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供给数量、质量、结构三方面的优化途径,指出特定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应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为目标,致力于在校生横向培养结构的优化、毕业生资源质量的提高和校企沟通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校友文化是高校育人的综合体现,校友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以校友为主体,将高校的育人工作和大学精神紧紧结合,借助校友文化内涵的内在驱动力,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和发展.高校应发挥校友评价体系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推动作用;优秀校友事迹对在校生就业观的激励导向作用;整合校友资源稳定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用校友奖助学金帮助和鼓励高校困难群体就业;利用校友成功创业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化.  相似文献   

3.
周志春 《黑河学刊》2012,(11):22-23,87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路径。基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层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桑英程  陈妍 《黑河学刊》2013,(10):119-1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就业部分中提到"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笔者认为,在信息化的今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核心是塑造并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就是要进行实践和创新双线培养的模式造就了高质量就业这一目标。本文通过对创新和实践两个维度入手,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全面真实的调研,分析和阐述其创新精神现状、实践能力对创新精神的相互作用,探析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推动高校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就业市场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企业却招不到人的困境。从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这一内在逻辑出发论证了供给侧改革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适切性,认为高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与大学生就业情况息息相关。然后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集中表现,问题主要在于高校层次、专业结构、人才素质与就业市场要求的失衡。最后从高校这一供给主体出发,认为高校需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供给质量,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人力资源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工作。黑龙江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同样面临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压力。因此,研究当前制约黑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因素及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进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和有序实现市民化。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山西省运城市近年来聚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解决结构性失业两大重点,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的位置,集中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着力破解结构性失业难题,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健全公平化服务制度,构建均等化服务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建设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必然需要加强法律对策.我国应当通过系统和具体的立法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体系,完善反就业歧视、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以劳动合同为方向改革就业协议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刘洪抵  孙旭生 《魅力中国》2011,(11):203-203
加强规范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与管理制度,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以及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综合评价,有利于高校查找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偏差,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就业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化矛盾并存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就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点上的概念,“就业率”只能简单地反映高校就业工作某一阶段“量”的成果,无法对就业的“质”进行评价,简单以“就业率”来衡量大学生就业情况是不客观、不全面的。为此,本文将以“就业率”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并从学生、高校和企业三个视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但是,伴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面积扩招,大学生就业质量急剧下降.本文在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索了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长远来看,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是大势所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西藏而言,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最大的标志就是以市场就业为主体。解决观念性矛盾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同时要广开就业门路,树立市场就业光荣的鲜明导向,为已经在企业和区外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免除后顾之忧,逐步建立促进市场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入手,提出了构建高校全程化、金员化、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在这一就业指导模式下,不仅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还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模型与核心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高校近十年来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为依据,深入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内在失衡的累积效应,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模型和解决思路。通过对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探索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大学生社会就业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5.
唐珏 《黑河学刊》2012,(5):132-133
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障学校未来发展和树立学校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创新就业网络市场是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而有价值的评定,而且可以通过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分析学校学生培养、专业设置、招生政策、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针对高校就业质量的指标确定和合理量化问题,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综合测评模型,得到了指标层对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制定出了高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由此反馈专业建设的水平和层次,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的推进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开展高校大学生教育,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缓解就业压力,是目前地方性高校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劳动合同法》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及地方性高校就业现状,以《劳动合同法》实施为视角,探讨地方性高校就业困境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增强高校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就业岗位适应能力,是各高校更加务实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建"贴近了企业实际的产品研究、设计、生产、工艺、销售现状,学生们由初期的被动培训逐步过渡到主动参与,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衔接程度更加明晰、流畅,消除了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文章以西南科技大学和深圳市莱福德光电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基于LED电源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毕业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引导地方高校通过设置特色专业、专业能力培养等方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既是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对就业指导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对改革与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及启示。高校要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校内外各类活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校内设施,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利用校友资源,开发就业资源;以人、职匹配的思想,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意向;培养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