成分,但也都存在着难以令人完全信服的地方。要真正认清这段历史,有必要首先解决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其核心是: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如何把握农产品供给的形成机制及其市场均衡的特点,并把握农产品供给形成机制本身可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农产品定价机制具有一些共同特点:较多采用市场手段,并注重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注重运用政策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动态调节农产品定价"目标",制定完善的农产品价格管理法律法规。今后,我国农产品定价将逐步实施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农产品目标价格除反映农产品正常市场价格外,还应体现农产品效率价格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今后我国应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注重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丰富市场调节手段,调整农产品价格政府调节领域,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季节差价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产品季节差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在对待农产品季节差价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同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进行斗争;有利于正确处理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消费者(主要是职工)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而农产品的消费一般是常年性的。农产品的季节生产和常年消费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矛盾反映到价格上来,就形成季节差价。当然,社会主义社会农产品季节差价的形成及其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由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和交换都是有计划地进行的,因此,农产品的季节差价也是有计划地形成的。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结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发展研究》2004,(10):55-56
2003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12月份与年初相比,小麦价格上涨27%。稻米价格升幅为12%,玉米价格涨幅为19%。大豆价格上涨22%,畜产品、水产品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蔬菜价格随季节有所波动,棉花平均收购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0%,而销售价格平均上涨61%,有专家计算2003年实际通货膨胀率达1.2%。预期2004年粮价上涨5%,由此推动∞(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7%,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农业生产体制上的原因,有粮食流通体制上的原因.有农产品贸易机制及价格诱导机制的原因,还有国际农产品市场因素和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总的说来,去年农产品涨价的主要原因就是供不足需。  相似文献   

15.
余汉新 《当代经济科学》1992,14(6):58-62,48
谋求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有一个对农业发展有利的贸易条件,只有保护农业平等的贸易条件,才能阻止农业比较利益的持续跌落。农业贸易条件的恶佛由价格扭曲造成的,根据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理论,要使农业加速局长必须为生产者提供有利可图的价格有保障的市场,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形成,配合宏观调控下的必要保护手段,维护生产者利益和保持农产品供需平衡是农业发展的又一必要条件。保护农业贸易条件和农产品价格,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比较利益,提高并保护农业比较利益是确保未来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价格、合作社与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农民增收问题也日趋关注。文章从近期农产品涨价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调查入手,对农产品价格与农民增收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在农民信息滞后、农产品市场势力失衡及WTO协议对国内价格支持限制的情况下,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价格对农业发展的弱波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在重振中国农业基础地位过程中,农产品价格是否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中国农业主要利用价格刺激是否能维持其持续增长,这是一个有争议、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此,我们愿提出一得之见。 一、核心概念——价格弱波趋势的界定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调节供求和引导生产。然而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决定了价格与生产或供给关系在不同环境中存在多样性。其一,生产或供给对价格的调节反映很灵敏,价格成为制约生产或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提高价格可以有效地刺激生产的发展或供给的增加。其二,生产或供给对价格的调节反映很迟钝,价格对生产或供给的刺激力度很小。其三,价格对生产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期货市场套利并不充分,交易者也不是完全理性的。本文假设农产品期货市场有限套利、交易者异质信念并遵循“经验法则”预期,构建了农产品期货投机均衡定价模型,并认为集中竞价规则下产生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是由交易者的预期决定的;前期期货价格水平、现货价格和前期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不同类型交易者的比例结构及其预期模式共同影响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形成与波动;基本分析法交易者占主导地位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更高的套期保值与价格发现效率。针对中国七种主要农产品期货的实证结果显示,农产品期货投机均衡定价模型对解释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形成与波动是有效的。这意味着在期货行情系统中实时披露现货价格信息,培育和引导交易者运用基本分析法预测期货价格走势,有助于提升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对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业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本文从“成因”和国际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制约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应该通过要素构成变化形成“内生型”竞争优势。主要问题一、主要农产品成本上升,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成本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受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持续低迷。目前,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如棉花的国内价格高出国际市场价格12%,玉米高出63%,小麦高出75%,而现行19%的农产品平均进口关税已很难招架“入世”后国际农产…  相似文献   

20.
为加深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国际影响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进口对农产品出口国和农产品进口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出口国从中国农产品进口中不同程度地获益,中国农产品进口有助于农产品出口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尽管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大量增加,但全球农产品出口总量也出现大幅增长,中国农产品进口并未减少可供世界其他地区进口的农产品总量;目前,中国大米、小麦、玉米进口量还不足以影响大米、小麦及玉米的国际市场价格,并未增加其他国家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