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线开放课程规范化是保障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应分别注重在线开放课程团队建设,明确团队成员不同角色及其分工;加强课程规范化流程建设;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应遵守一定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各高校纷纷启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项目,了解与借鉴他人经验大有裨益。文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伦敦大学学院开设的慕课"ICT in Primary Education"为例,从慕课团队组建、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估等几方面进行解析。文章认为,建设团队内容供给与技术保障协同的工作生态、量化精准的课程教学与评估设计、过程性监控与设立把关人的质量保证体系等做法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正在对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文章选取Coursera平台作为典型案例,分析Coursera平台的特征,介绍其创新的在线教学理念及运行方式,期望我国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中重新定位建设理念,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各高校纷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MOOC作为一种当前国内外十分流行的在线课程教学手段,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共享课程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将“MOOC思修课”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主要对“MOOC思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享课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了网络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及其意义,调查分析了远程开放教育网上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对提升远程开放教育网上课程教学设计质量提出建议:更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调研学习者对课程的需求;以课程教学团队为支撑,完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补充和设计;优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本身属于一种网络课程,具备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互联网+"的高职在校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入手,同时阐述了"互联网+"的高职在校开放课程建设策略,最后总结了"互联网+"的高职在校开放课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通过网络进行课外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国大学生MOOC网正好成为广大学习爱好者和校内莘莘学子们进行课外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最实用的需求平台。响应国家教育部的政策,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任务刻不容缓。依托MOOC网的爱课程在线平台,本文对"JSP动态WEB开发技术"这门课进行了规划和建设。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共享教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本文对该课程进行了建设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质量控制的指导思想下,文章通过对开放在线课程内涵的理解和定义,分析国内外网络课程质量评价的标准,结合文献分析法,筛选课程质量评价指标,通过信度、效度检验和专家咨询的校验,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框架内构建开放在线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管理级),明确开放在线课程质量控制发展道路以及不同等级成熟度的关键特征和要素,从而为开放远程教育质量控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国内高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广泛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在从事"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时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是从教意愿强;"商务谈判"课程在高校普遍开设,但精品课程少;"商务谈判"课程建设中,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软件、设施、大赛、网站等方面薄弱,学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从事"商务谈判"教学的高校教师缺乏一个全国性的交流平台。建议"商务谈判"课程建设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实现课程内容横向与纵向拓展,重视通过商务谈判大赛来促进实践教学,加强学术研究,建立全国性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10.
刘晓文 《开放潮》2006,(9):60-61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指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校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修做了一些规定,如我校规定:学生至少要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10学分,其中:工科类学生至少需选修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4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3学分;文科、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需选修理工类课程4学分,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3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改选经济管理类课程)。公共选修课通常由学校教务处整合全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向全校学生开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选修课管理规定进行选修。尽管各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选课流程;但新升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还未完全实现教育理想中应发挥的作用,在其选课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高校学分互换存在同能级学分互换和不同能级学分互换两种模式。学分能级互换模式对我国建设高校学分互换体系的启示是:加快建设同能级高校教学联盟内的学分互换体系;加快低能级高校发展步伐,缩小不同能级高校差距;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发展不同能级学分互换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巍  蒋春艳  潘宇  张莹 《理论观察》2014,(3):147-148
高等学校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对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产学一体"机制下实践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实践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从办学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的制度保障,期望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高校大面积开展线上教学课程。在线课程保证了高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文章针对高校在线课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在线上授课中与时俱进,成立专门的网络保障和教学督导小组,指导教师和学生线上课程操作,设计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并引入多样化考核方式等多种策略,提高在线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电路分析"课程作为国内高校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当前国内高校"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分别从理论教学、所选教材、课时量和师生交流以及实践教学等4个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所提的问题,结合工程背景、前沿知识、改变学时和师生交流以及实践教学等4个方面进行探索,从而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教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双语教学在课程建设中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而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高校双语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即教材、师资、学生各自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分银行建设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缺乏国家层面上的资历框架和等级标准的情况下,学分银行联盟可以作为一种推进学分银行建设的有效手段。学分银行联盟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机构间的沟通,构建灵活且专业化的组织形式,建议在学分互认、在线课程共建共享、教育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学习成果转换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更好的服务学习者,促进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作为本科教育教学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改革尝试,引起广泛重视,各高校纷纷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点,不仅需要各高校展开教学实践,而且需要从学理的角度来认识课程思政这一新教育理念,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反思,以解答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由此形成课程思政建设中立德树人的一般原则。文章从课程思政元素的科学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圆融有机融合以及专业教师课程育人能力的有效增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价值在于围绕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信息等诸多教学资源的整合,促进专业或课程(群)建设,使学生从中受益;信息化技术运用满足了教学团队建设中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价值目标的要求,实现了教与学的开放互动。以信息化为技术契机推动教学团队资源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时代机遇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经管类课程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展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是高校提升现代教育理念和培养复合型经管类人才的需要。作者立足于近年来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提出现阶段高校亟待完成由双语教学课程群建设向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转变,并围绕教育目标的界定、课程体系的安排、学生因素的分析、外文教材的遴选、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考核方法的改革等诸多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功连 《理论观察》2016,(4):157-160
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转型、学习方式变革、新媒体技术涌现及新型开放课程崛起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国家提出了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转型思路。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专业型教师,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应凸显应用性,强调课程的实践特质,构建以"案例分析—学生实践—理论讲授—实践回归"的课程模型,实现课程范式的内在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