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发行     
<正>农发行系统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发行后,农发行党委迅速向全系统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行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通知要求,农发行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9月27日,农发行总行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院党支部召开支部扩大会议,组织全体员工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并畅谈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王玉峰同志主持。自总行党委8月份下发学习通知以来,研究院党支部认真落实通知要求,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纳入"两学一做"学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通过"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以访谈的形式、鲜活的事例、朴实的话语,讲述了青年习近平七年知青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是一部树立正确人生观、立志成才的党性教材和人生指引。作为一名农发行人,笔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感染,从中领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来源,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与洗礼。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4月29日,广西农业农村厅党史宣讲团成员——广西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党支部书记张健军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安排,以《习近平的沼气情怀》为题,与推广站全体同志一起分享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它通过29名受访者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悟,对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做了一个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小故事、一张张令人回味的老照片、一句句真挚朴实的话语,《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记述了习近平在延安插队七年的真实故事,是记录人民领袖如何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长经历的书,是一本可供青年人"照镜子"的书。翻读这本书,在回望历史中,我看到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看到了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看到了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榜样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自然是怀着一种无比亲切和自豪的心情来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的。通过书中的各个章节和故事,深切体会到习近平自称是"黄土地的儿子"这份对自己知青岁月以及陕北故地的认同之心和感恩之情。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无独有偶,著名作家柳青是陕北吴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从2016年11月28日至2017年3月17日连载19篇访谈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受访者都是当年在梁家河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他们生动讲述了当年习近平15岁多到陕北延川农村插队的七年(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历程: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群众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相似文献   

8.
正以前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据说七年时间可以把我们人身体内外的皮肉、骨骼、神经、脑细胞,反正所有东西都更新一个遍。也就是说每七年,我们都会是一个全新的人。但我好奇的是,究竟是怎样的七年岁月,可以把一个懵懂少年历练成为坚定的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而后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领导人。带着好奇,我打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寻找答案。是艰难困苦的环境锻炼了他。习近平15岁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插队,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是一本用29个人的记忆碎片串起来的习总书记如何"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故事集锦,是通过多人口述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反映习总书记在七年最宝贵青春年华里的为人处事、所思所想,故事平实感人,内心触动很大。记叙原汁原味 故事触动人心 这是一本可读性强的书。人们都爱听故事,本书从头到尾就是在讲故事——平凡  相似文献   

10.
<正>翻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被书中平实的语言、翔实的记录和珍贵的图片所打动,几乎一口气看完,仿佛进入一个思想宝库,获得了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全书通过详实采访,向我们全景式展现了青年时期的习近平脚踏实地、植根群众、求真务实、追寻真理的成长经历,展示了一个敢说敢做敢担当的青年如何在七年的苦难中超越自我的奋斗历程,这些正是我们青年党员干部锤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1月,中储棉与中储粮实施重组,中储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级的期望,员工的企盼,让新一届党委深感责任在肩。重组已满一年,为期七个月的棉花"去库存"工作刚刚结束,期间中储棉新一届班子进行了15天的集体反思讨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活动,目的就是自我反思查不足,对照标杆找差距,学习先进赶先进,奋发有为促发展。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  相似文献   

12.
自胜者强     
<正>深以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本弥足珍贵的励志书,印证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莫言前路无知己,自有清风作故人习近平于1969年元月插队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按说,15岁零5个月的年龄尚允不下乡,"你还不到插队的年龄嘛,你应该明年走,而且明年可能有留京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读完《梁家河》,这句话久久萦绕心头……《梁家河》带我们走入习总书记人生蜕变的七年知青岁月,见证了他攻坚克难的意志、埋头苦干的作风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探寻他为民造福的初心之源,不仅是他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更是我们共产党员不忘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高地。信念坚定15岁来到黄土地时,他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会计》2015,(4):60-63
<正>2004年8月14日,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节目专访,畅谈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家庭等,回忆在延安的插队岁月。在采访中,习近平无所不谈:自己怎么学的抽烟;通沼气池被喷了满脸粪;几个月没有肉吃,后来见了生肉直接吃;十多年来每天给彭丽媛打电话;还有两次哭的经历。习近平说他当年在延川农村插队,是过了"五关"的历练: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出人意料的是,第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集中一周时间,放下手头工作,学习十九大报告,静心品读全文。偶读《摆脱贫困》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首版,又读《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作者都是习近平同志,今天党中央的总书记,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掩卷静思,感受颇深。书中收录了习近平同志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发表的讲话、进行的访谈、撰写的文章共29篇,约30万字。内容都是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  相似文献   

16.
岁月荏苒,《农业经济问题》创刊已经十年了.说来也巧,《农业经济问题》的芳龄竟与我习研农业经济问题的时间是一样的长.十年来,《农业经济问题》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大学生活、两年多的"教书匠"生活和近六年的研究生生活,我从《农业经济问题》中汲取了难以计量的理论营养.可以说,没  相似文献   

17.
《浙江林业》2020,(5):44-45
<正>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云南大研古镇,被称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古城,其中地处云南省西北2400多米高原上的大研古镇,为四座古城中唯一一座少数民族城郭。它建于13世纪末,是我国纳西族祖居地,也是连接滇、川、藏的"茶马古道"和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岁月变迁中它一直保存完好,因此1997年大研古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久前一位云南好友力邀我到大研古镇看一看,一睹它的风采,于是我走进了这座古韵悠悠的小城。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记者杜红娟)12月1日,"品梁家河苹果,阅塬上知青岁月","梁家河塬上初心"苹果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陕西省延川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曹旭东,延川县文安驿镇禹居便民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晓军,梁家河老知青、延川四苹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燕生,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委员、《农产品市场周刊》主编胡国明等出席了发布会。来自梁家河的村民代表、梁家河北京老知青代表以及苹果经销商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1998年3月至2004年4月,我在农发行安徽省五河县支行粮油信贷工作岗位上奋斗了七个春秋。那七年,正是农发行按照国务院要求专司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时期。也正是那七年,使我从一个原本不熟悉粮油收购信贷业务的"门外汉",逐渐成为支行信贷业务的"行家里手"。我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两本书的功劳——农发行总行1999年12月编印的《粮油收购资金贷款管理》和2001年8月编印的《信贷员工作手册》。2016年8月,我借调(2017年12月转为交流)总行工作,参加编写《中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全集观看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由著名作家梁晓声编剧、著名导演张新建执导的电视连续剧《知青》,看后,回味无穷、甘之如饴。知青,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到来,既为北大荒带来了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又为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增添了生力军。从1968年至1976年,全国各地共有54万城市知识青年投身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中,其中曾在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下乡的就有9.8万人。广大知青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形成了令人震撼的知青精神,并成为北大荒精神的一部分,发扬北大荒精神,就是对知青精神的最大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