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共同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人口过多、国际安全以及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这些都是当今世界急需解决的国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面对这些国际社会问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进行介绍,论述国际社会已然成为一个共同体;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使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2.
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亚太经济伙伴关系建设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类长远共同利益,坚持平等互利,开放共赢。不同于TPP搁置条款体现的资本本位主义,RCEP的制度设计全面贯彻了互联互通的共商理念、权责共担的共建理念、互利共赢的共享理念,以民生幸福为国际合作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伟大实践。面对RCEP的未来挑战,中国应尽快推进其规则的实施,完善国内法,尽早加入CPTPP,促进RCEP、CPTPP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对话沟通,巩固并弘扬多边主义,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张好 《中国报业》2024,(3):32-34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全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强调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利益和目标。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可以加强合作,解决共同挑战,实现全球治理的改革和完善。本文深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和挑战,以及采取的战略和实践,希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思考,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球治理一词是在基于全球化的变革所提出的概念,在当代全球化进程汇总,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金融危机、环境危机、国家安全等问题导致各国利益的纠葛带来的应对办法。近年来中亚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开始冲击老牌欧美国家的大国地位,国际秩序亟待调整,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中国在参全球治理的过程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体、平等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周亚敏 《全球化》2023,(1):75-84+135-136
全球环境基金运行30余年以来,在绿色技术转移、撬动公私融资、提升能力建设和构建环境认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作为全球环境基金最大的受援国家,在不同领域的项目实施中均取得了成功经验。中国同时也在积极承担发展中大国责任,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不断提高对全球环境基金的捐资力度。鉴于全球气候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形尚未得到扭转,在环境治理领域更加凸显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共同价值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当前全球环境基金被发达国家所主导,在资金分配和议程设定上带有环境议题政治化色彩,不利于全球环境善治的实现。中国未来将逐渐成为全球环境基金的捐资大国,将在议程与标准设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应在国际博弈中努力争取全球环境治理议程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演化。借助全球环境基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通过观念层面的话语联接、实践层面的行动协同以及制度层面的兼容并包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盛斌  魏方 《中国海关》2012,(12):75-75
概念解读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全体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当兼顾他人利益,协调合作,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亚太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在政治安全事务合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人文交流合作等层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顶层设计与相互尊重、共商共建与注重民生、开放包容与绿色发展分别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铸牢合作基础、凝聚合作共识、指明合作路径。当前,RCEP生效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机遇,但也面临美国“印太战略”及其配套策略、区域内部地缘政治经济矛盾等新挑战。展望未来,中国和东盟应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高质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快制度型开放并共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RCEP框架内共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对外不是签订而是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是一场抵抗住帝国主义强压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外交经验,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外交精神,对我国百年来的国际外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疫情时代,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关系和发展状况对人类社会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外交越来越多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参与作用,既从传统中汲取有益思想,又遵从乃至创立现代国际社会游戏规则。文章旨在回溯中国外交历程,分析周边外交实践,并就下步挑战提出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28日下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坚定地指出: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从来没有动摇过。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些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人际间的交往和流动早已超出国家边界,发展为全球性活动,整个人类社会逐渐跨入全球的世界性社会阶段。在这种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各国之间无论和平共处,抑或冲突对抗,平等相待交流互鉴成为处理文化差异的最有效方式。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在《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从世界历史产生的前提条件、内生动力、未来趋势等方面对世界历史思想进行了更加成熟化、系统化的论述,是世界历史思想发展的理论雏形.学习《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思想,对于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启发我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要以全球视野谋出路、以共同利益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独特智慧。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治理思想引入到可持续发展领域,对人类永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阐述人类资源环境命运共同体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对人类资源环境命运共同体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了预判,讨论了建立全球资源环境领域制度体系问题。提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主要路径是推动"人类资源环境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促进发展方式的深度交融与共同发展、构建战略互信安全机制、深化社会互信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勇于承担国际责任,适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治上天下大同的国际观、安全上居安思危的安全观、经济上义利兼顾的发展观、文化上和而不同的交往观、生态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无不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起到了积极性作用,为解决诸多全球性问题提出了有力指引,本文从构建的重大意义入手,探析以命运共同体意识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相似文献   

17.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于整个人类的幸福,聚焦于全球和谐共生,是人类长期健康发展的探照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意识形态困境”“国家利益困境”“国际规则困境”是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的三大实践困境,“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共享发展”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必须要具备强大的软实力,而外交哲学思想无疑是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软实力。因而我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也需要以中式外交哲学思想作为总的指导思想。中式外交哲学需要在梳理整合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后,分步实施,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样也是需要分步进行的。首先,以新儒家思想作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其次,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要坚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和谐。最后,将世界范围中优秀的文化以恰当的形式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文化,同时将我们自己的文明,在世界舞台中上升为普世性的高度文明。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的言论也甚嚣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相比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主张的“单边主义”改革,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国家则主张在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导下构建以多边主义为基石的新型经济全球化,使经济全球化向着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繁荣的方向发展,本文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角度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如今,互联网连接了整个世界,也让国际社会变成了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但是由于一些威胁世界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影响了网络发展的规则秩序。想要构建安全开放的网络空间,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威胁,中国向世界提供了新思路,努力寻找有效的治理路径,与各个国家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