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作为一种覆盖面、传播面极广的新媒体,手机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均有深远影响。如何认识和使用手机媒体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点关注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在使用手机媒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高校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使手机媒介更好地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趋向多元化,而网络素养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核心素养。针对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实施相对应的网络素养教育既顺应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也符合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特点。文章结合当前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学模式提出对应措施和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水准。  相似文献   

3.
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需要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这是我国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字时代的新发展对大学生数字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要一套新的数字素养指标评价体系来客观衡量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文章采用定性文献调研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大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高校开设数字素养课程和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是当代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教育不仅只体现在专业教育方面,还与学生个人品质、民族文化精神构建、社会价值观认同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文对西藏理工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大学生个人素质修养情况、大学生人文素养情况、大学生艺术素养认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西藏理工高校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是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青年网络导师。文章认为,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增强自身网络素养水平,提高运用网络媒介的素养能力,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优势,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个性化网络素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积极培养校园好网民。  相似文献   

6.
手机媒体普及及使用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了解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真实状态,直面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有效的对策,对增强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视域下,对当前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进行实效性研究,是信息化社会对党建提出的客观要求。在高校中构建网络虚拟党支部,是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开展党建工作的一大创举,有利于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及其价值,使党建工作从单一走向多元化。本文则通过研究“易班”网络平台在大学生党建工作推广中的实际效果,探索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党员的新途径,建构和完善网络党建工作模型,以进一步提升网络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频出.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应多方联动,积极关注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以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身处于大众传媒包围之中,媒介素养的缺失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整合高校媒介资源,加强媒介素养理论研究以及大众传媒的支持,建立系统、规范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既带来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工作发展的对策是:积极转变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营造和优化适合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发展的新媒体环境;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作为对传统用户教育的延伸,已经逐步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新的基本工作。所以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中的作用,将学校的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与有针对性的开展全面的信息素养培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新的互联网技术正深刻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网络依赖、多元价值取向以及网络行为的不规范等特点,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移动互联网络发展规律及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嬗变规律为遵循,以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意见领袖等为着力点,探析移动互联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教育,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增强对社会、对父母的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以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回报父母,以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目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培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为此应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题;加强管理,完善与网络社会相应的法律法规;高校要对大学生上网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等,力图做到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进入了3G时代,以手机等移动信息终端为载体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应应充分利用3G手机上网的便捷性、实用性和有利性,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靖 《特区经济》2016,(5):147-148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网络在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缺乏引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与分析,以网络为研究切入点,以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将学生对网络盲目的依赖转化为理性的认知,促进互联网成为加强学生素养教育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高校舆论环境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校园媒体有效引导校园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高校舆论环境的构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确立与培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运用校园媒体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等方面,探讨建立"以人为本"的校园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核心素养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品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发布后,教育部正式对我国各学习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文章解析并遵照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涵,基于我国高校现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试图从教育主体、教育阶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层面创新构建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体系,以促进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高校网络舆情朝着多元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挑战,作为教师应该对思政课教学平台进行创新,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把握教育方法,突出教育重点,本文就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崔浩 《黑河学刊》2014,(4):105-106
当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视阈下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