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由此,"中国制造2025"成为经济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中国制造2025"被认为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基于此,本期以"‘中国制造2025’的六重玄机"为主题,约请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六位知名学者,就"中国制造2025"与传统制造业相关政策的差异、"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点、"中国制造2025"背景的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中国制造2025"条件的创新与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业商业模式转型、"中国制造2025"与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等问题展开研讨,探讨我国制造业升级与发展的核心议题与基本路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面对全球制造业变革大背景下,基于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下,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文件。而德国"工业4.0"是通过开展制造业的根本性变革来使德国制造业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中德双方希望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背景下,深化双边合作,互相学习,从而实现国家制造业变革以及共赢。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面对制造产业的全面转型和升级,高职制造类专业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产业发展对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文章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思考,以期实现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将导致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目标、方法和途径的重新构建,也使得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面临知识结构升级优化的考验和对企业教学团队参与"双师型"教学团队的迫切需求。为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要求,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领军人才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和企业团队工程对"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为新常态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范式。文章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响应国家《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背景下,学院积极参加教育部教育合作项目"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并成为首批通过验收的高职院校。应对国家智能制造需求,学院专注于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培养合格的智能制造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对基于智能制造的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提出展望,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构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咏松 《新西部(上)》2010,(4):175-175,179
构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产学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零距离目标的实现.职业院校应从模式设计、师资配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广强化"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教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职业教育为我国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中国经济的动能转换。中国的产业价值链已经迈向中高端,但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支撑产业的发展,职业院校与产业企业二者之间的合作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基于技能形成视角,探讨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的构建,提倡密切技能供应与技能需求的联系,真正让"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进校园进课堂。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制造发展过程中,遇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资源供给的制约,而制造业发展所遇到的这些瓶颈必须在"互联网+"时代被打破。中国制造2025,指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江苏制造有必要紧跟中国制造2025,结合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现状和省情,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江苏制造2025"。  相似文献   

9.
商珍 《黑河学刊》2012,(12):134-135
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成为重中之重。在北部湾经济合作如火如荼及市场人才需求量增大的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应在开发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实习实训、教师社会服务等方面多加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行动纲领,而产业园区则被认为是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变化,过去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更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园区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用目前产业园区的新特点,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新的产业园区分类方法及园区发展模式,将产业园区分为5类,并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宁波要加快建设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关键在于确立人才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中的优先发展地位,促进人才发展与制造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系统谋划、扬长补短、精准施策、全面保障,以制造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集聚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一、夯实"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人才队伍基础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目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制造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校企合作背景下培养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多层面反思.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希望紧扣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利用校企合作这一良好的契机.加大“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傅怀梁 《黑河学刊》2013,(11):165-167
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绝佳模式,对校企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着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欠缺、企业实践导师的素质不高等诸多校企合作难题。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适合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走出校门,开展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强化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校企合作大背景下,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育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清、教师专业操作技能偏弱、高职院校培育机制不到位等,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培育工作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从激励机制、交流合作机制、培育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一、前言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直播电商等新模式的产生,电商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电商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如何更好、更快适应电商行业的发展变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转变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王秀伟 《魅力中国》2013,(34):212-212
校企合作是技校求发展,实现技工人才与市场接轨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对技工人才要求的提高,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技校德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将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技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并就提高技校德育教育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及行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就业竞争力,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紧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理念,以工作站为平台,从校企合作工作站运行机制、工作站职责及运行等方面探索实践基于工作站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目前高职商业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入手,探讨了"政行企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发展策略,主要从政府的主导、行业引导下、企业参与与院校积极主动4个方面进行论述,构建了四方联动,系统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模式问题,主张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校企合作制度化;学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更新企业观念,加大宣传力度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发展至今,难题就在于"深化"两字,以及科研活动处于初级阶段的高校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下与企业合作存在障碍。为解决以上难题,文章本着共赢原则,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探寻校企合作切入点,提出校、企、师合作概念,并依据校、企、师三者主导地位不同对目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实例阐述教师在其中的作用,进而提出提高教师科研活动服务企业行动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