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目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内工业如何借力国际投资所创造的外部优势实现绿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从比较劣势产业转移、低端生产环节锁定、逆向绿色技术溢出和国内市场竞争增强四个渠道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工业绿色创新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纳入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企业的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高了技术研发阶段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但对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提升尚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基础良好的地区更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积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文章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绿色创新研发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在对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各阶段及整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创新效率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间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显著,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态势,多数省份重研发、轻转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有助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与整体效率的提升,但对绿色创新研发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的协同集聚不利于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研发,但对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创新资源稀缺性约束背景下,关于我国创新效率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从我国创新效率的黑箱、灰箱和白箱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上就该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31个省2002~2015年面板数据,对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空间关系进行检验。在控制知识存量、创新基础设施、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关键变量基础上,建立时空双效应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空间依赖性,创新资源集聚水平的直接效应为正且显著。  相似文献   

5.
吴敏  曹家和  张乐 《特区经济》2012,(4):272-274
本文使用"钻石"模型的分析框架讨论了自然资源、需求要素、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间竞争以及经济政策等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并利用1996~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因素。发现:①我国沿海地区具有金融产业集聚的地理优势,同时发现,当地的需求和政策也是导致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②我国金融市场的二元结构明显,东部地区,市场开放度较高,要素的影响作用明显,这有利于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正反馈作用和收益递增作用的增强,有利于产业集聚的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而在市场开放度较低的西部地区,各要素孤立存在,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优势网络,其金融产业也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视角的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集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把中间产品投入和产业集聚外部性分别引入农村和城市部门生产函数,通过模型推导出均衡条件下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的城乡收入差距决定因素的方程,并在方程中纳入空间相关因素,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省区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集聚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邻省区间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的相互影响,产业集聚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对相邻省区间城乡差距的影响具有传递性和迭加性.(2)非农产业的空间产出密度和集聚规模指数、人力资本比度量的城乡全要素生产率比、城乡资本投入比、农村中间产品投入价格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劳动力比缩小了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7.
夏冰娴 《北方经济》2011,(16):85-86
一、引言近年来,关于金融集聚理论的不断发展,更多高水平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以纽约、伦敦以及目前仍然稳定的东京为代表的金融中心成为金融集聚的典型。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集聚区不断涌现,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典型的区域集聚的金融中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凸显,表明了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之路。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空间地域辽阔,要素分布的不  相似文献   

8.
9.
陈艳 《特区经济》2024,(1):115-118
金融是绿色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持续提高金融创新水平成为降低碳排放量、加速碳中和进程的关键途径之一。本文基于温州11个县(市、区)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历年碳汇总量、碳排放量,评估当前现状与碳中和愿景的差距,同时构建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总结区域格局的特点,最后借助门槛模型研究金融创新与碳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创新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量,且其碳减排效应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进而大幅增强;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增加了区域碳排放量,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人口规模能够抑制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11.
绿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绿色经济绩效是测度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文章选用2007年—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测度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对提升绿色经济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提升绿色经济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部地区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今后,应继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探寻产业结构优化的新方向,并采用更合理的环境规制工具;东中西部地区应从实际出发设定差异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区域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路径.研究发现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但对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会产生总体上的负向影响.一方面,区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削弱周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而对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区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但该作用途径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4 - 2013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两种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科技创新的空间分布与创新溢出。研究发现,我国31省域的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明显的区域创新集聚现象,并且创新集聚状况逐渐强化,R&D经费投入、人力资本和城市化率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外商投资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区域科技创新具有空间溢性,某区域的创新产出会溢出到邻近地区并对其创新产出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金融集聚具有明显的空间地理特征,在针对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溢出作用进行分析时,可以应用空间计量分析,本次研究中就主要应用计量经济方法-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予以简单分析研究,这对金融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依据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区域创新划分为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选取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探析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创新具有一定的驱动效应。知识创新阶段,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两种投资可能产生相互“挤占效应”,从而抑制创新效用的发挥;成果转化阶段,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虽具有促进作用,但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可能是因为当前创新链与产业链相脱节。知识创新阶段,人口老龄化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人口老龄化分别跨过门槛值1.771和2.587时,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成果转化阶段并未表现出非线性关系。为继续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步伐,从适当加大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发挥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协同互补”效应、引导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本优势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新经济地理学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概念重新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从微观基础上探索影响产业活动空间分布的内生力量,为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产业集中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对FDI在天津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津未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LI Jing;GUO Wei(Department of Finance,Harbin Institute of Finance, Harbin 150030, China)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2004--2012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发现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同时,以存、贷款为代表的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保险、证券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