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西赣州依托脐橙产业,在赣南红土地上种出了"摇钱树";陕西延安洛川发展苹果产业,在黄土高原捧起了致富的"金饭碗";甘肃定西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西北干旱地区亮起脱贫的新曙光……近年来,这些地方紧扣"脱贫、优势、特色、持久"探索创新,蹚出了一条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强、贫困农户增收可持续的产业脱贫道路。特色优势产业成为精准脱贫的源头活水,经验值得推广。"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  相似文献   

2.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贫攻坚已成为当前乃至"十三五"期间第一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是整个脱贫攻坚的核心、重点、难点和关键。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没有产业发展的带动,贫困群众就没有持续增收的路径,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便没有  相似文献   

3.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自2015年以来,农发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要求,把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中之重,自觉提升站位,率先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保障资金供应,全力服务中央和地方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实施,打响了金融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当头泡"。  相似文献   

4.
<正>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要建立机制,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全力推进,明确提出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八大重点任务之首。近年来,农业部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立足自身职能,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落实扶持政策、加强规划指导、打造带动龙头、创新帮扶政策、完善服务支撑,切实推进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确保贫困人口从产业发展中精准受益。近日,中央领导同志对农业部  相似文献   

6.
正调查发现,27%的脱贫户认为技能培训效果不大,56.67%的农户未将产业扶贫贷款真正用于发展产业,21.33%的受访者对脱贫奔小康信心不足,28.67%的脱贫户对贫困退出政策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精准扶贫作为我国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积极探索、创新和实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目前,每年都有许多贫困人口退出贫困,但如何确保贫困人口的精准  相似文献   

7.
<正>农发行支持生态扶贫工作应采取政府主导、顶层设计,创新信贷产品,开展银政合作,加强东西部协作,拓宽投资渠道,强化科学管理等六方面举措,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脱贫,从而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生态脱贫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农发行支持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重要领域之一。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脱贫,可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  相似文献   

8.
<正>阳新县支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战略,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积极开展银政合作,信贷有效支持库区移民避险易地搬迁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温饱,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而采取的扶贫新举措。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精准扶贫的主力军,农发行湖北省阳新县支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总行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战略,紧紧  相似文献   

9.
正攻坚期后,要适应向支持区域平衡发展转变,向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转变,向支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并重转变主攻方向的"三个转变"要求,持续发挥农发行在支持脱贫地区中的主导作用。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必将实现。攻坚期后,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如何推动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成为需提前谋划的新课题。农发行作  相似文献   

10.
正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茶产业对脱贫攻坚的带动作用,农发行湖南省分行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企业总部+扶贫基地+贫困农户"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支持发达地区龙头企业在贫困山区建立扶贫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收购,引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打通服务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1.
<正>要脱贫,必须上产业!产业富民是打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然而,在甘肃省不少地方,基层干部一说产业扶贫就头大,群众一听产业扶贫就害怕。难在哪儿?首先就难在产业咋选上。选准产业,是产业扶贫关键的第一步。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甘肃确定产业扶贫主攻的"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有效解决了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靠什么脱贫"的问题。既在面上"织布",又在点上"绣花"。甘肃紧紧抓住让贫困户产业落到实处、能够见效这个关键,咬定"村有扶贫产业、户有增收渠道"目标不放松,深入对接落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以来,农发行广东省分行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场战役,两个战场"和总行党委发挥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的工作要求,全力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多措并举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相对贫困地区脱贫。围绕东西部扶贫协作,积极助力中西部贫困地区脱贫。大力推动扶贫贷款投放,累计向41家企业发放产业扶贫贷款86亿元,直接带动575户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近8000元。积极支持"万企帮万村"行动,累计支持企业65家,帮扶贫困人口50417人次。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省分行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业务发展全局,在农村基础设施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面充分发挥着农发行脱贫攻坚主力军作用。四川地处西南腹地,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但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尤为突出。目前,全省183个县(市、区)中有88个贫困县(其中深度贫困县45个)、11501个贫困村、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6个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扶贫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农业是贫困地区的基础产业和民生产业,是贫困人口生活和收入的重要来源。文章分析了当前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要树立精准理念、选准特色产业、培育新型主体、完善利益机制、编制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保险支持,确保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发展精准受益,如期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如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何形成可持续发展持续为弱势群体增收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多年的扶贫经验充分证明,产业是脱贫之基、强镇之本、致富之源,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张北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坝上地区,背靠内蒙古,南临京津,区位优势明显,是河北省和北京周边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县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分行统筹部署金融扶贫工作,提出围绕全市全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7年剩余9个贫困区县整体脱贫摘帽,2263个贫困村、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并在其中成为金融扶贫的先锋、主力和模范。近期重庆分行下发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服务脱贫攻坚决胜年活动方案》,统筹部署金融扶贫工作,提出围绕全市全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剩余9个贫困区县整体脱贫摘帽,2263个贫困村、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并在其中成为金融扶贫的先锋、主力和模范。  相似文献   

17.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农发行河南省分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总行党委脱贫攻坚重大专项部署,支持贫困地区增强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5年来,全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突破千亿大关,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累计带动服务贫困人口139万人次,树立了河南扶贫银行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8.
<正>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其中产业扶贫承担着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和巩固现有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重要任务。贫困群众是产业扶贫的主体,推进产业扶贫,要充分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走向脱贫。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和主力军,担负着提升脱贫带头人和贫困户综合素质及自我发展能力,助推产业扶贫的重要责任,农广校体系在农民产业扶贫培训中发挥重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全国产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  相似文献   

20.
基础设施部认真贯彻总行党委服务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坚持不懈抓好落地落实,聚焦贫困群众出行难、住房难、饮水难、宜居难等突出民生问题,在交通、水利、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解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这一贫困地区发展、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制约因素,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