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作为新时代重要的载体之一,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利用网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通过新时代特点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和行为实践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和交叉分析,探寻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表现。研究发现,应该从爱国主义空间拓展、借力重大事件和重视学生群体化特点等方面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爱国主义素养。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就要求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做到顺时施宜。通过分析当前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指明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依据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特点,牢牢把握高校育人这一重要环节。从高校视角探寻有效培育路径,旨在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人格,塑造其优良品质的同时,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4.
5.
6.
爱国主义是人提高觉悟的重要情感和重要思想基础,是觉悟提升的必备要件。新时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在聚焦爱国主义的时代本质上、在聚焦爱国主义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上、在聚焦爱国主义的时代化和开放化上、在聚焦爱国主义的直接目的上、在聚焦爱国主义的典型载体上下足功夫,达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用"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重视“红色资源”研究,并运用其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应该通过政府支持、情感教育、行动教育等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以达到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实现“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要通过优化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纪念仪式活动,加强网络自媒体建设,使爱国主义情怀厚植在大学生心中,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放飞青春梦想。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广大“宁波帮”人士在艰辛的创业过程中,形成了“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的独特精神品格。“宁波帮”精神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和素材。本文对开展“宁波帮”精神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民族院校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既有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同的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民族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主要是提高认识,创造条件,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精神、民族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16.
何江 《魅力中国》2014,(23):143-143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应具备的行动和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状况。并提出了把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从社会心理升华为爱国信念;把爱国思想转化为爱国行动;大力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为培养大学生爱国的情感创造良好环境等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了规范引领、确定方向等作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情感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以及国民教育的指引作用。研究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究,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所崇尚的宝贵精神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青年一代只有把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其血脉,彻底清除反爱国主义的精神灰尘,才能确保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人、社会主义的举旗人和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