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14)
英国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在1936年创立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一经济学的创立开辟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分析。在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西方国家奉为圣经,一直是西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候的依据,但是随着"滞胀危机"等一系列事件的爆发,凯恩斯主义经济很大的不适应性,但凯恩斯经济理论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元淼  李澳 《商》2014,(29):85-85
凯恩斯主义所创造的价值及其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包括对现在的中国社会。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很快风靡了世界各国,成为当时的主流经济学。文章从凯恩斯经济政策概念的界定入手,对其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升华到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市场经济的失灵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的威胁,许多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面对这一新形势,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介入力度,凯恩斯主义重新回到了历史的前台。本文将秉承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分析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黄鑫 《消费导刊》2010,(2):26-2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市场经济的失灵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的威胁,许多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面对这一新形势,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介入力度,凯恩斯主义重新回到了历史的前台。本文将秉承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分析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西方文献为依据,首先讨论了古典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评价各种刺激经济政策,指出政府投入对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把凯恩斯理论与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实践相结合,解释投资、消费和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也分析中国经济结构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当前经济宏观调控下的货币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宇荣 《价格月刊》2004,(10):25-26
(一)凯恩斯主义与需求管理政策偏好。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适当改变总需求,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减少支出以及提高利息率等办法对付通货膨胀。综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设计,基本上是遵循凯恩斯主义路线,主要采取调节有效需求的方式,通过适度扩张和精确调整的需求管理政策措施,在经济均衡状态范围内延续经济周期的扩张过程,维护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而避免发生非理性经济萧条。  相似文献   

7.
王霞 《中国市场》2013,(35):34-38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就业理论,有效需求决定实际就业量,将就业量的问题转变为如何刺激有效需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要通过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法宝。日本政府从1965年开始真正推行凯恩斯主义,此后一直延续着凯恩斯主义政策。1989年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被日本政府当做挽救经济的利器而频繁使用。一次次大规模的财政扩张使日本政府债务余额越积越多,经济仍处于萎靡状态。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在日本收效甚微的原因不仅有该理论本身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日本国内外的条件发生了变化。相比于单纯的依靠凯恩斯主义,解决国内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对日本而言或许更加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日本的财政危机看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晨萍 《北方经贸》2002,(4):102-104
从 6 0年代中期以来 ,日本一直奉行凯恩斯式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曾拯救了 30年代的美国经济 ,然而在 90年代却使日本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中。在介绍日本经济背景基础上 ,对日本财政政策在 90年代失效的原因进行剖析 ,指出了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制约性 ,阐述了笔者对我国财政走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主义从经济理论上建立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即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他以有效需求理论为依据,得出必须依靠政府来调节和干预经济,才能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达到均衡的论断。在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前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方案政策充分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对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解决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凯恩斯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著名的理论创新者、政治活动家和当时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对货币理论、就业理论、利息与工资理论均作出了重大的创新。特别地,他突破了传统经济学派的束缚,提出利用国家干预,解决自由经济当中的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危机。凯恩斯主义对当时的资本主义起了拯救作用,并促成了布雷格森林体系(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对稳定战后西方国际经济秩序作出重要贡献,同时还奠定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为目前西方经济学许多研究主题提供了学术源泉。但凯恩斯主义并不是万能的,它的理论体系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缺陷,本文以下内容就对此稍作论述。  相似文献   

11.
孔德威 《商业研究》2006,(19):144-147
灵活化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劳动力市场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放弃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就业宏观需求管理政策、减少政府和工会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与干预,以及实行激活性劳动就业政策等措施来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刚性,提高就业率。从理论上来讲,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改革的根源在于: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的失灵、刚性劳动力市场的低效率和全球化时代生产方式与就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同时,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也被认为是降低失业率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政府、资本和工会之间新的力量平衡下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它一度拯救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抓住了它的人们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但是短暂的繁荣过后,严重的滞胀成了流行病,一场严重的瘟疫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凯恩斯主义再也不能承担起这个重任了,然而背离凯恩斯主义又如何呢?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沈村 《现代商业》2013,(36):183-185
本文通过对新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主要理论的对比,指出两者的思想精髓。通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到现在,新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数次的转换,指出两者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对照中国经济发展几个阶段,反思新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运用,并试图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所应遵循的理论指导和改善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自由主义开始遭到严重质疑,凯恩斯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风靡一时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对于当时西方国家走出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在经济发展中应结合本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持批判性的态度来看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陷入了大范围的经济萧条之中。面对经济下行,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政府开始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采取"双松"政策以保证经济的软着陆。本文以凯恩斯主义发展史为切入点,并对我国金融危机前后主要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凯恩斯主义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影响,由此引发对凯恩斯流派在实践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余敏 《市场周刊》2004,(6):63-64
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货币传导机制上争论颇多,凯恩斯主义学派主张以利率作为货币传导机制,而现代货币主义则主张以货币供给量取代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水平主义则认为货币供给曲线不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所假定的垂线,而是一条水平线。因为中央银行控制不住货币供给量,所以他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只能是利率。我国的传导机制必然要向利率转轨。  相似文献   

17.
对以观察为基础的行为、制度和经济过程的剖析是微观和宏观理论关注协调问题必不可少的内容。自古典经济学开始,协调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而宏观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讨论与协调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均重视协调问题,近年来形成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理论把协调问题和提供协调的制度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这种新的视角改变了宏观经济争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沈双逸 《中国市场》2012,(26):111-113
本文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人物出发,简要介绍亚当·斯密、哈耶克、凯恩斯等人对待"政府"与"市场"(经济)的态度;在此基础之上,笔者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及其演进,展现出了国家对市场(经济)合理调控的愿景,并结合前人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政府在调控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三大需求对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年至1933年,西方国家爆发了一场无法阻止的经济大危机,而传统经济学却无法解释这一生产过剩的现象。凯恩斯提出:需求才是重要的,现实中,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他主张用扩大总需求的方法来扩大就业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当期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使我国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运用"凯恩斯主义"的相关观点为我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0.
虽然凯恩斯模型预示经济中存在菲利浦斯曲线 ,但是菲利浦斯曲线来自经验数据而非模型 ,并反映了比模型更加丰富的内容。按中国的菲利浦斯曲线分析 ,中国经济实际上处于制度限制下的均衡状态 ,必须加快市场化的进程 ,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 ,政策的经济效应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