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18)
本文基于2014年对吉林省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村镇的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了不同类型农户信贷行为特征,研究发现由于户主的文化水平、年龄、家庭总收入和家庭常驻人口等不同使农户在信贷需求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农户在信贷需求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农户信贷需求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农户的年龄与信贷需求(即是否发生信贷行为)之间为倒"U"型关系;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需求;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率以及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以兼业农户为参照,纯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金融支农要根据农户需求特征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信贷制度创新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分割、交易成本过高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发布的调查数据,分别构建非参数次序probit模型和Heckman模型检验了影响城乡家庭信贷约束状况和贷款可得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资产规模增加等都能缓解家庭的信贷约束,户主的党员身份、大学以上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资产规模等能提高家庭的贷款可得性,户主年龄、风险偏好等变量对家庭信贷规模的边际效应显著为负,而尽管城市家庭和东部地区家庭获得的贷款支持更多,但是城市家庭和东部地区家庭还是面临着更大信贷约束。  相似文献   

4.
康馨方  郭晖 《商》2013,(4):140-141
通过了解新疆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并以玛纳斯县为例调查该县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状况,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影响该县小额信贷需求的重要因素,玛纳斯县农户小额信贷需求与农户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民族、性别、年龄、耕地面积、利率、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显著相关。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微 《商场现代化》2016,(3):108-109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周围村落的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s作为分析工具,得到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非价格信贷配给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并就这一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选择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人数比率、户主是否有技能以及家庭年纯收入这五个因素作为本文的变量。最后本文得到,就作者所调查区域而言,对于非价格信贷配给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就是农村家庭的年纯收入,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户还款能力的重视,以及对其自身资金安全性的要求;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农户本身就是一个低收入的群体,所以是不能采取提高农户收入的手段来降低信贷配给的程度,因此本文提出要是金融机构在制度和合约等方面进行创新,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进而来降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山东泰安农村地区抽样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信贷供给时的信贷完全满足、信贷完全配给和信贷部分配给行为。结果表明:与金融机构信贷完全满足行为相比,申贷农户家庭自有土地数量越多、面积越大,越有助于其降低遭受金融机构完全信贷配给行为;户主具有非农劳动专业技能和家庭资产价值越高反而促使金融机构对其申贷金额满足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诠释农户的性质、行为及其生存环境是讨论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逻辑起点,本文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利用农户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个人与家庭特征、经济特征、环境特征均是影响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尤其是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农户的家庭规模、家庭主要支出、户主年龄、家庭劳动负担率、2008年是否发生重大事件等因素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对哈尔滨市辖属9个县(市)42个村(屯)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哈尔滨市农户土地转入的显著性因素有户主年龄、户主职业、家庭非农收入;影响农户土地转出的显著性因素有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户主职业、家庭兼业人数、家庭农用机械数量、家庭非农收入.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哈尔滨市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加快区域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农业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湖北省189份农户的问卷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特征、家庭情况、信贷政策、区位条件四类影响因素、15个解释变量对农户村镇银行信贷需求的影响情况。回归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年均收入、家庭供养比等变量对农户信贷需求存在显著影响。基于实证结果,从强化客户信息管理,实现信贷客户发展精准化;加强对信贷政策的推广与认知,提升金融服务品质;明确定位,注重小微客户群体培养三个方面对村镇银行信贷业务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农户借贷行为特征,采用江苏省金湖县273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基于"直接意愿调查法"的二元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实证分析中国较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数、农村家庭大额非日常支出、农户人际关系的强弱和正规社会资本资源显著影响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而非农收入比重、农户兼业类型及地区人均贷款显著影响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概率。因此,重视和挖掘农户潜在信贷需求,改进信贷产品服务和质量,满足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才是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湖北21镇97村36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规模报酬原理与风险期望效用理论,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湖北农户扩大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约有48.6%的农户有扩大现有经营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户主目前所从事的职业、非农收入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家庭承包地的总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土地流转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有过农地租(或代)种行为等因素是影响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推进家庭农场优化发展,应在积极推进农地流转的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推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实现农地的高效长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河南省农村的社会调查资料,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拥有量、家庭状况和信贷环境均是影响农户民间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尤其,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负担水平较重的家庭以及所在村存在"高利贷"等因素对农户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3年来自福建省明溪县的126个农户样本所获得的调查数据,选取农户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劳动力数量等9个因素,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林地面积与农户对林改的了解程度。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三点建议:加强林权抵押贷款宣传,提高农户对林改的认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模式,降低林权贷款相对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农户的资金需求入手,认为正规金融机构过高的交易成本和不完善的信贷配给机制以及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交互作用,提高了农户的信贷成本,从而产生了需求型信贷约束。一方面基于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户借贷的信贷配给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信贷配给不足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将会对农村金融市场及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及成熟程度进行研究,分析二者的互补性与替代性。最终,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对现阶段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出改进意见,进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职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三个地区农户家庭的总收入、总支出和收入来源、支出结构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受此影响,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农户小额信贷来源、信贷规模、信贷用途、信贷频率和信贷服务满意程度五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对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市场同质化研究的基本假设进行思考,同时,针对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地区差异,对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政策和措施进行调整,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在对陕西、宁夏两省区370户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产权抵押融资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户主性别、家庭人口、社会关系、土地经营规模和家庭人均收入都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着农户参与产权抵押融资意愿,从不同的土地经营规模视角对农户参与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各影响因素及效果也不相同。未来,在提高农户参与产权抵押融资意愿上,各级政府应鼓励土地流转,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民培训;金融机构应积极了解农户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合理进行产品服务调整,针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的农户家庭实施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应加大产权抵押融资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家庭户与住房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我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变化将受到人口、家庭户数量和结构变动的影响。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户主率家庭预测模型,假定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性别的户主率不变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未来家庭户的数量、结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年普查得到的不同家庭户类型住房情况的信息,对未来30年我国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的增长,我国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在未来三十年将持续增长;由于家庭户数量增长速度超过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按家庭户变化预测的未来居民住房的需求较大;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结构的变化,未来三十年的住房需求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年均新增住房需求的增长在2015年前虽波动起伏,但变化不大; 2015年之后,年均新增住房需求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陕西、山西两省538份调查问卷,采用有序—二元logistic二阶段模型,量化研究了农民工收入稳定性及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工作技术含量、务工年限对农户信贷需求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民工近两年换行业次数对农户信贷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性收入不稳定的农户较工资性收入稳定的农户贷款意愿更强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宣城市462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的金融信用度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农户信用行为具有信贷需求规模小、还款来源结构复杂、不良贷款率较低等特点,并就完善农户信用信息库、建立诚信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变化将受到人口、家庭户数量和结构变动的影响.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户主率家庭预测模型,假定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性别的户主率不变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未来家庭户的数量、结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年普查得到的不同家庭户类型住房情况的信息,对未来30年我国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的增长,我国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在未来三十年将持续增长;由于家庭户数量增长速度超过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按家庭户变化预测的未来居民住房的需求较大;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结构的变化,未来三十年的住房需求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年均新增住房需求的增长在2015年前虽波动起伏,但变化不大;加15年之后,年均新增住房需求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