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和美国1995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的进出口数据、人民币名义汇率等数据为基础,通过对Bruse Hansen(1999)内生面板门限模型程序进行扩展,使之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探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之间进出口贸易的门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的结构性转变的特征。随着实际汇率的增大,中方的贸易顺差对实际汇率的弹性系数先减小后增大,这表明实际汇率增大,中美之间进出口贸易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敏感度先减小后增大。研究还表明,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是需求刚性的由供给主导的贸易形式,贸易结构问题是导致中国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两国模型,分析两国间产出、货币供给和价格变动对两国汇率水平的影响,并运用中美两国2003~2011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两国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美国物价水平对中美汇率的影响不显著,中国货币供给和美国产出波动的正向冲击导致人民币升值,实证结论与两国模型不一致。在对导致实证研究结论与两国模型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货币政策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SVAR模型,采用中国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广义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银行间同业拆借七天利率的季度数据,得出不同货币中介目标冲击对产出水平、价格水平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政府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行为将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昭 《中国物价》2015,(2):67-69,88
本文基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前后的货币供给变化,运用VAR模型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模型考察了美国货币供给对中国货币供给的溢出效应和传导机制。美国货币供给对中国的货币供给有明显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供给的波动对中国货币供给有较大的冲击,并且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冲击的作用有所加强。美国货币供给对中国的货币供给有间接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供给对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作用较强;应用方差分解研究发现中美利差、通胀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这些中间变量是引起美国货币供给影响中国货币供给水平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宣称要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同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进行的投资并购活动。本文以此次贸易摩擦为背景,分析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探讨中国进出口贸易以及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发展情况。得出结论:中国在此次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美两国短期内进出口贸易顺差扩大,长期内两国均会受到不利影响。我国应加强进出口贸易市场多元化,促进多边贸易发展,优化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完善进出口贸易制度。  相似文献   

6.
常昊  柴哲涛  刘颖歆 《现代商业》2014,(30):207-208
自加拿大央行将货币状况指数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后,衡量一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货币状况指数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在经典货币状况指数构建的基础上,纳入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作为衡量市场流动性的指标,根据2001年-2012年的季度数据,运用菲利普斯曲线估计中国的名义货币状况指数。通过对构建的名义货币状况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的对比,本文认为货币状况指数的变化对于判断整体的货币环境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调整会通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进出口贸易,但对不同的贸易方式、不同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从加强对宏观环境的预测、争取政府支持以及充分利用现代金融衍生工具来推动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基于储备货币视角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四个传导渠道;并利用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月度数据,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对东南亚五国宏观经济的外溢效应。得出结论为中国货币供给量对马来西亚、印尼以及菲律宾三国的定期存款利率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中国的同业拆借利率对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尼的定期存款利率具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对五国通货膨胀影响的Granger成因不明显,中国同业拆借利率对新加坡和印尼的通货膨胀有明显影响。双边汇率变动对中国与五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Granger成因。中国货币政策短期对东南亚五国金融经济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反映实体经济状况的进出口贸易影响相对较小,对实际经济的影响需要经历较长的时滞。  相似文献   

9.
姜辉  查伟华 《价格月刊》2010,(9):34-37,41
通过对中美两国1990年~2008年进出口贸易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自1990年以来出口和进口分散水平持续提升,美国同期的进出口分散处于较高水平且波幅较小。我国的进口分散度自2000年开始与美国接近并逐渐低于美国的水平,出口分散度自2007年开始与美国持平并呈现优于美国的趋势。这说明我国进出口地区结构正逐步优化,贸易安全不断加强。实证研究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分散与外贸增长的关系不确定,贸易分散对外贸增长的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与货币需求、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上影响货币需求,中国货币政策的"名义锚"可以综合考虑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11.
自从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加强,贸易摩擦越来越凸显,2018年中美更是打响贸易战。首先对中美贸易摩擦背景进行介绍,意识到中美贸易问题亟需解决。其次通过采用Aquino指数分析中国与五大贸易伙伴(加拿大、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而探究中美贸易产业的特点。然后选取中国2008-2017年进出口贸易差额的相关数据,将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人均收入、汇率、外汇储备量设定为解释变量,通过EXCEL软件建立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各解释变量对中美进出口贸易差额的影响。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向楠 《中国市场》2008,(39):40-41
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国股市价格指数不断创出新高,国家多次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对股价指数影响较大的因素有:财政政策工具印花税、货币政策工具实际利率、货币政策中介变量、货币供给量。本文通过建立这些变量模型,发现股价指数与印花税呈正相关,与货币供给量呈负相关,实际利率对股价指数影响不显著,而且股价指数与印花税、货币供给量不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均衡、错位及其矫正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10年1季度数据,研究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均衡水平、错位程度及其矫正机制。研究发现:长期看,美国经济增长1%、中国经济增长1%、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1%,导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分别增加4.46%、0.81%、0.93%;2005年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导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小幅度增加。中美贸易收支错位的自我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短期看,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升值、我国货币供给减少、美国政府支出增加、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贬值,导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错位是经常性的,2009-2010年1季度,中美贸易不平衡低于均衡水平。政策含义是:积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坚持人民币对美元适度升值;策略性地应对来自美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4.
依据1996年1月-2013年3月相关数据,使用协整、VAR模型估计,检验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影响,其结果表明,美国货币供给对中国股市价格指数没有显著影响,而美国利率水平对股票价格指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当美国利率上升时,投资者预期美元升值,人民币也有升值预期,使国际热钱流入。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股市势必会有美国因素的渗透。在中国资本管制逐渐放松,汇率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要防止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维护人民币利率稳定,中国应尽快健全汇率制度,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是中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美贸易不平衡成因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美经贸关系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集中写照。起始于1994年的中国出口导向政策,最直接的结果是中国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这种高能货币基于乘数效应在国内市场上形成至少60万亿人民币的购买力,这是形成流动性泛滥的真正原因。经过金融危机冲击的中美贸易,预计仍然将呈现增长的趋势,中美贸易顺差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取决了市场结构性变化。本文指出,通过对以往中美贸易结构的梳理,对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以及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自2007年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局共推出了四波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形式的量化宽松,大规模的增加货币供给,而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且美国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因此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必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先简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背景,随后介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继而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探讨美国量化宽松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第四轮中美经济对话中,两国贸易失衡再次成为重要议题。美方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中国巨大贸易顺差的原因,而中方认为是美国单方面的出口贸易限制才导致中美贸易的严重失衡。关于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已有较多研究,我们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汇率因素和贸易结构因素。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将汇率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对贸易余额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汇率调整对贸易顺差影响并不显著;结构性因素对贸易顺差影响较大。我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4年以来贸易顺差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中美建交26年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现在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2004年按美方统计中国出口达1967亿美元,按中方统计出口达1249.5亿美元.按中方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696.3亿,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3%.总的来说中美贸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础货币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变量.近年来,我国国库库存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3年3月末库存余额高达22 757.24亿元,高位库存的变动对基础货币供给产生影响,从而对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产生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国库库存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机理,利用2000年1月至2013年3月的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国库库存变动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影响,最后提出合理管理国库库存以增加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澳大利亚、挪威政府开启加息程序的背景下,考虑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投资与进出口增速、国内政策之间的配合程度、国际之间政策的协调程度等可以作为对财政货币政策调整与退出作出判断的重要指标.文章提出,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在2011年下半年或2012年开始逐渐淡出直至退出,货币政策应该继续维持"适度宽松"的基调,真正向"适度宽松"回归,并注意把握好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的作用,同时还应密切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