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并归纳了当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得出结论.认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群体差异.目前,亟待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心体验,也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以提升大学生对于幸福标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卓 《新西部(上)》2013,(Z2):167+171
本文阐述了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讨了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途径。要通过提高自尊和改善自我评价的方式来提高主观幸福感;要时刻保持和他人的协调,以利于使他们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要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来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三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观幸福体验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探讨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他们的特殊之处是既有母语和信仰,又有特殊的求学经历,这些都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深刻影响。研究主要从求学经历、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探索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结构等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工具及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最后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方向,旨在更好地认识和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65名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手机依赖倾向、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手机依赖倾向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性负相关。对于普遍存在的手机依赖现象,社会、学校、家庭都要高度关注,要疏而不堵,引导青少年健康、正确使用手机,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仲会 《新西部(上)》2012,(10):195-195
当代大学生由于主观幸福感低和亲社会行为动力不足,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心理学视角下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一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培育健康感恩意识;二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强化感恩教育立体感;三是引导大学生参加感恩社会实践,强化感恩氛围。  相似文献   

7.
李雪 《魅力中国》2011,(10):238-239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00名新乡医学院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受惩罚、健康适应等生活事件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而性别、年级和年龄段与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结论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影响医学院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四个年级共200名本科生进行测量,收回有效问卷192份,得出如下结论:自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检测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工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和生活费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3—2018年间的1238篇文献为原始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主观幸福感研究发展进程谱,挖掘主观幸福感研究领域高学术影响力的作者与研究机构,描绘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热点问题。结果显示:第一,国内研究者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但核心作者群尚不多,且核心作者群中的作者多来自同一学科;第二,研究团队之间的互引关系较弱,学术交流有待加强;第三,研究主题涵盖了大学生幸福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精神卫生、影响因素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应对方式和心理资本为该领域中新兴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陈桂兰 《魅力中国》2009,(15):187-18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个体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借助于主观幸福感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的机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包燕芬 《黑河学刊》2011,(6):196-197
对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家庭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条件等相关因素提出密切关系、改善方式、创造条件等对策,以期提高青少年家庭生活满意度,从而增强他们主观幸福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陈艳  方舒 《开发研究》2023,(1):149-159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变革创新,作为未来社会最具消费潜力和创造能力的群体,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未来信心是衡量其当下心理状况和未来发展预期的重要维度,然而大学生群体当下由金融素养不足导致的个人心理危机和极端社会事件时有发生,亟须加强关注和研究。以北京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从其具有的金融态度、知识和技能等多角度综合考察金融素养水平,采取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与其当前的主观幸福感及未来信心有着显著相关性,并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应当提升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提升其金融知识与技能,转变其金融态度,进而通过金融社会工作等专业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及未来信心,最终促进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同于以往。对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日渐受到重视,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与整理。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的内涵随着其研究的深入不断丰富,研究方法多以传统的社会统计调查方法为主。以整个社会的大的发展背景而言,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为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取得了不少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旅游发展作为带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能否有效提升当地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井冈山地区414名居民,对获取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旅游经济获益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第二,旅游社会文化获益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第三,旅游环境获益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拓展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对象群体,理清了老区旅游发展与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原理。最后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三个层面提出旅游发展背景下老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组成结构与自我概念结构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问卷和自我概念问卷对3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总体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①性别与学科在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10),在自我概念的子维度存在一定差异(P=0.008,P=0.014,P=0.021,P=0.011)②个体的自我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幸福水平及结构。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幸福悖论”的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尤其是对于主观幸福感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议.理论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的强弱是受到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城镇居民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CGSS2013),基于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讨了社会资本、家庭收入对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收入、健康水平与信任程度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3个主要因素,而现阶段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为家庭收入水平;(2)性别、年龄、职业、健康、婚姻与政治面貌等个体因素均对城镇居民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社会信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4)整体而言,未来需要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完善城镇医疗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升中国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实证分析表明,影响“末代80后”大学生幸福指数较低的因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特别是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尤深。提高大学生幸福指数的措施主要是社会、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三方要形成合力,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自信而稳定的人格品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消费支出、手机游戏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体育运动、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对幸福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应该减少显性消费、手机游戏方面的支出与横向比较,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意在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情境变化的灵活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潜能的发挥,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池琳琳 《魅力中国》2013,(19):199-200
社会支持其对身心健康和其他情绪情感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社会支持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作用。90后大学生作为目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群体和现代大学生的主力军,对其社会支持的研究,有助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