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现代农业的要素投入中,资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农发行信贷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作为农业资金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农发行信贷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的各自特性人手,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探寻更好地发挥支农协同效应,共同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十堰市分行在辖属郧西县支行围绕贫困县涉农财政整合资金营销先行先试,将涉农整合账户营销与扶贫支农项目相结合,实行"一体化营销",多措并举争取涉农资金存入农发行账户,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农发行湖北省十堰市分行主动提升站位,牢固树立存款增效理念,在辖属郧西县支行围绕贫困县涉农财政整合资金营  相似文献   

3.
<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旺盛,基础设施信贷扶贫工作是农发行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布局。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庄严承诺。作为唯一一家涉农政策性银行,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既是责任担当也是战略选择,而基础设施信贷扶贫工作又是农发行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布局。通过深入山西部分贫困地区调研并结合自身  相似文献   

4.
数据     
正2017年我国832个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超3000亿元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832个贫困县计划整合资金规模3330亿元,已实际整合3286亿元,已完成支出2935亿元。据介绍,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是指将纳入整合范围的相关财政涉农资金的配置权、使用权完全下放到贫困县,由贫困县依据当地脱贫攻坚规划,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内,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使用。  相似文献   

5.
孙晓红 《山西农经》2024,(2):110-112
以XX地区为例,阐述了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目标与原则,分析了脱贫县落实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各地区科学、高效地使用涉农资金,有效实施其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4日—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要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好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农村基层党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对 "三农"的投入主要依靠财政和信贷,如何把两者有机配套起来,形成合力,集中资金解决"三农"投入不足问题,是实践中迫切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阐述财政资金与农发行信贷资金配套使用的可行性入手,以甘肃"十 一五"期间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结合状况为实证,初步提出了一些财政资金与农发行信贷资金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农发行与有关部门积极作为,全力服务陕西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及政策兜底脱贫等扶贫攻坚工程。应进一步研究完善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扩大省级财政支出比例;适当扩大"交钥匙工程"覆盖范围,减轻搬迁贫困户财务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发展产业和就业脱贫力度;加强银政合作,整合涉农资金并存入农发行。一,陕西省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即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改革开放以来,陕西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设立衔接过渡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助推乡村振兴,是当前基层财政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近期调研情况,  相似文献   

10.
要闻     
正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1561亿元日前财政部发布消息,2021年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561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在过渡期前3年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裕安区产业扶贫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抢抓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政策机遇,聚焦75个村,紧盯37847户、85927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扶贫,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支持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一、万亩桃园结下"致富果"在裕安区狮子岗乡新华村桃子交易市场里,村民们正紧张有序地打包刚上市的"红灯笼"鲜桃。村民告诉笔者,"红灯笼"是  相似文献   

12.
要闻     
正11部门发文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11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2023年,在脱贫县延续整合试点政策。2024—2025年,整合试点政策实施范围调整至中央确定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确保平稳过渡。《通知》就整合试点范围、资金安排使用重点、资金倾斜支持要求、资金项目监管、组织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和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整合资金要优先保障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同时,加强脱贫攻坚规划与部门专项规划、约束性任务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整合资金和项目管理。坚持将整合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县,由试点贫困县根据年度脱贫任务及巩固脱贫  相似文献   

14.
<正>万安县支行坚持创新驱动,在营销理念、信贷模式、办贷手段、担保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服务脱贫攻坚的新路。2018年,农发行江西省万安县支行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支农全局,坚持创新驱动,提供信贷资金3.98亿元,助力万安县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探索了一条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一、 营销理念"三管齐下":融合、融智、融资一是注重融合。农发行万安县支行主动  相似文献   

15.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推进精准扶贫是整个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发展历程的新里程碑。本文通过梳理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发展历程,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进行了现状分析,分析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涉农资金整合存在的整合力度不够、协调能力薄弱以及缺乏透明度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县级政府约束机制、加强部门组织协调机制以及强化整合监督机制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农发行江苏分行积极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不放松、不懈怠,主动深入挖掘扶贫需求,打造高效扶贫工作机制,创新扶贫支持模式,突出帮扶脱贫实效,扶贫工作获各方广泛认可。制订扶贫工作方案,打造高效扶贫工作机制为进一步理顺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见实效,2017年9月13日,新一届农发行江苏分行党委在已开展各项工作基础上,研究制订了《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农发行要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攻坚合力,抓住历史机遇,持续着力攻坚;增强创新意识,灵活运用政策;提高风险意识,做到放管服并重;强化部门间沟通,破解支付难题。易地扶贫搬迁是"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头号工程。身处"第一线"的农发行河南省郑州新区支行作为承接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主办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  相似文献   

18.
<正>要把农发行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起来,农发行应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支持产业扶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为更好地适应国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本文在分析农发行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与成就的基础上,就新时期农发行如何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进行分析,为农发行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并由此实现农发行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一、深刻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衔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农”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2016年试点贫困县数量不少于贫困县总数的三分之一,2017年推广到全部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是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在综合考虑各地区农林渔牧业总产值、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历史再次赋予农发行新的重要使命。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做出全面部署,对农发行支持脱贫攻坚寄予厚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11月30日,农发行召开全系统脱贫攻坚动员会,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力服务脱贫攻坚进行战略部署,与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